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首页>监督工作>督查调研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赴新疆考察学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调研报告

【字体: 打印
2023-11-17 10:26 民宗外侨工委

市人大常委会民宗外侨工委

主任会议:

了更好地我市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高质量发展2023827——91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志强带领市人大常委会民宗外侨工委、市教育局等相关人员赴新疆喀什、阿克苏、乌鲁木齐(以下简称三地)学习调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先进经验和做法。现从三方面情况报告如下:

一、成效与做法

近年来,在党中央政策的支持下,党和政府各项工作持续推进,援疆兄弟省份积极支援,广大干部不懈奋斗,新疆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实施培根铸魂聚力行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近年来,三地均通过多种契机、渠道和方式加强对干部群众的四史和新疆历史的宣传教育。阿克苏地区人大工委出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巩固提升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地区创建成果的决议》,鼓励各族干部群众主动参与到地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阿克苏巴格其村村长等广大基层干部面对外部质疑声音,敢于用自己亲身的经历发声亮剑,对基层群众宣传党的声音和政策,在凝聚人心、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方面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二)实施中华文化润疆行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考察的阿克苏天杭学校和乌鲁木齐市十五中等学校均把学好普通话和规范的汉字作为促进情感交流、中华民族身份认同的具体体现。喀什充分挖掘新疆历史文化古迹与中华文化之间的关系,大力宣传古城等历史文化景点,既带动了本地经济发展,又传承和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鲁木齐市馕产业园和大巴扎市场让我们感受到当时西域对中原文化的认同和向往,实证了中原文化的影响力,侧面反映各民族在两千年前就进行深度交流交融。三地推行文化产业发展优惠政策,《情暖天山》等歌舞剧和《阿娜尔汗》等影视作品走向全国。2023年首届新疆文化艺术节推出《千年之约·梦幻龟兹》《万方乐奏·融梦和田》等22部舞台艺术优秀剧目,为全国各族人民上演了一场场精神文化盛宴。

(三)创新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民族团结意识深入人心。三地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通过电视、公众号、抖音等媒介宣传党的声音,大力宣传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中涌现出的民族团结事迹和人物。喀什地区2020年以来建成县市民族团结展馆57个,改扩建民族团结教育基地28个,挂牌命名民族团结教育基地63个,各族受教育群众达559万人次。在百年喀什馆,我们认真聆听百年喀什史的发展和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喀什各族人民在不同时期作出的历史贡献。喀什古城爸爸的爸爸的爷爷馕网红店一阵阵浓郁麦香味拨动了我们的味觉和嗅觉,在这里我们仿佛听到了远古与现代交汇的声音。阿克苏巴格其村创新民族团结教育模式,以网络公开资源方式设立义务法律咨询台,组织普法人员送法,同时线上线下请来国内知名书法书画艺术家为孩子们传经送宝,受到了各族群众的好评。

()实施公共服务提升行动,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阿克苏健全交往交流交融的政策举措,鼓励各族群众跨区域流动,推动实现各民族在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巴格其村通过用心自治和融心推动治理模式由嵌入式融入式转变。喀什市坚持把构建互嵌式乡村、社区与乡村振兴战略、新型城镇化建设紧密结合,2016年以来有国家命名的民族团结进步示为推进我市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工作平稳健康发展,范区示范单位4个,自治区命名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14个,地、县命名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3264个,构建互嵌式居住小区1025个、村(社区)348个。三地均加大在规划、项目、经费安排中对城市民族工作的支持力度。

()实施和美乡村建设行动,推动各族群众共同富裕。三地认真学习贯彻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的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以经济发展促民族团结,健全就业促进机制,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有组织疆内转移就业、稳妥向国内其他省市转移就业,引导各族群众学知识、学技能、学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抓好义务教育、职业教育、技能培训,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202011月,喀什地区共有11957万人脱贫、1543个贫困村退出、12个贫困县摘帽,与全国其他地区一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乌鲁木齐市找准促进共同富裕的切入点和发力点,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深化改革开放创新,推动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六)实施强基赋能增效行动,提升民族事务治理水平。

三地坚持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加强青少年等重点对象的法治宣传教育,带动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化解矛盾靠法、解决问题用法。乌鲁木齐和阿克苏市每2530米范围内设有报警联系方式,确保发生案件与纠纷时警力5分钟内及时到位处置。喀什结合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建设,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加强基层协商民主,依法妥善处理涉民族因素的案事件,努力将涉民族因素的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二、问题与不足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大力推进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但与党中央和省委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仍存在以下问题与不足:

民族团结政策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宣传不够深入。宣传载体和宣传渠道不多样、不流畅。只停留在文件传递文件、举办培训班等形式来宣传,受众面和受教育人员有限。尤其在广大农村存在真空,党的民族政策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还未深深地植入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中。

党建引领有待加强。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党的建设不够,特别是以区域党建联盟为抓手,凝聚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共抓、辖区资源共享、服务难题共解的整体合力仍有较大发展空间。以大社区大党建格局赋能微治理、聚焦微事项、实现微心愿,推动全市各族群众互帮互助等方面有待加强。个别单位把党的全面领导作为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保证做得不够,没很好地发挥好政治引领作用。个别单位在组织开展专题党课、基层党建工作联席会、书记领办项目、民族政策知识竞赛等活动组织不力,没能很好地以实际行动和成效检验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忠诚和担当。

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任务艰巨受市场、技术、投资、人才、政策等因素影响,资源开发利用能力不足,资源优势尚未完全转化为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区域发展不平衡尤其是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沿边地区和一些偏远散居民族地区。周边少数民族的基础设施、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还存在短板。根据统计局审定并反馈的收支与生活状况调查数据显示,2021我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762元,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20413加快我市经济发展,推动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巩固民族团结进步的物质基础任务艰巨。

(四)文化浸润力度不够。作为宣传教育培训、开展文体娱乐活动、普及知识、传递信息、保护传承非遗为一体的农家书屋、百姓大舞台、文明实践站、文化馆、文化活动广场等基层文化建设阵地相继建成,丰富并带动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可见,文化的传播和弘扬还在于阵地作用的发挥,基层文化建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由于对文化阵地建设认识不足、资金投入有限、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还未深入人心。要采取形式多样、民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深入乡村广泛宣传,把宣传教育工作和践行民族团结和铸牢共同体意识有机融合。学习贯彻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等重要思想宣传还不够及时、不到位、文化运行支撑体系不完善等,文化阵地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例如,村级的文化活动中心、图书馆开放率和使用率不高,文化活动广场的作用发挥不明显。

(五)民族团结资源挖掘整合不充分民族文化资源保护传承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没有充分结合起来,其中最具典型意义的同心公园的作用没有充分体现,相关精神的提炼、传承缺乏科学规划和运作机制,在全省、全国层面的宣传力度不够。文旅产业发展中出现的景区同质化缺乏个性传统与现代如何协调问题值得高度重视。民族传统文化面临创造型转化和创新型发展的问题亟待正确引导。文化旅游生态产业仍存在开发不足、产业单一,产业融合度不够深,产业集成效率和水平偏低等亟待破解的难题。

(六)社会治理合力有待加强社会治理工作涉及防范化解社会矛盾、公共安全管理、网格化服务等工作,由不同职能部门分别推进,但落实到村(社区、居存在无人统筹牵头、无人具体组织的情况。部分单位和个人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识不到位、不充分,有的地方和单位还存在民族工作是统战、民宗部门工作的思想,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存在重视程度不一致、推进不平衡的现象。

三、努力与方向

全市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明确努力的方向,要用心、用情、用力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推进我市民族团结工作高质量发展。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使党的民族政策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要采取形式多样、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深入乡村广泛宣传,把宣传教育工作与践行民族团结和铸牢共同体意识有机融合。特别要学习好、贯彻好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等重要思想,做到学懂弄通、做到知行合一。

)加强党建引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是加强政治引领。各级各部门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委、政府和党员、干部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市建设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将其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等工作相联系,促进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二是加强思想引领。建立健全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采取众化宣传教育举措。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宣传周、宣传日活动,定期举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深化多元一体国情教育,深化五个认同三是加强组织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民族工作的体制机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宗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民族地区发展共同体一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持续健全监测帮扶机制,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切实防止返贫致贫,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持人民至上和新发展理念,做好大隆水库移民等搬迁工作中遗留问题的解决和民族地区美丽乡村建设,力争十四五期间创建一批示范、精品示范村、美丽村庄和省级、市级乡村振兴示范园。二是努力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以绿色有机为主线,将我市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各区和育才生态区要合各自特点做好工作,努力打造我市的旅游业海洋产业南繁业高科技产业等各类新兴业态发展。三是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扩大海洋经济和产业的开放,积极参与国内、港澳台、国际海洋经济交流与合作,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加强海上互联互通,与沿线国家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海洋经济合作架构。坚持走出去引进来并重,高效利用全球资源,推进海洋领域国际产能合作、技术输出和国际高精尖技术引进,推动海洋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在全面开放新格局中实现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增强文化认同,构建民族地区文化共同体一是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民族文化建设,发挥民族文化在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开展CBA村超群众性文体活动,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大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融入各族群众日常生活。二是传承创新发展各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传承创新各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民俗、节庆、语言、服饰、医药、建筑等民族文化标识和符号,打造具有三亚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推动各民族文化互鉴交融、创新发展,在增强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动各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和创新。

(五)挖掘整合资源,构建民族地区特色共同体。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打造一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干部教育培训基地、主题教育馆、主题公园等,并结合全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和先进典型,不断丰富宣传教育实践载体和内容。实施少数民族文化挖掘、保护和发展工程,扶持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挖掘、整理、记录、研究、出版和数字化工程;坚持保护优先,在保护中发展民族文化,处理好文化产业和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关系,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巩固民族关系,构建民族地区社会共同体一是巩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成果。深入实施民族团结进步村户示范引领建设工程,每年建设一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典型。二是提升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水平。以网格化、社会化服务为方向,推进公众参与共建共治共享,推进城乡社区民族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促进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三是制定完善民族重大问题、重大舆情等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定期开展民族纠纷排查,综合运用法律、教育、协调、调解等多种方式,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民族矛盾纠纷。充分运用网络、大数据等平台,不断提高社会治理的智能化水平。四是创建活动阵地,拓展活动品牌,增进民族群众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平台。近期我市要加大对天涯区回新、回辉社区的综合治理力度,将同心公园打造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阵地。把公园建设与汤他河整治有机结合,提供人民群众和广大游客良好的休憩场所,共享三亚优美优质的生态资源。做好大隆水库三那村移民安置区重建工作,高质量解决大隆移民回流问题。让移民群众搬的出、住的稳、能发展。让山民更好地拥抱大海,融入当地美好生活。

相关稿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