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首页>会议信息>常委会会议>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13次会议

三亚市2022年财政决算情况报告

【字体: 打印
2023-08-30 10:23 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一、2022年全市财政决算基本情况

2022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南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面对多轮疫情等超预期因素冲击,我们认真落实各项财税政策全力组织财政收入,全力争取上级资金及政策支持,坚决贯彻政府过紧日子要求,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开源节流保重点,深化改革提效益,克服新冠疫情重大困难和财政收支紧平衡严峻挑战,统筹疫情防控和提振经济增长,确保财政平稳运行,为稳定社会经济发展大局及推进自贸港建设提供坚实的财政保障。

(一)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22年,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8.02亿元,完成预算的76.1%,同比下降16.3%,加上上级补助收入(转移性收入)113.29亿元、债务转贷收入29.75亿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8.37亿元、调入资金5.93亿上年结余13.29亿元,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288.64亿元。

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28.96亿元,完成预算的98.8%,同比增长13.1%,加上上解上级支出3.91亿债务还本支出23.98亿调出资金5.74亿按规定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1.18亿元,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273.77亿元。

收支相抵,年终结余结转14.87亿元。

与向市八届人大第四次会议报告的执行数相比,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执行数一致;上级补助收入增加0.24亿元,主要是增加省对市的结算补助收入;调入资金增加5.82亿元;上解上级支出增加1.04亿元;调出资金增加5.74亿元;以上收支变化增加的结余转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二)全市政府性基金收支决算情况

全市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70.96亿元,完成预算的52.2%,同比下降27.0%,加上上级补助收入(转移性收入)17.83亿元、债务转贷收入102.33亿元、调入资金5.74亿元、上年结余17.77亿元,全市地方政府性基金总收入214.64亿元。

全市地方政府性基金支出172.69亿元,完成预算的73.9%,同比增加1.1%,加上调出资金5.82亿元、债务还本支出25.32亿元,全市地方政府性基金总支出203.83亿元。

收支相抵,年终结余结转10.81亿元。

与向市八届人大第四次会议报告的执行数相比,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与执行数一致;上级补助收入增加5.14万元,主要是增加省对市的结算补助收入;调入资金增加5.74亿元;调出资金增加5.82亿以上收支变化增加的结余转入基金结余

(三)国有资本经营收支决算情况

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2,949万元,完成预算的89.4%,同比下降7.6%,加上上级补助收入(转移性收入)42万元、上年结余377万元,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总收入3,368元。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2,204万元,完成预算的86.4%同比增长16.0%,加上调出资金1,122万元,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总支出3,326万元。

收支相抵,年终结余结转42万元。

与向市八届人大第四次会议报告的执行数相比,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决算数与执行数一致。

(四)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决算情况

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收入47.99亿元,完成预算的102.7%,同比增长20.6%。其中:社会保险费收入27.86亿元,同比增长14.88%。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支出48.45亿元,完成预算的108.0%,同比下降7.1%

收支相抵,全市社会保险基金结余-0.45亿元,年末滚存结余43.64亿元。

(五)全市地方政府性债务情况

2022年末,全市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513.75亿元。其中:地方政府债券513.74亿元,外国政府贷款96万元政府性债务偿还支出已纳入预算管理,在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中足额安排。2022年当年使用省转贷再融资债券偿还债务本金45.37亿元,使用地财资金偿还债务本息3.90亿元2022年可用综合财力355.72亿元,政府债务率为144%,政府债务风险等级评定为黄色(120%≤黄色等级债务率<200%

(六)全市部门决算收支情况

全市部门总收入312.25亿元,其中当年收入285.30亿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252.07亿元,占部门当年收入的80.7%非财政拨款收入33.23亿元),上年结余结转26.28亿元,用事业基金弥补收支差额0.67亿元。

全市部门总支出289.65亿元。其中:基本支出51.87亿元,占本年支出的17.9%;项目支出237.75亿元,占本年支出的82.1%;经营支出344.05万元,占本年支出的0.01%。收支相抵后结余22.60亿元,减去结余分配1.52亿元,年末净结余21.08亿元。全市三公经费合计支出1,658.79万元,未超过当年预算安排数3,359.60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经费支出13.81万元,车辆购置及运行费支出1,380.90万元,公务接待费支出264.07万元。

2022年三亚市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和部门收支决算草案详见附件。草案在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之前,已经市审计局审计。

2022市本级财政决算基本情况

(一)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22年,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0.52亿元,完成预算的87.6%同比下降15.8 %加上上级补助收入(转移性收入)113.29亿元、下级上解收入2.04亿元、债务转贷收入29.75亿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5.98亿元、调入资金5.93亿元、上年结余11.11亿元,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258.61亿元。

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1.15亿元,完成预算的96.6%,同比增长5.5%,加上补助下级支出36.88亿元、上解上级支出3.91亿元、债务还本支出23.98亿元、调出资金5.74亿元、债务转贷支出2.80亿元、按规定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0.26亿元,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244.72亿元。

收支相抵,年终结余结转13.89亿元。

与向市八届人大第四次会议报告的执行数相比,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执行数一致;上级补助收入增加0.24亿元,主要是增加省对市的结算补助收入;调入资金增加5.82亿元;上解上级支出增加0.94亿元;调出资金增加5.74亿元;以上收支变化增加的结余转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二)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收支决算情况

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70.96亿元,完成预算的52.2%,同比下降27.0%加上上级补助收入(转移性收入)17.83亿元、债务转贷收入102.33亿元、调入资金5.74亿元、上年结余16.83亿元,全市地方政府性基金总收入213.92亿元。市本级地方政府性基金支出157.41亿元,完成预算的73.9%,同比减少5.7%,加上调出资金5.82亿债务还本支出25.32亿、债务转贷支出8.38亿元,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总支出207.14亿元。

收支相抵,年终结余结转6.77亿元。

与向市八届人大第四次会议报告的执行数相比,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与执行数一致;上级补助收入增加5.13亿元,主要是增加省对市的结算补助收入;调入资金增加5.74亿元;调出资金增加5.82亿

三亚市2022年财政预算执行的主要成效

(一)克服疫情重大困难,助推财政收入回稳向上

2022年,在国内宏观经济下行、贯彻落实中央新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的背景下,我市接连遭受多轮疫情冲击,财政收入大幅下滑,尤其是“0801”重大疫情发生后,我市第三季度的财政收入呈现断崖式下降。但随着提振经济超常规措施效应显现,自贸港优惠政策持续发力,经济逐步复苏重振,金融业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新兴行业税收逆势增长,全体财政干部共克时艰,采取超常规措施加强征管,尽最大努力争取最好结果。最终力促全市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98.02亿元,自然口径下降16.3%,同口径下降14.1%,降幅较前三季度收窄11.7个百分点,财政收入逐步从低谷之中回稳向上。

(二)多措并举统筹财力,提高财政资金保障能力

2022年,我市共争取到上级资金263.26亿元,同比增长22.2%。其中,争取到上级转移支付资金131.12亿元,同比增长23.8%,主要用于疫情防控、教育、医疗卫生、重点园区建设等支出;争取到新增债券86.71亿元,主要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六水共治、棚户区改造、公共卫生等项目建设;争取到再融资债券资金45.37亿元,有效缓解我市偿债压力;共回收盘活部门预算资金34.50亿元,将更多的财力用于疫情防控和重点项目保障;通过开展实有账户资金“清零式”回收工作,回收单位实有账户存量资金9亿元,增加地方可用财力,增加疫情结算、固定资产投资等重点支出的统筹保障能力,加强财政收支平衡管理。

(三)聚焦扶持企业困难,稳定经济发展基本盘

我们立足财政职能,主动担当作为,优化财政服务水平,助力营造优质营商环境。不折不扣落实留抵退税政策。与相关部门联动发力,加大宣传力度,确保“真金白银”直达市场主体,释放税惠激励效应,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给企业发展增添信心。2022年,我们完成增值税留抵退税32.50亿元,通过“两个15%”优惠政策减免税款13.40亿元,减轻中小微企业经营负担,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护航经济平稳发展。全年投入8.0亿元,助企纾困,加快政策兑现,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减轻企业生产经营负担,克服疫情对经济平稳发展的冲击,调整优化财政奖补政策,推动经济加快恢复重振。同时,健全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加快中央直达资金支出效率,2022年直达资金32.84亿元,支出31.46亿元,支出进度达到96.0%,形成实物性支出,直达基层,直达企业,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

(四)园区建设提质增速,大力支持产业转型升级

2022年,投入园区建设100.60亿元,支持自贸港重点园区建设,促进产业培优提升。其中,投入崖州湾科技城建设资金94.0亿元,占全市建设资金50%以上,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继续补齐产业短板弱项,促进南繁科技、深海科技等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投入中央商务区建设资金6.60亿元,推动总部经济、金融创新等现代服务业发展。

投入固投等重点项目建设145.00亿元,围绕补齐基础设施、民生短板,支持封关运作基础设施、G98环岛高速公路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段改建工程、管网提质增效工程等重大项目建设,深入推进自贸港建设。

在经济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我们坚持保障财政资金的投入规模,保证财政支出强度,大力支持重点园区发展和建设,构建多元支撑的产业体系,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加速成长,夯实了提振经济增长的基础。

(五)坚持办好民生实事,持续增强民生福祉建设

2022年,我们继续加大民生支出投入,全年安排民生支出占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1.6%,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其中,一是投入24.68亿元,支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不折不扣落实城乡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学生资助机制等,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积极改善提升办学条件,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二是投入34.34亿元,提升医疗卫生健康水平,支持医院改扩建等硬件设施建设等。其中,千方百计筹措资金,积极应对疫情严峻形势,投入27.40亿元,全力保障疫情防控,支持打赢抗疫大战。三是投入14.72亿元,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落实就业优先等各项民生保障政策,保障基本养老、医疗补助、困难群众生活等,兜牢民生保障底线。四是投入2.95亿元,加强“菜篮子”体系建设,重点打造常年蔬菜骨干基地,建设蔬菜公益性摊位,推动“菜篮子”可持续稳定生产,进一步完善蔬菜保供稳价体系;疫情期间,向封控区居民投递“爱心菜篮”,配送“爱心包”,保障封控区居民基本生活。

(六)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创新优化预算管理

一是深入推进三亚财政体制改革,优化市与区收入分配关系,创新财政激励和引导机制,进一步放权赋能,增强财政体制引导性及激励性,激发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二是界定市与区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推进包括交通、教育、水务等10个基建领域支出责任划分,赋予区级政府充分自主权。三是建立区级预算审核机制,加强对各区预算编制指导和“三保”预算审查,进一步规范区级财政预算编制管理。四是建立预算评审、概算批复“联审联批”机制,实现审批部门“并联审批”,提高财政评审效率,助力优化三亚营商环境。五是制定土地储备专项资金办法,建立土地征拆工作激励机制,保障土地有序供应,服务自贸港建设。六是研究制定支持三亚经济圈协调发展若干财政措施,向省争取从投融资创新改革、债券资金、跨市县项目建设等方面支持三亚经济圈发展。七是推进资金分配管理制度建设。联合市委组织部印发《人才开发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制定专项资金分配办法,规范加强人才开发专项资金管理。

认真落实人大审议和审计整改意见提升地方财政管理水平

202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的监督支持下,财政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化财政改革,积极组织财政收入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在圆满完成多项财政工作任务的基础上,超额完成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目标,高于年度预期增长目标3.1个百分点,预算执行成效显著在预算执行中仍存在部分不足之处,人大和审计也针对性地给出了相应建议。人大审议提出:2021年预算执行中,存在部分项目预决算编制不科学、不细化,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低;存量资金盘活重新安排不合理,部分财政资金分配不及时或者违规分配;部分单位应收未收或未及时上缴非税收入,有的单位甚至提前征收非税收入导致虚假非税收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同时给出相关建议:一是科学细化预算编制,提高预算执行效率;二是及时盘活存量资金,合理安排财政资金;三是加强非税收入管理,提升财政收入质量;四是深化预算绩效管理,发挥财政资金效益;五是强化政府债务管理,防范政府债务风险;六是进一步加强审计监督,加大审计整改力度。在2022年预算执行过程中,我们针对2021年预算执行发现的问题进行了认真整改,并以此为契机努力提升财政管理水平,现将2021年预算执行有关整改落实情况报告如下:

(一)优化完善财政预算工作,持续提升财政管理水平

一是科学编制2023年地方预算。市财政局联同市各预算部门在审核和安排2023年预算时,打破单位固化的预算基数格局,着重考虑项目重要性、成熟度、项目绩效等因素,加强项目预算管理,除有规定的个别资金外,各预算部门原则上不再保留部门预留资金,部门支出预算全部细化到具体实施项目。同时,市财政局结合财力优先安排条件成熟的项目,做到年度预算安排能增能减,实现“压一般、保重点”的目标,针对上年预算项目准备不足、执行率较低的问题,结合当年预算项目准备的充分程度,按照零基预算审核原则,对项目实际准备情况给予安排。二是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市财政局印发《关于做好2021年度国有企业财务会计决算报告工作的通知》(三财企〔20227号),要求市各主管部门对下属企业进行全面梳理、摸清底数,分类建立国有企业名录。我市在开展2023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工作时,确保将全部市属国有企业纳入预算编制范围,全面准确编制所属企业2023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2023-2025年国有资本经营收支规划,真正做到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全覆盖。三是强化财政收入征管工作。我市积极做好财政收入各项工作,全力抓好减税降费和自贸港所得税等各项优惠政策落地见效,组织全市各经济职能部门深入开展调研,进一步掌握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摸清重点行业产业发展情况,做好收入规划工作安排。同时,市政府相关领导多次在政府工作会议、市长办公会议、财政收支专班会议等相关会议上,强调和要求各区、各部门在不征收过头税的基础上,加强各项税收和非税收入征管,切实加快土地出让工作速度,确保做到应收尽收。四是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市财政局持续深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从预算编制质量、预算执行管理、存量资金规模、“三公”经费管理、其他财政管理等六方面对市直78个部门及所属预算单位绩效情况进行评价。同时加强评价结果的应用,建立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结果与部门预算安排挂钩机制,在编制我市2023年预算时,对考核结果排名前5名的部门相应调增部门预算,对排名后5位的部门相应调减部门预算,促使部门从整体上提升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水平。

(二)强化政府债务管理,有效防范债务风险

我市严格贯彻落实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的工作要求,加强政府债务规范化管理,建立健全债务风险预警防控体系,积极稳妥化解存量债务,规范政府举债行为。不折不扣落实存量隐性债务化解。2022年,我市在足额安排政府债务还本付息预算资金的基础上,向省争取到再融资债券45.37亿元偿还到期债券本金,有效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确保不踩债务风险红线。截至目前,我市没有因债务风险过高导致的财政风险事件发生,各项债务风险指标均在警戒线范围内,债务风险整体可控。我市将继续坚持底线思维,不断加强政府债务管理。一方面,坚决杜绝地方政府及所属部门违法违规变相举债的不规范融资担保行为发生,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另一方面,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尽最大的努力挖掘财政收入潜力,增加全市可用财力,为政府债务提供充足的偿还资金保障的同时,增大债务率计算基数,降低政府债务风险等级。

(三)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效益

市财政局持续推动财政体制改革及制度集成创新,并在预算管理改革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一是建立区级预算审核机制,加强各区“三保”预算审查,延伸扩大各区收支预算审核范围,规范区级财政预算编制管理;二是规范预算项目分类管理,对一级项目和经常性项目实行清单化管理,减少部门及财政二次分配现象,将财政业公共预留统筹整合收归政府公共总预留;三是建立重点项目储备通报机制,推动各部门精准谋划储备重点项目;四是推进资金分配管理制度建设,制定县级基本财力、人才开发专项资金等分配办法,规范预算资金安排;五是出台争取上级资金工作考核办法,将争取上级资金工作作为年度绩效考核体系的额外加分项,建立争取上级资金考核激励机制;六是建立预算评审、概算批复“联审联批”机制,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联审联批工作,优化三亚营商环境。

同时,继续创新优化财政体制,深入预算体制改革,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和政策“双供给”作用。一是深入推进三亚财政体制改革,优化市与区收入分配关系,创新财政激励和引导机制,形成稳定的各级政府事权、支出责任与财力相适应的制度,进一步放权赋能,增强财政体制引导性及激励性,激发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二是建立土地征拆工作激励机制,提高征拆资金使用灵活度和土地储备资金使用效益,保障土地有序供应,服务自贸港建设;三是界定市与各区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推进包括交通、教育、水务等10个领域基建项目支出责任划分,压实各区属地责任,赋予地方政府充分自主权,推进基本建设城乡统筹发展;四是优化育才财政管理模式,参照区级管理。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按规定给予育才生态区部分区级财政管理权限;五是加强财政金融政策联动作用,优化债务管理层级,努力撬动社会资本

(四)严肃财经纪律加强管理,做好专项整治整改工作

2022,市财政局同各相关单位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为严肃财经纪律、维护财经秩序,在全市范围开展财经秩序专项整治行动,对我市落实减税降费政策领域、政府过紧日子领域、基层“三保”保障、规范国库管理、加强资产管理、防范债务风险、涉农资金管理等7个重点领域进行专项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分门别类,强化财经秩序,坚决遏制问题发生。市财政局结合整治效果,逐步优化和完善制度,一是根据财经秩序专项整治行动工作中建立的问题台账,持续跟踪督促各相关单位落实整改;二是针对时间久远情况复杂的历史遗留问题,分门别类指导各单位本着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的原则,依法依规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推进问题整改;三是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及时总结因制度不完善或管理缺陷造成的问题,进一步完善我市相关政策,健全既管住当下、又见效长远的管理机制,逐步规范财政管理水平,为进一步深化我市预算管理改革奠定基础,为我市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附件:三亚市2022年财政决算报告(附表)

相关稿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