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首页>监督工作>督查调研

三亚市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关于三亚市安全生产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字体: 打印
2022-10-11 19:00 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22年10月10日在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上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安全环境,常委会将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全市安全生产专项报告列入市人大常委会2022年工作计划,成立以市人大常委会分管副主任符婉为组长的调研组进行了深入调研。今年7月以来,调研组先后前往儋州村社区、海南太平洋石油股份有限公司、三明供气站、大悦城项目等老城区、建筑工地、安全生产重点区域,通过召开座谈会、实地调研等方式,听取相关职能部门和企业意见,全面分析梳理三亚安全生产现状和存在问题,认真吸纳各地先进经验,最终形成了本调研报告。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安全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

市政府认真贯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把安全生产摆在首位,牢固树立“生命至上”的理念和正确的政绩观,层层传导压力,压实压紧责任,采取有效有力措施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三亚安全生产严峻形势得到一定扭转,比如做到了“三个压实”,即压实党政领导责任、压实部门监管责任、压实企业主体责任。

安全生产职能部门结合行业、领域特性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活动,创新宣传方式,推动安全宣传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开展防震减灾日、安全生产月、消防培训等宣教活动2943次落实“三管三必须”的要求,持续开展“防风险降事故”联合攻坚行动和安全生产大检查,盯紧盯牢道路交通、自建房、农业机械、危险化学品、城镇燃气等多个重点领域的生产安全对重大隐患挂牌督办、跟踪治理,严格落实执法措施。改造优化升级交通路网、水电气管网等安全基础设施,开展农村公路平交路口“千灯万带”工程建设,更新改造城市老化燃气管道设施;新建电车充电场所78个,新增充电桩1019个,建设多个社区小型消防站。加强安全规划。针对燃气、交通运输、消防等领域制定“十四五”安全规划,提升了安全工作的前瞻性、系统性。

截至920日,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56.3%和60%,没有发生一次性死亡3人以上较大事故。但是,调研发现,我市安全成产工作形式仍然比较严峻,通过在走访调研和座谈听取意见,调研组认为当前我市安全生产主要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重点领域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一是部分企业负责人法制观念淡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意识不强,仍然存在重效益、轻安全等问题,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形同虚设,安全管理粗放,安全投入不足,员工培训教育缺失,存在违规施工运营情况。二是广大群众对安全生产的知识了解不足,对安全生产不够重视,管理难度大,导致安全工作仍然存在高风险。如建筑行业施工现场工人安全意识不足、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违章操作、违规指挥,造成建筑施工事故7起,死亡7人,占全市生产安全事故总量的58.3%比如全市上半年共发生火灾342起,直接财产损失946.5万元;三亚明珠广场的广告牌两次着火都在同一位置,并且时隔仅三个月。三是个别行业部门和属地政府的监管不到位,导致安全隐患出现。比如天涯区抱龙村扎半小组洪城家后方塌方、南岛居海鸥队山体崩塌、扎南红星村蒋文进家后方塌方、台楼保家山麦孔政家后方山体崩塌以及洋岭佳翔项目塌方,都是因为修路、建房等人为削坡造成的隐患。四是治理工程长年维护不够,导致安全隐患再次出现。比如今年第3号台风“暹芭”期间大东海鹿岭路多处出现塌方以及大东海文华东方酒店山体崩塌等险情。

综合监管与行业监管职责衔接不够。部门职责交叉、监管职责边界上仍存在模糊地带。各部门安全生产职责任务清单有待进一步梳理,综合执法部门与行业主管单位还未形成高效的监管合力。例如高层建筑、管线管廊、轨道交通等各类设施安全管理制度和涉海游乐、高空游乐项目等新业态安全管理责任体系还不完善。

)部分职能部门安全生产前瞻性不够部分职能部门在安全治理中仍存在重事后整治轻事前防范的思想,缺乏前瞻性意识及忧患意识缺少计划及目标,没有明确完成时间截点;有些工作不“实”,存在说了做了,做了做好的思想。比如有些居民区地处地质灾害隐患点,遇到台风汛期只能依靠群测群防员巡查监测隐患情况临时疏散群众,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后果不堪设想

(四)安全生产投入不足,基础保障能力仍较薄弱一是我市交通、消防、危险化学用品等基础设施急需进一步完善。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全市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市政消防设施等城市安全硬件设施建设凸显滞后,与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存在较大差距。以消防设施建设为例,根据国家城市消防规划规范的标准,在7km2内应建设一座普通消防站,按照《三亚市消防专项规划》(2020—2035)规划建设消防站数量为30个,但目前我市只有18个消防站(含小型站和国家水域大队),占比60%。二是各级政府在安全生产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安全隐患整改方面推进缓慢。例如:2022年为民办实事事项中的区小型消防站建设,天涯区的西岛社区小型消防站尚未开工建设;吉阳区的南丁村小型消防站,目前虽已完成调研选址,但还在与区相关部门商讨建设方案。崖州区的梅山大社区小型消防站还在审批报建方案。海棠区的腾海社区小型消防站还在规划部门预审。按此建设进度无法完成本年度目标任务。如:2021年排查出我市燃气长输管线占压隐患26已整改4项;市政管网燃气占压隐患40项,已整改35项,截止9月份共计还有27项未整改,占比41%

(五)安全风险信息化监管手段滞后。目前安全监管领域数字化、智能化应用不足,仍然是主要依靠看资料、看现场等传统方式,“互联网+安全监管”等新技术、新手段运用不够,难以对动态作业、检修作业进行实时全程测,且隐患判断受主观因素影响大,科学化、可信度不足,效率不高,尤其在城市人员密集场所、公共设施等领域风险预警监测手段落后。新技术支撑能力不够,先进适用装备应用和配备不足。例如目前仅在主城区17个主要路口安装非机动车违法抓拍设备,缺口较大;全市仅14.8%的渔船安装了北斗系统;城市电梯应急处置平台、地下管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等尚未建立等。

(六)监管机构和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一是基层安全监管工作力量仍较薄弱,农村执法力量不足,实际上的监管难以到位。二是安监队伍整体能力素质有待提升,队伍编制少、年龄老化、专业结构不合理等情况较为突出,没有按照规定标准配备安全监管人员和装备。三是重点领域专业救援力量薄弱,综合救援主要依托消防救援部门,社会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和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发展不成熟。四是水域、森林、高层建筑等部分领域专业救援装备缺口较大,难以有效应对巨灾大难和复杂事故。五是不同层级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衔接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不强。

、有关意见建议

(一)进一步健全完善安全生产监管机制体制,增强监督实效强化综合监管。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进一步细化执法过错责任追究标准,严格开展责任倒查,科学界定综合监管部门、行业监管部门以及市区级政府监管主体的责任。二是强化部门监管和联动。建立监管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和信息共享机制,探索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发挥安委办“指导协调、监督检查、巡查考核”作用,形成一张全覆盖、无死角的安全生产责任网。三是推进社会共治机制。积极组织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实施社会共治,支持发展壮大安全生产服务市场和基层队伍,探索借助第三方机构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评估及考核的机制,确保安全风险处于可控状态。

(二)坚持目标导向,加强风险防控。瞄准“检查随意”等问题,全面落实源头治理、风险防控、预警预报等综合防控措施,加强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监管,推进安全管理模式由突击性的集中排查整治向制度化常态化监管的长效机制转变。将安全整改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计划,明确整改完成目标、完成效果,不折不扣抓好落实工作;完善目标考核机制,以考核促落实,及时关注目标完成度低的单位、领域。加强源头治理,要落实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坚持风险预控、关口前移,深化重点整治、“打非治违”,持续补足短板。全力抓好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找准风险点,防止风险转化为隐患,真正做到防在前、想在前、做在前,坚决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切实防范化解安全领域重大风险。

(三)加大治理力度,消除事故隐患。一是牢固树立“隐患即事故”理念,将查出隐患登记在册、逐案销号,强化事前立案和事前处罚,构建查处、消除安全生产风险隐患的工作闭环。二是提高企业安全生产准入门槛。严格执行涉及安全生产事项的行政审批制度,尤其要加强对新企业安全条件的审查,严格限制安全生产管理基础差、对公共安全威胁大和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进入市场,把好安全生产关。三是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检查整治继续加强对道路安全、建筑施工、电动自行车火灾、自建房安全、城镇燃气等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隐患排查和安全监管,增检查频次,综合利用明察暗访等多种方式,深入细致查找问题、查找隐患,确保安全生产检查取得实效。四是加大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违规行为的惩戒警示曝光公示力度,将违法企业及其责任人列入“黑名单”并实行动态管理。五是继续加强安全宣教育和培训,定期抽查企业安全生产培训成果,督促企业加快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弥补硬件短板。一是继续加大在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公共设施与场所等方面安全保障项目的同步投入力度,重视对基层监管部门的监管装备、应急处置、重点场所和重点区域实时监控等方面的投入,以保证日常安全监管工作的实际需要。二是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安全生产投入的职责,继续完善投入机制,定期对区政府财政投入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切实促进基层安全生产建设资金到位。继续扩展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渠道,加强安全基础设施总体规划和详规落实,实现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建设、生产同步规划和实施。三是统筹规划全市应急装备物资保障体系,保持人、财、物充足储备和联络渠道畅通,提升城乡居民安全指数、幸福指数。

(五)强化科技驱动数据赋能,增强风险防控效能。通过信息化手段方法进行安全风险防控,推动建成运用全市统一的安全生产数据中心,加快建成市应急指挥中心和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平台,推动安全生产管理业务系统整合集成,实现上下数据联通、隐患监督贯通,建成人防、物防、技防、智防高效结合的现代化监管体系。全面推行危险化学品等重点领域安全责任险制度,加强安全科技工作和政策引导,鼓励和督促企业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借助技术改造实现科技服务保障安全生产。拓展科技研发投资渠道,强化政府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加大安全投入推动安全科技进步。

(六)整合社会资源,优化监管力量。一是加强专家队伍建设,鼓励安全技术中介机构、应急管理专业、高等院校技术专家参与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发挥专业指导作用。二是培育安全服务的中介组织,利用中介力量,弥补专业人员及专业能力不足的短板。三是加强基层安全监管机构和队伍建设,健全安全监管保障体系,充实基层执法队伍,做好执法培训,提高基层安全监管执法的专业化、规范化和法制化水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