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d.sanya.gov.cn
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
常委会会议:
根据《监督法》规定,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组织咨询专家和工委委员对市政府《关于三亚市2022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进行初审,并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建议。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态势企稳向好
今年上半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和我市疫情突发带来的严峻考验,市政府及经济计划主管部门,认真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及市委的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蹄疾步稳推动自由贸易港建设,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一是经济指标企稳回升。在市委市政府坚强有力的领导下,较短时间内打赢“0228”和“0331”等疫情防控阻击战,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在全省率先出台助企纾困19条政策,力促我市经济运行企稳回升,健康发展。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420.3亿元,同比下降1.2%,但与同样受疫情影响的2020年上半年相比,增速提高3.4个百分点;货物进出口120.8亿元,同比增长21.8%;服务进出口22.5亿元,同比增长127%;实际利用外资4.3亿美元,同比增长603%。
二是消费潜力不断释放。开展消费券投放活动,举办系列车展、“心动三亚”2022年(首届)城市旅游节、离岛免税购物节等活动,进行三亚安心游线上直播销售,发布“岛民玩转大三亚”特惠旅游产品,拉动内需,释放消费潜力。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2亿元,环比增长15.1%,同比增长16.3%,实现由负转正。
三是有效投资稳步增长。实施市领导联系重点推进项目工作机制,启动固定资产投资百日攻坚战,开工及启动项目32个,陆续出台一系列奖励政策,优化“红黄绿”三色亮牌督办机制,奖惩双向发力,为投资增长提供强有力支撑。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3%。
四是重点园区蓬勃发展。崖州湾科技城建设提速,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挂牌;国际玉米创新与成果转化中心等42个项目开工建设;发行我省首单欧元债券,规模达6600万欧元等。中央商务区产业提质升级,成功举办首届中国海南国际文物艺术品拍卖会;三亚保税物流成功发出首笔跨境电商包裹;油气行业气候倡议组织昆仑股权投资基金落地园区等。上半年,崖州湾科技城新增注册企业998家,实现营收86亿元;中央商务区新增注册企业398家,预计实现营收334亿元。
五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高质量高标准推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提升三年行动”和“美丽乡村建设管理提升三年行动”,加强城市风貌管控,推动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全力创建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成功召开5·21三亚经济圈发展座谈会,推动三亚经济圈做优做精。
六是生态环境扎实推进。全力推动环保督察重点项目整改,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无废城市”,推进“禁塑”工作,打好“六水共治”攻坚战,推广新能源汽车,落实节能减排任务。上半年,推广新能源汽车约5487辆,完成年度任务的67.4%。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100%,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城镇内河(湖)水质达标率为94.1%。
七是民生福祉持续增进。上半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2606人,登记失业率2.6%;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7%;CPI累计同比上涨1.8%;发放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金1897.6万元。教育、医疗、住房保障、公共文化场所建设等民生工作稳步推进。
二、困难挑战不断加剧,砥砺前行刻不容缓
综合各方面因素分析,财经工委认为,受国内疫情散发多发和本土疫情突发等多重挑战,2022年上半年我市经济遭受严重冲击,在市委市政府坚强有力的领导下,较短时间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促经济、稳增长”政策措施初见成效,市场活力不断激发,主要经济指标渐渐回升,旅游消费加快回补,投资需求稳步增长,外向型经济稳中向好,民生保障持续改善,经济运行逐步企稳,但要高质量高标准完成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任务还面临巨大挑战,我们既要正视困难,也要坚定信心。
一是经济指标恢复增长仍需努力。上半年,多轮输入性疫情对我市涉旅行业造成严重影响,我市经济增长面临巨大压力,虽然采取一定措施稳住经济大盘,但形势不容乐观。除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进出口外,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明显低于年度目标,距离全年增长目标还有很大差距。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420.31亿元,按不变价计算,同比下降1.2%,增速比一季度回落6.7个百分点。受增值税留抵退税等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以及突发疫情两大因素影响,自3月开始,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持续回落,且6月同比、环比仍呈下降趋势,上半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9.3%,增速比一季度回落30.1个百分点。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1.69亿元,同比下降15.3%,其中离岛免税零售额147.91亿元,同比下降25.2%。
二是固定资产投资面临较大压力。受房地产调控政策影响,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下降,部分项目投资停滞,部分项目土地款占比高,后续投资动力不足,土地出让进度滞后,新增项目规模小,导致第二季度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呈回落态势,下半年实现年度增长目标任务艰巨。
三是进出口贸易增长动力不足。一方面货物进出口需提前签订购买合同,疫情对货物进出口的影响具有一定滞后性,“0331”疫情对货物进出口的影响于5月开始显现,5月、6月,货物进出口分别预计下降22.8%、40.4%;另一方面,农产品出口额下降,拉低全市出口额增速35.1个百分点。下半年进出口贸易增长乏力。
四是工业生产和服务业增速下滑。上半年,受本土疫情、市场需求减少、销售回款困难停止部分订单及原材料成本上升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我市工业生产和服务业增速持续下降。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1.06亿元,同比下降25.8%;服务业增加值302.47亿元,同比下降1.5%。
五是民生保障依旧存在不少短板。基础设施体系有待完善,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仍然不足,教育、医疗、住房保障、养老、托育等领域对标国内一流水平,还有不少困难亟需解决。
六是统筹发展和安全还存在隐患。精准防控疫情压力依然较大,房地产、金融领域风险隐患依然存在,安全生产、社会治理等领域仍需加大排查整治力度。
三、做好下半年工作的几点建议
2022年是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准备的关键之年,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指示和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要求,坚持统筹疫情防控常态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精准施策,蹄疾步稳推进我市下半年的经济工作,扎实做好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准备工作,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是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恢复经济增长动力。疫情是影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变量,要坚持常态化防控措施,认真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落实落细国家、省、市各项惠企政策,最大限度发挥央地政策叠加放大效应。抢抓暑期小旺季,增加高质量旅游产品供给,加大消费券发放力度,抓住展、节、会、赛事带来的机遇,不断刺激消费需求,促进旅游消费加快恢复。持续打好固定资产投资百日攻坚战,结合“三大工程”“三个行动”和“六水共治”,策划包装一批重大项目,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加速恢复经济发展活力。落实三亚市跨境贸易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用足用好放宽进口二手游艇船龄限制等政策,加快发展国际游艇贸易,促进跨境贸易稳步增长。
二是紧盯主要经济目标,确保完成年度任务。紧盯市八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的各项经济增长目标任务不动摇,围绕各项经济增长目标任务,提前分析研判、认真统筹部署、精准施策发力、攻克痛点难点,不断激发市场活力,全力以赴完成我市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经济增长目标指标。
三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稳步推进自贸港建设。坚持以“制度执行年”活动和“能力提升建设年”暨深化拓展“查堵点、破难题、促发展”活动为抓手,切实推动《三亚市创建一流营商环境2022年实施方案》各项改革举措落实落细,持续优化我市营商环境,加快推动国家(三亚)隔检中心(一期)等10个全岛封关运作项目建设。
四是聚焦主导产业发展,建设旅游胜地和科创高地。高标准布局一批大型文旅消费综合体,积极推进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建设,大力发展“首店、首牌、首秀、首发”经济,做大做强新型消费。以创新能力提升工程为抓手,加快推进科研基地建设,构建南繁硅谷“一体两翼”发展格局。培育壮大楼宇经济,发展特色会展产业,打造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推动高端医美、康复疗养等特色业态发展。
五是科学建设规划城市,着力提高城市治理水平。以开展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提升三年行动和美丽乡村建设管理提升三年行动为抓手,加快整治提升城市形象,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推动乡村振兴,全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筑牢安全生产防线,防范化解金融、房地产等领域风险,提高城市治理水平。
六是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加快打造“绿色三亚”。持续推进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和国家海洋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扎实做好“六水共治”和赤田水库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创新试点工作,加快“无废城市”建设,积极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深入开展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完成换电车辆推广目标。
七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逐步补齐民生短板。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扎实做好十大为民办实事事项;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加强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服务和扶持援助工作;办好优质普惠教育,建设高水平健康三亚,做好安居房保障工作,落实粮食安全市长责任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确保民生物资供应充足,切实补齐民生短板,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