rd.sanya.gov.cn
——2022年10月10日在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上
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
常委会会议:
根据《预算法》《监督法》等法律规定,财经工委组织部分市人大代表和工委委员对市政府《关于三亚市2021年财政决算情况报告(草案)》(以下简称决算(草案))进行了初审。现将初审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1年全市财政决算基本情况
2021年,全市地方一般公共决算收入117.14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3.03%,同比增长6.10%,加上债务转贷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等,全市一般公共决算收入总量263.52亿元。全市地方一般公共决算支出202.38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87.24%,同比增长1.35%,加上债务还本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等,全市地方一般公共决算支出总量250.24亿元。收支总量相抵,年终结余结转13.29亿元。
市本级一般公共决算收入83.70亿元,同比下降0.19%,加上债务转贷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等,市本级一般公共决算收入总量231.17亿元。市本级一般公共决算支出152.68亿元,同比增长5.22%,加上债务还本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等,市本级一般公共决算支出总量220.06亿元。收支总量相抵,年终结余结转11.11亿元。
全市地方政府性基金决算收入97.14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75.75%,同比下降11.85%,加上债务转贷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等,全市地方政府性基金决算收入总量214.75亿元。地方政府性基金决算支出170.80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78.10%,同比下降9.96%,加上债务还本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等,全市地方政府性基金决算支出总量196.98亿元。收支总量相抵,年终结余结转17.77亿元。
市本级政府性基金决算收入97.14亿元,同比下降11.85%,加上债务转贷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等,市本级政府性基金决算收入总量214.75亿元。市本级地方政府性基金决算支出167.01亿元,同比下降6.22%,加上债务还本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等,市本级政府性基金决算支出总量197.92亿元。收支总量相抵,年终结余结转16.83亿元。
全市国有资本经营决算收入0.32亿元,完成预算的106.37%,同比增长14.87%。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0.19亿元,完成预算的91.08%,同比下降1.40%,加上调出资金0.09亿元,决算支出总量0.28亿元。收支总量相抵,年终结余结转0.04亿元。市本级决算数与全市决算数一致。
全市社会保险基金决算收入39.77亿元,完成预算的97.10%,同比增长27.54%。全市社会保险基金决算支出52.13亿元,完成预算的132.02%。当年结余-12.36亿元,年末滚存结余44.10亿元。市本级决算数与全市决算数一致。
2021年末,全市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431.12亿元。2021年可用综合财力346.45亿元,政府债务率为124.44%,政府债务风险等级评定为黄色(120%<黄色等级债务率≤200%),我市政府性债务整体处于风险可控范围内。
二、初审意见
2021年三亚市财政决算(草案)与市第八届人大一次会议报告的执行数相比较,一般公共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中均有部分数据存在不一致。其中,一般公共预算增收增支相抵合计减少决算收入总量1.91亿元;社会保险基金减收增支相抵合计减少决算收入总量2.76亿元。上述收支增减变化的原因,均作了说明。
财经工委认为,2021年市政府及财税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明确要求,围绕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中心工作,大力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惠企利民力度,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进一步深化财政改革,不折不扣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同时,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重点园区及产业发展,保障海南自贸港建设。2021年三亚市决算情况总体良好,财经工委建议批准市人民政府提出的2021年三亚市市本级决算(草案)。
财经工委认为,2021年市级决算(草案)和审计工作报告反映出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主要是:部分项目预决算编制不科学、不细化,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低;存量资金盘活重新安排不合理,部分财政资金分配不及时或者违规分配;部分单位应收未收或未及时上缴非税收入,有的单位甚至提前征收非税收入导致虚假非税收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不健全。
市审计机关依法对2021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及编制本级决算草案情况进行审计,揭示了部门财政资源统筹、财政政策落实、财政支出、财政管理、地方政府债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审计建议,较好地履行了审计监督职责。
三、意见建议
为进一步做好财政预算决算管理工作,财经工委提出以下几点意见建议:
(一)科学细化预算编制,提高预算执行效率。预算单位要增强预算法治意识,强化主体责任,全面落实预算编制“六挂钩”制度,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提高预决算编制能力,科学评估预算项目的可行性,健全预算项目库机制,实施预算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严格执行预算,提高预算执行效率。
(二)及时盘活存量资金,合理安排财政资金。市政府及其财政部门要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及时盘活存量资金,用好存量政策,谋划好增量政策,强化对重点园区、重点产业、重点项目、疫情防控等重点支出保障,合理安排财政资金,确保我市经济运行持续可发展。
(三)加强非税收入管理,提升财政收入质量。市政府及其财税部门要健全和完善非税收入监管制度,提高非税收入管理水平,不定期开展非税收入专项检查,严肃处理违规管理行为,充分发挥警示作用。同时,也要增强执收单位强化非税收入管理的自觉性,做到非税收入应收尽收,应缴尽缴,及时足额入库。
(四)深化预算绩效管理,发挥财政资金效益。压实政府和部门主体责任,科学合理设定绩效指标,增强绩效管理约束力,从侧重单个项目的绩效评价向部门整体支出和政策绩效评价拓展,着力把绩效评价深度融入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有效提升资金使用效益。
(五)强化政府债务管理,防范政府债务风险。要按照统筹发展与安全的要求,坚持底线思维,加强对政府债务管理,抓好政府债务存量风险化解和增量风险防范工作,提升债务风险评估和预警能力,定期排查可能存在风险的专项债项目,研究制定处置措施,积极防范风险。
(六)进一步加强审计监督,加大审计整改力度。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开展审计监督,加强对重大政策落实、重大项目实施、重点资金使用的审计,着重对预算绩效情况、国有资产管理、地方政府债务、直达资金的监督。政府及其部门应高度重视,建立问题整改责任清单,加大整改力度。对发现的重要情况和重大问题要及时向市人大常委会及相关工作机构通报,为依法开展财政监督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