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d.sanya.gov.cn
■编者按
人大代表来自人民、代表人民,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发挥重要作用。过去的一年,三亚市八届人大代表立足本职岗位依法履职、担当作为、献智献策,为推进三亚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他们中间,有眼界开阔、服务群众的党政干部;有在科创领域孜孜不倦、勤奋求索的科技人员;有敢闯敢拼、热心公益的企业家;有牢记职责、心系百姓的社区干部;有深耕环卫一线、恪守党员初心的代表……他们立足岗位、扎根群众、了解民需,充分展示人大代表的风采,为三亚打造国际旅游胜地和自由贸易港科创高地汇聚智慧和力量。
代表名片
陈锐,现任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党委书记、市八届人大常委会委员。
牧海南疆 建设祖国唯一的热带海洋大学
使命呼唤担当,责任驱使前行。作为教育部对口支援高校的副书记兼副校长,2018年2月,陈锐从中国海洋大学来到美丽三亚,先后担任海南热带海洋学院院长、党委书记。长期以来,他秉承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精神,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迎难而上,勇于担当,以实际行动践行“人大代表为人民”的初心使命,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优异的履职答卷。
5年时间里,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乘着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东风,经过陈锐和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实现了快速发展。学校从一所刚通过本科合格评估不久的普通高校,到2018年底获得硕士学位授权,办学层次再上新台阶。2021年底,获得包括海洋科学、水产两个一级学科在内的十个硕士学位点。2022年底,学校获批博士授权立项建设高校,研究生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
立足三亚,直面南海,陈锐和同事们瞄准服务深海科技和自贸港产业发展,不断提升学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学校科研经费连续三年每年翻一番,2020年首次突破亿元。学校首次完成千万级海洋科研项目并通过验收,首次并陆续有海洋研究成果在《自然·通讯》等国际顶尖学术刊物发表,获批首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水产南繁和深海装备制造等学科特色逐渐凸显。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整建制转隶学校,学校海洋实力大为增强。学校在崖州湾科技城设立创新研究院,与多所一流涉海高校实现融合发展。
学校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完善思政工作体系和“三权育人”工作方案,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实现零的突破,2020年和2022年连续两届获得三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其中两项已经进入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候选项目。
学校引育并举,汇聚高层次人才。有六支高层次人才团队获评海南省“双百”人才团队,水产育种专家包振民院士和卫星海洋遥感专家蒋兴伟院士将其唯一的院士工作站设在学校。
在抗击三亚“0801”疫情的这场战斗中,陈锐与同事们日夜奋战,力保校园零感染,并且利用校舍,建成全市最大的隔离点,有力支持了三亚抗疫。这一过程中,陈锐始终以身作则、勇挑重担、扎实工作、无私奉献,展现了新时代共产党员、人大代表的政治本色和优秀品质。
作为市人大代表和市人大常委会委员,陈锐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建言献策,还时常组织学校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全校师生员工中征集民意,形成议案或建议,为城市发展建言献策。
“人大代表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只有尽心、尽力、尽责去履职,才能真正无愧于这一光荣称号。”陈锐表示,将带着人民的信任和鼓励,切实履行代表职责,努力建设一所热带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海洋大学,服务海南自贸港建设,服务三亚转型发展,服务三亚打造国际旅游胜地和自贸港科创高地。
代表名片
吉胜,黎族,现任三亚海关关长、党委书记。
以“新作为” 答好“新答卷”
自担任三亚市人大代表以来,三亚海关关长吉胜尽责履职,积极参加人大履职能力培训、专题研究等活动,在促进三亚市外贸保稳提质、推动海南自贸港早期政策落地、离岛免税产业发展、支持封关运作项目建设、种业振兴、优化口岸营商环境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推动相关政策提档升级,力促外向型特色产业发展壮大。
吉胜立足本职岗位,在支持海南自贸港建设上勇于担当、坚强履职。坚持科技赋能,运用“溯源码”、大数据等技术构建全流程监管链条,实施远程监管,实现19类审批全流程无纸化。推行免税品关区一体化通关模式,企业物流周转率提升50%,2022年,监管离岛免税购物242亿元;服务优势政策扎实落地,勇于做新业务的“开拓者”,实现首单种质资源引进、首艘免担保的境外自驾游游艇、首艘“零关税”帆船、首个保税物流中心、首个惠及事业单位的“零关税”生产设备均等自贸港首单业务;“伴随式”指导办理海关特许审批业务,大豆、玉米、榴莲种苗等8批次优质种质资源顺利入境,助力三亚市保税物流中心(B型)顺利通过验收,跨境电商、免税品等业务实现突破。全力促进辖区外贸保稳提质,优化营商环境。深入开展为进出口企业送“服务包”活动,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完善全流程“不见面”审批,主要业务实现“零跑腿”。
2023年“两会”,吉胜撰写了《关于进一步推动“零关税”等优势政策释放红利的建议》的建议,建议继续加强对相关产业行业引导;推动优化调整政策享惠清单,进一步丰富运用“零关税”业态场景;深挖政策潜力,促进产业链延伸和协同发展;有针对性开展招商引资,为承接保税物流、加工制造等市场主体优化产业空间。
“作为一名市人大代表,我将时刻牢记代表职责使命,充分发挥代表作用,亮明身份深入企业调研。在今后的履职中,我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以‘一天都不能耽误’的态度推动封关运作重点项目建设,持续支持优势政策释放活力,为三亚奋力打造海南自贸港建设新标杆贡献海关力量。”
代表名片
宋彬,现任三亚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市八届人大常委会委员。
尽心尽力 满足群众医疗健康服务需求
“作为一名医者,我的初心是守护群众健康;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我的使命是为民服务。”宋彬表示,人大代表肩负着社会责任和时代使命,他将坚持贴近群众,服务基层,积极为推进三亚高质量发展深入调研、建言献策,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与重托。
宋彬以腹部影像学为临床与科研亚专业方向,长期致力于原发性肝癌及慢性肝病的基础、影像和临床应用研究,是肝脏疾病影像诊断、肝脏功能与分子成像新技术研发与应用、肝脏影像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领域的著名专家,在担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放射科主任的14年期间,带领华西医院放射科在医、教、研、管各方面齐头并进。
2021年1月8日,三亚市人民政府与华西医院签约合作办医,以华西医院为主体领办三亚市人民医院。同年,宋彬来到三亚市人民医院任职工作,用医者仁心和为民情怀书写着责任与担当。去年,三亚市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三亚医院入选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辅导类”项目。此外,还入选海南省公立医院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医院创建单位,系省会城市海口以外唯一入选的公立医院……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我将立足新起点,切实履行代表职责,了解选民心声,让群众收获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宋彬表示,接下来将结合工作实际,多献求真务实之策,多做开拓创新之事,为群众的民生福祉履职尽责。同时,聚焦加强“健康三亚”建设,围绕三亚市紧密型医疗集团的建设目标,进一步整合川琼资源优势,加快市人民医院新院区建设,致力将市人民医院打造成为医教研一体化发展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为满足群众多元化、多层次的医疗健康服务需求起到积极作用。
代表名片
宓奇,现任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三亚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
立德树人践使命 教育筑梦启新程
作为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三亚学校(以下简称人大附中三亚学校)的“掌舵人”,虽然行政工作繁重,校长宓奇始终站在教学一线。学校的每一次教研活动,他都参加;每一次质量分析会,他都带头分析问题,思考对策;凡有公开课他都认真听、仔细评。宓奇认为,人才培育,既要重视“天边”,也不能忽略“身边”。
翻开人大附中三亚学校为学生定制的特色课程,不难发现,这些行业导向类课程与社会发展实际、海南自贸港建设需求结合得颇为紧密。“围绕航空航天产业,学校设计了‘问天’课程群,希望以此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累积相关知识,将学生的视角由地面拉向太空。”宓奇说,学校还招聘了一批具有机械工程、天文学等专业背景的教师,为学生提供更加高质量、专业化的指导,打开孩子们的兴趣之窗。
一个学校没有文化建设,就成了无源之水。自调任人大附中三亚学校以来,宓奇一直坚持文化育人,致力于挖掘校园文化。人大附中三亚学校以“崇德、博学、创新、求实”为校训,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积极打造航天科技和海洋科学等方面的特色课程体系。学校还充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为师生营造学习体验氛围,除了组织开展集体学习、领学、自学等常规学习形式外,还以党建宣传基地、红色文化长廊、廉洁文化长廊、红色图书角、红色小舞台为依托,引导师生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为学生成长植入“红色基因”。
因工作表现突出,2019年宓奇获得“三亚市中小学德育先进个人”称号;2020年、2021年获得“三亚市教育系统优秀党员”。
“我既是一名人大代表,也是一名海南自贸港建设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今后,我一方面会继续关注校内的课程建设以及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另外一方面也会更关注三亚家长和学生们的需求,了解他们的困惑和困难,并将它们转化为建议,为三亚市的教育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进一步服务自由贸易港的建设。”
代表名片
金瑛,朝鲜族,现任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海南卫星地面接收站站长。
汇民智聚民意 在科技民生领域建言献策
作为一名市人大代表,金瑛始终牢记“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这份沉甸甸的使命感和荣誉感,在工作中,处处彰显着一名基层人大代表的责任和担当。
金瑛所在的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海南卫星地面接收站(以下简称“海南地面站”)是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于2002年建成的海洋卫星地面应用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包括三亚和陵水两个站区。主要包括接收分系统和数据传输分系统,承担着海洋卫星资料数据实时接收、储存、数据传输等任务。
由于接收卫星数据工作不可逆,加上每天每个时段都有卫星过境,工作人员少、任务重,工作人员经常连轴转,在海南地面站没有节假日的概念。为了确保海南地面站正常接收数据,2021年来到海南后,金瑛就将宿舍搬到距离仅两墙之隔的业务楼里。三亚“0801”疫情期间,金瑛更是独自一人留守海南地面站,严格按照宿舍、办公室“两点一线”作息,直至该轮疫情结束。
在金瑛及其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海南地面站实现2022年全年正常接收卫星数据,其中三亚站区共接收数据6652轨,陵水站区共接收数据7942轨,向数据处理中心提供了高质量、高稳定的卫星数据,经处理后提供给相关部门,为海洋防灾减灾、海洋权益维护、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科学研究等奠定重要的数据支撑服务。
在担任三亚市第八届人大代表期间,金瑛认真履职尽责,先后提出了“解决常用地图标识准确定位问题”“在三亚湾路海坡17横巷和海坡18横巷之间的‘环岛’路段上重新施划交通标线”“加强三亚湾‘椰梦长廊’管理”等建议,每一份都基于自己的充分调查研究,以确保能落地见效;每一份又都源于生活,真真切切地反映民声。
“在我看来,人大代表就像一座桥,一头连着群众,一头连着党和政府。所以我们既要收集民意,把人民群众的需求向政府反映,也要做好有关政策、政府中心工作的宣传解读,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金瑛表示,在未来的履职中,将更多发挥专长,汇民智、聚民意,不断在科技、民生等领域建言献策,为三亚高质量发展增添遥感力量。
代表名片
杨小锋,现任海南大学三亚南繁研究院副院长。
实施六大提升工程 发挥科技创新作用
当选三亚市第八届人大代表以来,杨小锋始终牢记代表使命和人民重托,严于律己,加强学习,以敢于担当、主动担责、积极有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约束自己,坚守岗位,铿锵前行,用实际行动践行为民初心使命。
作为市人大代表,同时也是一名南繁科研工作者,杨小锋从没忘记自己肩上的责任。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路上,他努力了解百姓所需,想群众所想,在一次次调研中,为村民提供产业技术支持,帮助村民完善全产业链,引导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为村庄“造血”。这几年,在他的努力下,生物降解地膜、防虫网大棚种植等科学技术在全市有效开展。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2022年被聘为崖州区乡村振兴“博士村长”后,杨小锋第一时间和城西村群众建立联系。实地了解情况后,他根据城西村现有基础条件,依托南繁科技优势,深入实施乡村振兴、优质种苗、豇豆四项、降解地膜、绿肥沃土、科技培训等六大提升工程,不断增强城西村自我发展能力,不断拓宽农户增收渠道。去年,他支持城西村建立优质豇豆、青瓜种植示范基地50亩。在开展所在单位科研工作的同时,他还积极推进“海南三亚青瓜科技小院”在育才生态区那受村成立,支撑以青瓜为主的育才冬季瓜菜产业,种植面积保持每年超过1000亩。
为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示范引领和监督保障作用,助力乡村振兴,一直以来,杨小锋积极参加上级人大机关组织的专题调研和学习活动,通过走田野、看现场、进企业、访实情、问实效、听诉求等方式,深入基层走访联系人民群众,听取、收集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提出更专业、更有针对性的高质量议案或建议、批评和意见。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我感受到的是沉甸甸的责任,只有把群众的利益怀揣心间,才能更好地履职尽责,成为一名称职的代表。”杨小锋表示,将继续在热爱的工作岗位上砥砺前行,做一名合格、有为的人大代表。
代表名片
李浩,回族,三亚市伊斯兰教协会会长。
厚植爱国情怀 促进民族团结
2006年参加宗教工作以来,李浩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法律法规,坚持不懈为群众办好事、做实事,充分发挥表率作用,用真心努力浇灌民族团结之花,他的辛勤付出受到了穆斯林群众的一致好评。在三亚疫情防控期间,他组织动员穆斯林群众捐款捐物,奉献爱心,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三亚“0801”疫情发生后,李浩时刻关注疫情动态,为照顾方舱医院和隔离酒店的部分少数民族居民和游客的饮食习惯,他立即组建了“清真”餐饮免费配送服务团队,为他们配送清真餐。同时号召三亚市伊斯兰教协会(下称:三亚市伊协)全体人员、各清真寺管委会成员和阿訇们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8月22日、23日,三亚市伊协分别为来自河南省和江苏省的援琼抗疫医疗队捐赠价值3万元的爱心抗疫物资。西安游客发来的《感谢信》中,表达了对三亚市伊协及李浩的感激之情。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李浩深感自己责任重大,不仅肩负着党和政府的信任,还承载着穆斯林群众的期盼。他经常利用闲暇时间深入群众家中倾听群众心声,对于群众普遍关心的事情,他牢记在心,并通过提交议案建议等形式积极建言献策。在市八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他建议,发展回辉、回新社区的经济建设,打造回民美食文化一条街。
他表示,作为一名民族宗教界的人大代表,搞好民族团结,促进宗教和谐是他义不容辞的职责,在今后的工作中,他将带头遵守党的民族宗教政策,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发挥党和政府与信教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三亚篇章贡献力量。
代表名片
周成泉,现任三亚琼州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创新实干主动作为 履职担当展风采
当选三亚市第八届人大代表以来,三亚琼州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成泉始终以办好企业、振兴三亚文化、回报社会为己任,用行动诠释了人大代表的责任与本色。
三亚2022年“0801”疫情发生后,三亚琼州文化产业集团积极响应号召,在周成泉的带领下,紧急从各地采购物资,并连夜组织输送,助力三亚疫情防控物资保障。
2022年8月10日,三亚琼州文化产业集团向三亚市育才生态区捐赠八宝粥、纯牛奶、泡面等食品100箱,N95口罩1200个,医用手套1000双,医用酒精大瓶装100个,红外线智能体温枪50只,折叠床5张,向奋战在一线的抗疫工作人员致以慰问和感谢。同时,该集团还安排人员和车辆,协助三亚市育才生态区龙塔学校在疫情期间的搬家工作,腾空教师宿舍区,为育才生态区防疫隔离点提供保障。
去年6月至12月份,集团上下顶住疫情的种种困难,积极投身于乡村振兴建设,在育才生态区龙密村和村集体共同打造的三亚龙密国际康养项目第—期“三亚龙密国际教育营地项目”基本完成,该建设项目包含供学生住宿和教学的教育营地、农耕体验服务中心、农田景观、林地文旅拓展设施和连锁品牌餐饮。
在2022年第七届三亚国际文博会举办期间,三亚琼州文化产业集团首次试水收藏艺术品拍卖会,汇集的国画、书法、珠宝等七类42件拍品全部成交,成交总金额1145.64万元;非国有博物馆建设等13个“含金量”十足的产业项目达成意向合作或落地签约,累计签约金额达27.14亿元;通过展会促成将落户三亚经营的国内外文旅企业共有31家,俄罗斯、法国、伊朗等国家参展的外企均已启动在海南注册经营的计划,为三亚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积蓄新动能。
“人大代表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周成泉表示,作为一名文化企业方面的人大代表,不仅要经营好企业,以优异的经营业绩为地方经济发展添砖加瓦,同时要把履行代表职责放在重要位置,全心全意推动更多文化企业落地三亚,带动三亚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三亚琼州文化产业集团将一如既往、责无旁贷地践行应有的社会责任。
代表名片
刘中森,现任上海复星集团总裁助理、三亚亚特兰蒂斯高级副总裁。
建良言 献良策 全心全力推动三亚打造国际旅游胜地
三亚正在加紧建设国际旅游胜地,新气象、新变化令市人大代表、上海复星集团总裁助理、三亚亚特兰蒂斯高级副总裁刘中森信心满怀。履职期间,他积极参加人大履职能力培训、专题研究等活动,围绕旅游行业政策红利、后疫情时代的旅游复苏等方面,为三亚旅游行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过去数年,三亚旅游新业态新产品集中涌现,游艇、会展、婚庆、购物、演出、等度假消费产品日益丰富。这其中,亚特兰蒂斯旅游综合体等高端旅游消费要素最为引人瞩目,高端品质消费不仅丰富了三亚旅游产业结构,也为三亚打造国际旅游胜地提供了坚实基础。如何立足人大代表的角色,为三亚旅游产业繁荣发展增添助力,是刘中森最常思考的问题。
“首先要在投资关发力,第二个是在运营端,要全面加强中高端产品的供给力度,丰富游客游玩的体验感,第三个就是加强金融、康养、医药等产业和旅文产业的协同联动”。履职期间,刘中森多次深入旅游行业基层,听取、收集基层的意见和诉求,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继续畅通旅游企业和政府部门间的沟通桥梁。三亚党政部门在营商环境改善,行政审批效率提升,重大项目落地支持等方面所做的工作、所取得成绩更是令他备受鼓舞。
“三亚是全球旅游度假的圣地,在后疫情时代,我们的产品和服务要能够更加地跟国际化接轨,特别是在供给侧(方面),要提供更加丰富多样化的旅游度假的产品和服务。”刘中森表示,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他将继续尽心履职,为人民群众发声、为文旅行业发展建言献策,全心全力推动三亚打造国际旅游胜地。
代表名片
刘艺,回族,现任共青团三亚市吉阳区委员会书记。
认真履职 在自贸港建设中奉献青春力量
作为市人大代表,刘艺积极深入基层,耐心倾听群众意见和建议,带领群众致富。自2021年以来,先后获得“海南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海南省优秀共产党员”“三亚市优秀共产党员”“三亚市道德模范”“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等荣誉称号。
带领群众奔小康是刘艺担任六盘村乡村振兴中队队长的一个梦想。近两年来,他积极带领村民探索“村集体+企业”模式,走出民宿发展新路子。
停车场周边建设水果特产摊位,增加村民就业岗位;打造六盘村美食步行街,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六盘记忆和村史馆,留住文脉……在发展民宿的同时,刘艺也在思考六盘村如何深度挖掘美丽乡村内涵,打好产业发展组合拳。
“借助六盘村美丽乡村建设,在增加农民收入、改变村民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同时,努力打通乡村‘美丽资源’向‘美丽经济’转化的通道。”刘艺说。
由此,他打造三亚首个乡村振兴青年联盟——村委会书记、企业相关负责人、青年致富带头人等21人带动村民致富;在省内率先出台《三亚市吉阳区推进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着力解决基层团组织“弱”的问题;全国首创县域大社区团委“1+7+1”模式,打造基层大团委全覆盖工作格局;打造“1+X+2N”青年之家、六道大社区党建带团建品牌……
三亚“0331”“0801”疫情期间,刘艺平均每天接听电话200余个,裤袋里总装着充电宝,穿梭于“火线”,为生命“护航”。
2022年10月,刘艺再次临危受命,前往海虹酒店隔离点支援工作。期间,收到隔离人员赠送的9面锦旗,12人致电12345热线平台致谢,被列入三亚市10月份为民办实事“十佳”办件。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继续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向群众宣传‘两会’精神,倾听群众诉求,充分发挥好人大代表的作用,让社情民意送达得更快,解决得更及时,更好地在海南自贸港建设中奉献青春力量。”刘艺说。
代表名片
何学芳,现任三亚市爱在天涯义工社社长、三亚康然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海南黎创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法定代表人、海南青年公益创业餐饮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
志愿服务十几年 甘施大爱作奉献
当选三亚市第八届人大代表以来,何学芳始终坚持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认真听取人民群众意见和要求,既做好宣传员,又切实为群众解决困难,使各项惠民政策真正惠及群众。
2015年,何学芳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成立了公益性的民办非企业民间组织——三亚市爱在天涯义工社。从事志愿服务十几年来,她参加爱心公益活动无数,哪里有人需要帮助,哪里就会见到她。
有一次,当知道三亚光明连接脑残疾儿童中心全面停水的消息,她当即召集志愿者买了两台水泵和4个大水桶送到该中心。同时,她联系三亚市中法供水公司,协调解决中心的长期供水问题;在日常的工作中更是频繁组织志愿者为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提供志愿服务……
2016年以来,为满足困难群众学习农业种植技术和电商平台销售知识的需要,何学芳以三亚市爱在天涯义工社为主导,打造一支多元化、多平台的公益扶贫团队,为农户种植养殖提供免费技术指导、免费培训和帮助销售,为他们提供更多致富机会。
2020年年初,何学芳全力参与疫情防控和爱心募集工作,为武汉、荆州、黄冈、十堰、孝感、南昌、萍乡等地捐赠蔬菜瓜果超过3000吨。
三亚“0801”疫情期间,何学芳每天早上8点就组织志愿者们开始一天高强度、快节奏的物资分配。下午3点起,她又带领志愿者给各村(居)委会对接人员核发核酸采样所需医疗物资。为保证物资及时发放,他们既当“战斗员”又当“搬运工”,常常忙碌到深夜而无怨言。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只有带好头,把工作做扎实,才能无愧于党和人民的期望。”何学芳说。
代表名片
张先云,现任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会长、三亚中泰瑞会计师事务所(普通合伙)所长。
脚踏实地 热衷公益 用爱心播撒阳光
2022年,海南省三亚中泰瑞会计师事务所所长张先云先后当选市人大代表、三亚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工作委员会委员,三亚市吉阳区人大常委会财经科教文卫环保工作委员会委员。作为三亚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会长,对一直扎根基层的她来说,人大代表的身份既是一种荣誉,更是一份责任。
2000年,她追随着戍边卫国的丈夫,从荆楚大地来到天涯边陲,成为一名军嫂。湖北女孩不服输的性格让张先云暗下决心,给自己规划了一条“先就业再创业”的发展之路。她应聘到一家酒店当收银员,一边打工一边不断地学习积累,通过不懈努力,2005年,她成功拿到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2018年9月获得浙江大学硕士学位。
2011年10月,张先云创办了三亚中泰瑞会计师事务所,秉承着规范、清晰、高效、透明的目标,她始终坚持原则,脚踏实地,以诚待人。2011年至今,三亚中泰瑞会计师事务所累计为三亚市地方税局查补了超4500万税款,为地方财政核增资产超6.6亿元,查收存量资金超10亿元,会计师事务所一跃成为省内行业龙头企业。
生活中,张先云还热衷公益,积极参与各类公益活动,为灾区、留守儿童、贫困家庭捐款捐物达十余万元,用爱心播撒阳光。由于事迹突出,张先云荣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海南省三八红旗手”“海南省会计先进工作者”“三亚市巾帼建功标兵”等荣誉称号。她所在的事务所被评为“三亚市巾帼建功先进集体”,她的家庭被评为“海南省文明家庭”。
“作为一名市人大代表,我将把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心声和呼吁积极传递出去,希望能通过我的努力帮助中小微企业获得更多的帮扶和帮助,大家共同为恢复提升咱们三亚的经济,让新一年三亚的发展红红火火。”
代表名片
张贻芳,三亚市天涯区环卫所党组成员、副所长。
13年坚守 用汗水浇灌城市的洁净美丽
一座城市的洁净与美丽,离不开环卫工人起早贪黑的辛勤劳动。在美丽三亚的背后,则流淌着天涯区环卫所副所长张贻芳与众多环卫工人的汗水。
现年39岁的张贻芳是三亚人,凭借优秀的工作表现,2020年她从一名普通的环卫所职工成为了天涯区环卫所副所长。从事环卫工作13年来,她用扫帚“美容”街区,用脚步丈量整洁,在平凡岗位上履职尽责,担当奉献,带给市民美丽的风景。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她留心收集群众的诉求,
始终把履行人大代表职责与自己的本职工作紧密结合,积极反映问题,适时提交意见和建议。
2009年,机缘巧合,张贻芳加入环卫所,开始从事环卫工作。“虽然当时应聘的是文员,但是大多时候都在下基层,在街上清扫垃圾、开展环境整治是家常便饭,再加上当时薪资福利待遇不高,亲朋好友都劝我换份工作。当时也曾犹豫彷徨过,但慢慢地自己竟然喜欢上了这份工作。”提到刚工作那会儿,张贻芳感觉一切都还历历在目。
13年来,在环卫岗位上,无论是极端天气还是应急突发事件现场,各种场合都能看到张贻芳的身影,巡查、督导、处理各类环卫事务。与此同时,作为天涯区环卫所的工会主席,生活中她对每一位工作人员关怀备至,不厌其烦地提醒保洁人员一定要在作业中注意 安全,哪位同志有困难,她总是积极协调帮助。“身为一名管理者,就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做好表率,率先奉献,才能有资格去要求别人。”张贻芳说。
三亚“0801”疫情发生后,天涯区环卫所成立一支百余人组成的志愿服务队,张贻芳主动请缨,深入包点单位群众街社区开展志愿服务。垃圾清运、核酸采样、物资保供、清扫公厕……她们连续坚守了40多天,每天工作至少10个小时,为抗击疫情贡献环卫力量。
“作为人大代表,职责神圣,特别是我们和基层老百姓接触比较多,要积极主动了解服务对象和园林环卫群体的心声,把群众心声了解得透彻一些,多为老百姓建言献策。”张贻芳表示,今年她将继续将垃圾分类处理的建议带到三亚“两会”会场。“我会一如既往带着饱满的热情,带着对基层人民的责任赴会。”
代表名片
苏少洪,黎族,现任吉阳区博后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紧抓机遇 带领村民走上“民宿致富”道路
苏少洪是三亚市第八届人大代表,自2012年起担任三亚市吉阳区博后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至今。作为一名扎根基层的人大代表,苏少洪始终坚持心系群众,心怀共同富裕的理想,带领博后村村民走上“民宿致富”道路,以实际行动走好乡村振兴步伐。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2013年4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博后村,与企业和农民聊发展、话增收,留下这句深情嘱托。“习总书记的话不仅让我心生温暖,还让我更加坚定带领村民们共同致富的信心。”苏少洪说。
2022年,由博后村依托革命老区村庄优势打造的博后培育基地累计承接省内外各类培训108次,累计营收225万元,扣除各项运营成本后,可为该村带来15万元的利润收入。村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生活的环境也越来越美。
望着如今博后村里花草相映、鸟语花香,哎岬湖畔碧波荡漾的美丽模样,苏少洪思绪万千。“以前村里没有钱,路面泥泞不平没法修,路灯更是这有那无的,村民的日常出行很不方便,也没人愿意到我们这来。”苏少洪回忆,刚就任村委会主任的那几年,他四处“东奔西走”,时刻想着如何为博后村谋求发展之路。
2017年,三亚市委、市政府推动博后村打造“5A级”美丽乡村,苏少洪紧抓时代机遇,倚靠博后村改造后的优美环境大力发展民宿产业。在苏少洪的努力下,博后村成为了省内较大民宿村,拥有民宿50多家,客房1700多间,打造出“海纳捷”“蓝雅居”等省内知名民宿品牌,博后村村民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承载着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我将在今后的工作带头行动、主动作为,以坚定步伐走好乡村振兴道路,让村民生活越过越好。”苏少洪说。
代表名片
黎献,黎族,现任三亚市天涯区槟榔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
主动担责 让乡亲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深入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管理提升三年行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给了我们基层干部一个明确的工作方向。”1月8日下午,正在市委党校参加三亚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的天涯区槟榔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黎献激动地说。
助力疫情防控、推动乡村振兴、积极参与“创文”……过去一年来,作为市人大代表,黎献积极入户,耐心倾听群众意见和建议,带领广大群众勤劳致富,齐心扮靓美丽家园。
在三亚2022年“0331”和“0801”疫情防控期间,黎献携同爱人兰福燕主动担当,冲在一线,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在疫情防控中,他不仅要统筹指挥,还要亲力亲为为患病的村民买药,自驾车送“混阳、密接、次密接”的采样管去疾控部门。
两轮疫情防控期间,黎献基本没睡过一个好觉。他每天起早贪黑、披星戴月,始终站在防疫工作的前线,上传下达,协同配合有关部门,及时沟通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充分展现出村干部的责任与担当。
去年,黎献荣获“天涯区2021党管武装好书记”荣誉。
“新的一年,我将更加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向群众宣传‘两会’精神,齐心助推乡村振兴。”黎献表示,作为共产党员、市人大代表,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更加努力,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为民办实事,落实好党的惠农政策,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用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代表名片
盆明秋,苗族,现任三亚市天涯区抱龙村党总支副书记、村委会委员。
完善乡村发展机制 助力村民生活过好过稳
地处天涯区北部山区的抱龙村,在过去是当地出名的“贫困村”。2018年,抱龙村全村95家贫困户实现“脱贫摘帽”;如今,抱龙村里好山好水好风光。实现这样的转变,作为市八届人大代表、村“两委”班子成员的盆明秋功不可没。
长期以来,抱龙村主要产业以农业种植和家禽散养为主,农户以家庭为单位分散经营,合作组织化程度和产品附加值不高,经济效益偏低。为了改变这一现状,2020年起,盆明秋通过村“两委”带领村民,一方面采用“村两委+村集体公司+运营公司+农户”的运营模式,发展标准化生猪养殖项目,在次年回收项目投资成本及收益59.28万元;一方面成立三亚抱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购置多台拖拉机,提供秸秆粉碎还田及水稻收割服务。
截至2022年12月,抱龙村运用专业农机设备,累计实现田间耕地310亩、水稻收割1100亩、秸秆粉碎还田9450亩,创造营收137.3万元。
在盆明秋看来,村民的生活不仅要过好,更要过稳。2020年以来,盆明秋与抱龙村“两委”一道,积极响应市、区疫情防控要求,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他多次组织村内民兵力量,设卡值守,在抱龙村各出入口拉起坚固的疫情防控防线,创造了3年来抱龙村村民感染率为零的记录。去年,抱龙村成功入选海南省第二批“无疫村”名单。
“作为一名市人大代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时刻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以党和人民的期待为动力,扎根基层、恪职尽责,全心全意做好为人民服务工作。”盆明秋说。(三亚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