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首页>监督工作>督查调研

对标先进找差距,共同推动三亚经济圈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字体: 打印
2023-06-25 11:36 财经工委

对标先进找差距共同推动三亚经济圈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厦门市等地学习调研区域城市一体化发展情况的报告


为学习借鉴区域城市一体化(同城化)发展成功经验做法,有力推进三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走深走实,202365日至9日,由三亚经济圈市县人大常委会联席会议办公室组织,三亚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荣延松带队赴厦门市、长沙市、苏州市等地学习调研漳泉、长株潭、苏锡常都市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成功做法和先进经验。乐东黎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林振康,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海雄,五指山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孙子斌参加学习调研。现将学习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主要经验做法

(一)建立多层联动机制,凝聚协同发展合力。以闽西南协同发展区(涵盖厦门市、漳州市、泉州市、三明市、龙岩市)为例,建立闽西南协同发展区联席会议实体化运作的闽西南协同办牵头部门协调机制—20组对口部门对接机制四层机制。一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作为协同发展区最高决策机构,高位引领闽西南五市协同发展,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省发改委,承担联席会议日常工作。二是协同办公实体化运作建立实体化运作的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办公室,各市抽调精干力量驻厦集中办公,五市共选派13名干部,形成一办三处(综合规划处、对接联络处、项目协调处)的运作体系,构建了分工明确、常态高效、运转顺畅的工作机制。三是搭建市际沟通渠道。五市均建立推进闽西南协同发展的联席会议制度,并由各市发改委牵头,相应设立协同推进办,负责本市区域协同发展日常工作,为协同办对接各市搭建了高效畅通的沟通联络渠道。四是建立对口部门常态化对接协调机制。由厦门市职能部门牵头,其它四市相应部门配合,在交通、规划、文化、科技、教育、卫生、金融领域建立20组对口部门常态化对接协调机制,深化日常对接,签订合作协议、备忘录等文件,制定年度工作要点,持续深化领域协作,谋划推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联合开展协同发展专项行动。

(二)加强区域一体化布局,推进各类规划统筹衔接。长株潭城市群以《长株潭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长株潭都市圈发展规划》为引领,进一步实现功能布局融合、基础设施统筹、公共服务资源共建共享,促进区域空间协同和一体化发展。一是同步对接总体规划。在国土空间规划、十四五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方面实现同步对接。二是协同编制区域规划。协同编制、报批、实施城市空间规划,实现三市城市空间规划一张图,相互取长补短、促进错位发展三是强化统筹专项规划。在各专项规划特别是交通规划编制上强化统筹,避免低效、重复投资。突出加强三市地理位置相连的园区、片区规划对接,实现共建、共享、共用。重点加强绿心地区规划对接,加强与周边城市功能地区的一体化发展,保护好、发展好共有的生态家园。

(三)突出产业协同发展,打造一体化产业圈依托各市比较优势,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聚集,打造一批主导产业支撑明显、配套产业协作力强、空间集聚效应显著的跨城际现代化产业链和优势产业集群。一是促进重点产业互补。成立长株潭先进储能材料产业联盟共同推进工程机械、航空动力、风能装备、先进储能材料等10个重点产业率先协同发展。明确长株潭都市圈各条产业链的目标定位、龙头企业,促进三市在产业链环节进行协同分工培育壮大智能网联汽车、北斗导航、移动互联网、自主可控与信息安全等一批新兴产业,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新动能体系,形成引领全省创新发展的强大引擎。二是建立跨市联合招商机制专项服务平台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分别成立厦漳经济合作区、厦泉经济合作区联合招商工作组,厦漳泉三市商务局定期召开联合招商工作组会议,组织闽西南五市参加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海峡论坛、机博投洽会等招商活动,积极拓展招商资源,推动引导优质项目落地。2021年,闽西南协同发展区成立7个产业发展服务平台,覆盖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股权交易、金融服务、旅游宣传推广、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共享和物流信息管理等领域,通过平台运作进一步加快协同区各领域融合发展,全力推动协同区经济社会建设迈向新台阶。三是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当前,苏锡常都市圈已进入存量发展阶段,受限于空间局促、腹地狭小等因素,发展后劲略显不足。鉴于此,苏锡常以太湖为纽带,以科创为桥梁,整合沪苏浙皖两区六市,携手推进环太湖科创圈建设。作为苏锡常都市圈的延伸和拓展,环太湖科创圈在空间上串联起了上海、南京、杭州三大都市圈,在功能上链接起了G60科创走廊和沿沪宁产业创新带,有力推进创新产业集群发展。

(四)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公共服务一张网。一是交通一体化建设不断提速长株潭城际铁路开通,站距平均约5公里,平均发车间隔10-20分钟,实现公交化运营。厦漳泉都市圈一小时交通圈和协同发展区两小时经济圈初步形成。苏锡常全面融入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城市群,城市间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市郊铁路、轨道交通四网融合二是重点协作项目资金保障加强。成立闽西南城市协作开发集团和闽西南发展投资基金,由五地市共同出资,以市场化方式运作,主要用于投资闽西南五市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设立长株潭一体化发展资金,专项用于长株潭一体化发展。苏州积极承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溢出效应,持续发挥上交所苏南基地作用,加强与上海保险交易所合作,凝聚金融生态强大合力。三是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政务服务实现跨域通办”“网上办长株潭实现三市政务服务对接共享,居民异地享受基本公共服务便捷结算厦漳泉地区开展社保、医保、公积金、公安等事项异地代收代办苏州上海率先实现跨省就医不见面备案,苏州与上海松江区等26地达成跨省通办合作,设立长三角外国人工作、居留单一窗口大幅压缩办证时间。

(五)共护绿水青山,加强生态环境一体化共保联治。一是推进区域环境保护协同立法厦漳泉龙四市围绕九龙江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开展区域协同立法长株潭建立三市人大工作协作机制,在立法选项、立法工作推进、立法监督等内容上协同二是携手联防共治。闽西南五地市建立协同处置突发环境事件机制、跨界河流污染联动预警机制和环境应急信息互通共享机制。长株潭建立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的环境监测、数据共享、应急指挥、举报受理、违法处理等协同机制建立绿心常态化督查机制共护城市绿心。江苏吴江在全国首创跨界联合河长制,以联合巡河、联合保洁、联合监测、联合执法、联合治理五大机制夯实长三角地区绿色发展基础三是海漂垃圾综合治理常态化开展。厦门、泉州和漳州常态化开展海漂垃圾收集、清理、转运和处置工作,在主要渔港码头、滨海景区、入海河口等重点海岸段布设智能监控系统点位,辅助海漂垃圾精准治理,运用无人机航拍完成全海岸线存量垃圾摸排,并组织开展攻坚清理整治行动。

、下一步工作建议

此次调研是一次开阔眼界的学习之行、是一次对标先进的醒脑之行、也是一次努力赶超的鞭策之行。通过调研学习,我们深感与先进城市存在较大差距,要不断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对标先进找不足,紧扣一体化高质量两个关键,突出陆海统筹、山海联动、资源融通,以等不起、坐不住、慢不得的奋进姿态全力推进三亚经济圈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把三亚经济圈打造成海南自由贸易港科创高地、国际旅游胜地,为服务海南自贸港建设作出贡献。

)强化顶层设计,完善工作体制机制一是强化规划引领。加快落地《三亚经济圈建设国际旅游消费胜地规划》《三亚经济圈打造自由贸易港科创高地规划》等,强规划编制统筹,做好各项规划衔接,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切实以规划引领指导各项工作。二是完善协调推进机制。在推进三亚经济圈发展领导小组会议制度的基础上,加强对重大问题、重大政策、重大改革的谋划,协调解决好跨区域跨部门的重大事项。加强省级部门统筹指导,抽调经济圈各市县精干力量集中实体办公,安排三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工作经费,共同推动三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二)强化区域联动,全力推动三亚经济圈发展一是要突出绿色,让生态环境共保联治更加深入,特别要深入推进赤田水库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创新试点,建立联合河长制、深化跨流域水污染联防联治、建立联合监测体系,推动大气污染、跨界水污染、固体废物等协同防治,实现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环境大优化。二是要强化互联让交通基础设施互通更加高效,打通城市断头路,加快推进G98大三亚扩容工程,加快建设利用海南西环高铁和货线三亚至乐东(岭头)段开行公交化旅游化列车改造工程等项目,以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增强运输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城市的交通一体化建设。三是要深化共兴共同打造国际旅游消费胜地,多维度开展三亚经济圈旅游联合营销,打造三亚经济圈放心游公共服务平台。共同打造现代服务业集群,以三亚中央商务区为依托,打造高质量总部经济集聚区、金融扩大开放试验区和现代商贸产业发展引领区。共同打造科技创新高地,加快推动南繁种业CRO公共实验平台建设,强化崖州湾科技城、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集聚功能,加强产业分工协作。壮大五指山和保亭大叶茶产业,共同推动形成特色农产品品牌。四是要聚力共享让公共服务合作共建更有质感,补齐基层治理短板,在教育、医疗、就业、养老、交通、旅游等领域形成更多一体化成果,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加强人大协同,助推三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一是加强地方立法协同。借鉴厦漳泉和长株潭区域协同立法经验做法,围绕生态环境联保共治、产业创新集群共建、基础设施互通共融、公共服务一体共享等重点领域,探索加强区域协同立法,研究解决共性重点难点问题。二是强化监督工作联动。聚焦三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重大项目,探索创新开展联动监督方式方法,通过同步开展执法检查、调研视察、专项监督等形式,有效推动区域中心任务和各项重点工作的落实。三是协同决定重大事项。聚焦三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重大事项和重点问题,强化沟通协商和调研论证,确定共同关切、需要协同的重大议题,在开展联动监督的基础上,适时提出讨论决定重大事项议案,依法分别作出决议决定,广泛凝聚共识和力量。四是联合组织代表活动深入研究代表工作协作的方向和思路,探索代表活动新载体新形式,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推动三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上的积极作用,引导和服务三亚经济圈市县的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在全国人代会省人代会上同步提出相关议案建议,积极争取更大支持,推动实现共享共赢。五是共同组织课题研究围绕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三亚经济圈协同发展重点领域,推动人大工作和人大制度与时俱进、创新发展,选择共同关心的课题通过开展跨区域调研、专题研究、通报成果等形式,加强对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的协同研究,共享研究成果。六是共享人大工作经验。通过日常沟通、定期交流、专题协商等形式,加强三亚经济圈市县人大常委会在立法、监督、决定、任免、代表工作以及自身建设等方面的信息互通,及时通报协作项目的进展情况和人大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提升人大工作整体水平。

相关稿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