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首页>会议信息>代表大会>三亚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

政府工作报告

【字体: 打印
2020-01-08 10:49 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20年1月6日在三亚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

三亚市市长  阿东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三亚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9年工作回顾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海南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政策落实年”。一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和中央12号文件精神,牢牢抓住自贸区(港)建设的历史机遇,积极应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努力克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自身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种种困难,坚持稳中求进,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在海南自贸区(港)建设中打造标杆,迈出了坚实步伐。

——发展趋稳。全力以赴稳增长,特别是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两个确保”百日大行动的各项部署,打好投资、消费、财税三个“百日大会战”,经济增速逐季加快。初步核算,2019年全市生产总值(GDP)677.86亿元,同比增长6.4%;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累计降幅由最低谷-42.2%逐步收窄至年终的-8.1%降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25.6%。

——结构向好。坚决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去年全市集中开工的五批共107个自贸区项目全部都是非房地产项目。非房地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56.1%,同比上升10.3个百分点,自2012年以来占比首度超越房地产投资。全市商品房网签销售面积同比下降50.5%。以三亚崖州湾科技城、中央商务区、现代服务业产业园为代表的重点园区加快建设,新兴产业发展正在起步,全市三次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为10.5:16.6:72.9。

——效益提高。在房地产调控和减税降费造成全年减税降费15.2亿元的情况下,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9.1亿元,比上年增长8.6%,比全市生产总值增速高2.2个百分点。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599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41%。

——活力增强。加快制度创新,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2019年新增市场主体3.6万户,增量比2018年多出106.2%;其中新增企业1.2万户,比2018年多出43.5%。“百日大招商”以来已有24家央企、19家外企和27家行业领军企业签约落地。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2.6亿美元,同比增长152%;外贸进出口总值97.39亿元,同比增长54.8%。

——财丁两旺。2019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5.84亿元,同比增长6.7%全市接待过夜游客2396.33万人次,同比增长10.0%,旅游总收入633.19亿元,同比增长15.6%;入境过夜游客90.63万人次,同比增长26.6%,旅游外汇收入81075万美元,增长39.3%。

——环境更美。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一流,青山更绿,海水更蓝,空气更清新。2019年PM2.5平均浓度从上年的15微克/立方米降至14微克/立方米,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从97.3%升至98.5%。全市污水处理率91.8%,近岸海域海水监测达标率100%,城镇内河(湖)断面达标率比上年提高24.2个百分点。加强城市“五化”工作,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城乡环境质量持续提升。

——惠民更多。全年民生支出172.7亿元,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2%,2019年十大为民办实事事项扎实推进。全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308元,同比增长7.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027元,增长8.0%,分别比GDP增速高1.5个和1.6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2.9%。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深化改革开放,积极推进自贸区(港)建设

加快改革创新步伐。完成政府机构改革,市政府机构由35个精简为29个。创新机构设置,成立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和中央商务区管理局两个法定机构。新组建2家专业化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公司和旅游业、热带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等6家特色产业集团,以及三亚传媒影视集团有限公司。设立海南自贸区开放发展基金,成立三亚国际交易集团有限公司。实施海南自贸区FT账户,探索搭建FT账户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推广“提前申报”,优化通关流程,进口、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均压缩了60%左右。海南卫星遥感信息全产业链孵化式招商、搭建网约房智慧管控平台、“警保联控”社会治理新模式、“区域医保总额预付+紧密型医联体”医改新模式、强化城市基层“大党建”提升旅游监管服务整体效能等5项成果入选海南自贸区制度创新案例。稳步推进农村“三块地”改革。开展城乡社区治理机制改革试点,天涯区马岭大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已挂牌。

着力扩大对外开放。成功举办世界顶尖科学家三亚论坛、首届中非农业合作论坛、首届华人华侨投资暨创新创业洽谈会等国际活动。新开通(加密)境外航线24条,全年累计执飞境外航线55条,境外通航城市46个。海南首家中韩合资旅行社落户三亚。“百日大招商”以来,先后与200多家企业对接洽谈,已签署战略合作协议108家。成立三亚进出口贸易协会,积极推进三亚跨境电商产业园建设,启动中国(三亚)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和三亚凤凰机场保税物流中心申报工作。成立三亚院士联合会,创建17家院士工作站和1家院士团队创新中心,组建2家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3家“海智计划”工作站。结合重点园区、重点产业发展,有针对性地引进专业化人才、实用型人才。2019年共办理人才落户8228人,办理外国人就业类居留许可1141人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建立健全地方金融机构监管责任体系,完善地方金融风险防控预警机制,金融市场平稳有序。依法稳妥推进历史遗留问题处置,积极化解房地产等领域重大项目风险。加快化解政府存量债务,规范举债融资行为,债务风险安全可控。加强口岸核心能力建设,强化口岸监管,有效防范走私等风险。

(二)保持战略定力,坚决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加快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亚特兰蒂斯、海昌梦幻海洋不夜城建成营业,凯蒂猫主题乐园落户三亚。游船旅游中心投入运营,琼港澳游艇自由行开始实施,歌诗达邮轮开辟三亚母港航线,与三沙市合作推进旅游开发,2019年游艇帆船出海次数同比增长42.3%,进出港邮轮同比增长6.9%。精心谋划开展国际旅游消费年活动,成功举办首届海南岛国际图书(旅游)博览会、第二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第三届三亚国际音乐节、FE电动方程式锦标赛和首届三亚国际花卉旅游节等百余项节庆赛事活动,三亚国际免税城二期开业迎客,全年免税商品销售额增长33%。积极筹备2020年第六届亚沙会,会徽、口号和吉祥物正式发布,场馆设施项目有序推进,市体育中心启动建设。出台鼓励发展夜间经济三年行动方案,培育打造“夜三亚”品牌消费体验活动。吉阳区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进一步强化旅游市场治理,构建“旅游行业协会联合会+专业协会+旅游品质保障协会”的综合性管理机制。设立8个境外旅游推广中心,加强了境外新媒体整合营销。

积极培育现代服务业。三亚中央商务区加快建设,大悦城环球中心、申亚金融大厦、保利国际广场等项目已开工,德勤区域总部、大唐太阳能总部等45家总部性质企业注册落地。举办三亚市首届自贸港金融博览会,出台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金融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太平金服等一批金融企业落户,海南第一家外商股权投资企业、第一家保理公司在三亚注册。保利C+国际博览中心开工建设,举办了第四届三亚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第四届海南国际品牌博览会等大型展会,全年共举办会展活动8700多场,其中千人以上会议75场。国寿健康公园等项目建成运营,市中医院被认定为首批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崖州湾科技城规划体系初步建立,有效承接省、市政府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基本实现“审批不出园区”,园区注册企业及科研机构已超过150家,包括8家国字号科研机构、5家央企和5所一流大学,2019年有40个项目实现开工,完成投资60.48亿元。其中,南繁科技城已有中科院海南种子创新研究院、中国农科院、中国热科院、中国水科院等科研机构入驻,中科院海南种子创新研究院等项目已开建;深海科技城已有中科院深海所、中科院南海所、中国地质调查局、中船集团、招商局集团等科研机构和央企入驻,商汤科技、一飞智控等民营科技企业迅速聚集,中船集团南海舰船深远海综合试验及综合服务保障基地已开建;科教城已和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签订协议,深海科技创新公共平台已开建;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月亮岛起步区启动建设。遥感信息产业园已引进企业90家,基本覆盖卫星遥感信息全产业链。腾讯等企业落户互联网信息产业园,园区注册企业301家,入园企业年度产值超过95亿元,同比增长70%。海南信息安全基地已有55家知名企业签约入驻。腾讯“城市超级大脑”、京东智谷、智慧城市等项目加快建设,海南国际离岸创新创业(三亚)试验区揭牌成立。

(三)着眼长远发展,持续优化发展环境和基础条件

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在全省率先组建营商环境服务局,出台《三亚市优化营商环境行动计划(2019-2020年)》,加强了营商环境考核评价。简化企业开办程序,实现商事主体登记全程电子化,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内。完善市区两级政务服务事项清单,推行审批事项“一网通行、全市通办、标准统一”。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设立重点项目开工服务专班,通过函证结合、容缺后补、告知承诺、集中联合审批、入场跟踪、包点服务等措施,提高审批服务效率。严格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有效减轻企业负担。推广电子税务局应用,实现437个涉税事项全部网上办理。在全省率先建立知识产权案件和涉外民商事案件跨域集中管辖制度,设立海南国际仲裁院三亚分院、海南第二涉外民商事法庭,引入普华永道、德勤等国际知名咨询服务机构。搭建三亚信用信息平台,在全省率先实施行政管理信用承诺机制,推进“双随机、一公开”跨部门联合监管,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

巩固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两轮中央环保督察交办的313件信访件已全部办结,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的93项整改措施已完成64项,达到序时进度要求。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立环境污染“黑名单”、环境信用评价、环境监察执法等制度;严格落实“六个严禁、两个推进”,开展空气质量联防联控;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全面推进地表水不达标断面整治,全市污水处理能力提升到44.3万吨/天,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到25%;实施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应用试点,全市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良好。销号“两违”图斑13440个、建筑面积291.3万平方米,拆除违建31.5万平方米,实现新增违建“零增长”目标。入选全国首批“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和第三批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国家和省级森林城市建设有序推进。

完善发展布局和基础设施。开展“多规合一”动态维护,启动《三亚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编制,崖州湾科技城等重点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获批实施。联合周边各县策划“大三亚”建设项目,加快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环保、旅游管理、公共服务一体化进程。海南西环高铁和货线三亚至乐东(岭头)段开行公交化旅游化列车改造工程的综合交通配套工程、环岛旅游公路陵水土福湾至三亚海棠湾通道工程已开建,G98环岛高速大三亚段扩容工程正在编制项目可研报告。三亚新机场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新建和改造市政道路21.7公里、农村道路98.4公里,天涯区入选海南首批“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西水中调工程有序推进,东部引水工程效果明显,全市年供水量增长4.4%农村供水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8.5%。加快开展提升供电保障能力三年行动,全市年户均停电时间降至9小时以下,农村居民生活用电和动力电通电率达到100%。天然气城市普及率达到100%,燃气下乡“气代柴薪”试点工作加快推进。城市和农村地区均已实现光网和4G全覆盖。启动语言无障碍国际化城市建设,一期工程已基本完成。

(四)坚持以人为本,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严格贯彻“三不减三提高三加强”要求,全力开展“创先保优大冲刺”,全面落实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等扶贫政策,突出强化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发展特色产业项目18个,贫困户中没有零就业家庭。2019年脱贫76户249人全市建档立卡户已全部脱贫退出。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围绕热带水果、花卉苗木、冬季瓜菜等特色产品,做强做优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崖州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入选2019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崖州区被列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试点先行区。中廖村、博后村、文门村、西岛社区等成为美丽乡村的靓丽名片。修订《三亚市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办法》,依法核发“一书两证”,规范农村建设行为。农村污水垃圾收集处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等工作成效明显。

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人大附中三亚学校、三亚外国语学校剑桥国际高中正式开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三亚附属中学加快建设;全市新增公办幼儿园8所;继其他三个区之后,海棠区也通过了国家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认定。组建了5家区域性紧密型医联体,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稳步推进;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全面托管市妇医院;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项目全面开工,基层医疗技术人员“市属区用、区属村用”机制逐步完善,人员招聘和培训工作进一步加强。开工新建各类保障房1万余套,筹集各类人才住房1700套;完成5523户棚改旧改任务,15个棚改安置区开工建设。全年社保参保率达97%以上,在我省率先实现城乡低保标准一体化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待遇一体化。在101个村(居)社区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覆盖面达到67.7%。抓好“菜篮子”工作,开设74个基本蔬菜平价网点,在15个大中型超市开设冷鲜猪肉应急投放点。

打造平安和谐三亚。进一步加强数字城管和热线服务工作,政府服务热线解决率和满意度不断攀升。坚决打击黄赌毒,持续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市刑事立案、治安案件同比双下降,公安“双打”专项行动获公安部通报表扬。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加强交通运输、建筑施工、消防火灾等重点领域监管,组织高铁环境安全隐患集中整治,安全生产形势稳中向好。着力打造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市,双拥共建、国防教育、国防动员、人民防空、民兵预备役等工作取得了新成绩。食药安全、信访、统计、民族、档案、史志等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五)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升政府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抓好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加强法治政府建设,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定期向市人大报告工作、向市政协通报情况,办复人大代表建议216件、政协提案200件,办复率100%。组建市政府法律顾问团,加强依法决策保障。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落实中央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精神,持之以恒整治“四风”。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注重制度建设和风险防范,强化脱贫攻坚、项目投资、经济责任、自然资源资产等领域审计监督。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突出重点领域,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和腐败分子。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发扬斗争精神,坚持迎难而上、奋力拼搏,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导的结果,是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和中央12号文件精神落地实践的结果,是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市人民开拓创新、团结奋斗的结果。在这里,我谨代表三亚市政府,向全市各族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中央和省各部门、中央和省驻三亚各单位,向驻市部队官兵,向长期关心支持三亚发展的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三亚发展还面临很多问题和挑战,政府工作还需要加倍努力。特别是我市正处于产业转型、动能转换、爬坡过坎的攻关期,房地产业将持续主动深度调整,旅游业仍需加快提质升级,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壮大尚需时日,经济增长面临很大压力;自贸区(港)建设带来巨大机遇,但自身基础薄弱,创新能力不强,基础设施、营商环境与先进城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制约了三亚的快速发展;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有待完善,房价物价较高,影响了对人才的吸引力;市区两级扁平化管理有待完善,基层力量和作用有待加强;“放管服”改革还需深化,政务服务便利化还需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水平还需提升,市民和企业办事体验还不够好,等等。我们将高度重视上述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在今年的工作中努力改进和解决,让群众和企业见到实实在在的成效,使人民政府不负人民的重托!

 

二、2020年重点工作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关键之年,是“十四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和中央12号文件精神,按照省委七届七次全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落实市委七届十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抓牢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机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全面做好“六稳”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积极推动制度创新,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巩固提升生态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在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自由贸易港建设中勇当排头兵、打造新标杆。

2020年三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5%,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控制在3.5%左右。

为实现上述目标,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抓改革促开放,在自由贸易港建设中奋勇争先

围绕重点园区试行自贸港政策。提前研究谋划,精心做好准备,围绕崖州湾科技城、三亚中央商务区(含邮轮旅游产业园),建立健全“法定机构+市场化运作”的园区管理服务机制,把四至范围、功能定位、准入清单、园区配套、行政管理、监管模式做扎实,确保把自贸港政策早期安排承接住。用足用活政策,加强项目策划、储备,开展全球招商、精准招商,特别是抓紧梳理今年集中开工的项目,吸引高端资源要素集聚,让政策优势落实到具体企业、具体项目上,形成实实在在的“量点”和“亮点”,把园区打造成为推动自贸港建设的样板区和试验区,确保把自贸港政策早期安排实施好。

通过制度创新优化营商环境。以贸易自由和投资自由为重点,继续大力推进制度创新,在市场准入、产权保护、金融开放、运输政策开放等方面开展积极探索。实行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以及市场准入承诺即入制。进一步放开民营企业市场准入,保障民营企业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支持民营企业创新发展。持续推动国资国企改革,增强在投融资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引领产业发展、保障改善民生等方面的能力,释放国企发展活力。编制《三亚市优化营商环境办法》,探索组建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推进“一鹿快办”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积极推行“极简审批”,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推动全国统一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系统和管理体系建设,持续提升企业开办注销、施工许可、办税服务、跨境贸易以及网络信息、水电气等领域服务便利化水平。落实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着力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设崖州湾科技城知识产权保护先行区。积极引进各类国际化的专业服务机构,探索建立多元化的国际商事纠纷解决机制,完善社会信用体系。进一步放活人才引进、培养和管理、使用机制,研究出台以房引才的政策,聚集各方人才参与三亚发展。

依托自贸港优势扩大开放合作。积极融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交流平台建设,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城市的务实合作。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推动港澳台侨交流合作。组建统筹全市招商工作的投资促进局,充分发挥专业机构和龙头企业的作用,利用好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创新载体、第三方评估机构和行业协会,以打造服务型自贸港为导向,开展专业化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推动一批产业层次高、带动能力强的外资企业和项目落地,力争新设外商投资企业实现数量、质量“双提升”,全年实际利用外资不低于4亿美元。提升口岸开放水平,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应用上走在全省前列。力争中国(三亚)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获批建设

紧盯关键领域加强风险防控。推进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结合大数据等现代技术应用,落实好全天候进出岛人流、物流、资金流监管责任,着力构建国家安全、贸易、税收、金融、数据流动、事中事后监管等风险防控体系。针对先行先试自贸港政策的重点园区,提前做好预案,提升重大风险监测预警和防控能力。优化海关监管方式,高效精准打击走私活动,高度关注快件等新业态监管风险,筑牢检疫“三道防线”。制定房地产“一城一策”实施方案,稳妥有效处置历史遗留问题,有效防控金融风险。进一步完善政府债务管理,严禁新增隐性债务,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创新防控机制,坚决防范公共安全风险、社会稳定风险。

(二)抓旅游促消费,加快打造国际旅游消费中心

以高品质产品增强旅游竞争力。结合国际旅游消费年活动,发挥自贸港政策优势,与国内外一流企业和品牌合作,重点培育邮轮游艇、医疗康养、文化体育、会展、购物、婚庆、夜间旅游等产品。加快南山文化旅游区、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等景区的改造提升,积极推进凯蒂猫主题乐园建设,推动华人乐高主题乐园、FE赛车主题乐园、ISY音乐主题公园等项目落地。加快邮轮旅游中心建设,开辟三亚邮轮母港航线,推进邮轮海上无目的地旅游发展。启动游艇旅游中心运营,落实好琼港澳游艇自由行政策,促进游艇旅游发展。落实更加开放便利的离岛免税购物政策,吸引世界顶级消费品牌进驻。加快场馆设施建设,做好综合服务保障,确保2020年第六届亚沙会成功举办,借机推动水上运动、沙滩运动和相关体育旅游发展,加快建设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积极构建婚庆旅游全产业链,打造国际知名的婚庆旅游目的地。推出一批特色化的夜间经济示范街区和品牌消费体验活动。出台促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意见,推进森林康养旅游发展。加快创建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继续推动“大三亚”旅游常态化合作。

以多样化措施推动旅游国际化。结合三亚特点,积极引进、培育、举办高水准的国际品牌赛事,着力打造海南岛国际电影节、三亚国际音乐节等特色品牌,继续办好FE电动方程式锦标赛、三亚国际花卉旅游节等活动,提升城市知名度,增强旅游吸引力。巩固和加密国际航班航线,力争新开通国际航线10条。筹划设立三亚旅游推广局,推动新设中外合资旅行社,增设境外旅游推广中心,深化与知名国际旅游商、客源市场主流媒体和国内重点入境旅行社的合作,深度开发国际旅游市场。

以高水平服务提升旅游体验感。加快旅游设施国际化、标准化改造,构建三亚市散客旅游综合服务体系,完成旅游信息咨询服务站国际化提升工程,启动三亚“智慧旅游”项目。继续完善“互联网+”消费生态体系,引导零售、餐饮企业积极发展各种新业态、新模式。加大依法治旅力度,优化科技治旅手段,健全旅游消费市场监管体系,建设旅游投诉案件统计分析系统,提高旅游市场治理的精准度。健全质量责任追溯链,发挥“旅游行业协会联合会+专业协会+旅游品质保障协会”的作用,制定旅游市场违法经营行为举报奖励办法实施细则,支持和便利消费者依法维权,努力创建一流的旅游消费环境。

(三)抓重点创特色,推动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

高起点打造三亚中央商务区。推动中央商务区管理局实行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加强建设、招商、运营管理。明确园区四至范围,制定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和“正面清单”,完善园区基础配套,有序推动土地征拆、出让和项目审批、建设东岸、月川片区继续推进大悦城环球中心、申亚金融大厦、保利国际广场等项目建设。凤凰海岸片区加快推进凤凰岛高品质开发,加强国际邮轮港和公共游艇码头建设,积极开发邮轮、游艇旅游新业态,带动邮轮游艇船供、设计、维修、保养、展示、交易、投融资等配套服务集聚发展,打造邮轮游艇消费中心和产业中心。

创新发展金融产业。落实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金融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以保险业为突破口,积极推动交易平台、保险业、“大资管”行业、上市公司和金融会议集聚,引导金融业市场主体落户三亚,加强上市企业培育和引进。加快金融开放创新,争取自贸港金融创新业务试点在三亚先试先行。推动多功能FT账户体系运行,推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加快三亚国际交易集团建设发展,开发特色交易产品,探索设立特色交易场所。

培育医疗健康产业。以创建国家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和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为抓手,与博鳌乐城谋求差异化发展,扎实推进市中医院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建设,策划推进与国际顶级医疗机构的对接合作,促进医疗健康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推动三亚广安门医院等项目建设,推动海棠湾高端医疗健康产业集聚发展。

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加快推进保利C+国际博览中心建设,引进国际专业会展公司,结合自贸港政策优势和三亚产业发展方向,精心策划、引进、培育种业、海洋、航空、游艇、金融以及时尚高端消费品等方面的品牌展会。力争全年举办会展活动超过9000场,其中千人以上会议超过80场。

(四)抓科技育产业,打造自贸港创新驱动发展基地

加快发展海洋科技和海洋产业。围绕深海科技城建设,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依托招商局集团和中船集团等龙头企业,统筹深海科研大设施、大项目落地,加强深海科学技术研究,推进“智慧海洋”建设,大力发展海洋能源、深海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医药、海洋信息应用等高新技术产业。加快推进中船集团深海科技中心、招商工业深海研究院等项目。完善南山港配套功能,充分发挥深海科技公共创新平台、南山港公共科考码头的作用,优化各项保障条件,打造国际一流的深海科研创新高地。

着力打造“南繁硅谷”。依托南繁科技城和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围绕科研、生产、销售、科技交流、成果转化的一体化发展,加快推动公共技术平台、科学研究机构、人才培养机构、种业龙头企业和专业服务机构集聚积极谋划布局一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大力推进中科院海南种子创新研究院、中国农科院表型基因型鉴定设施、中国水科院海南创新研究院、中种集团总部、隆平高科海外中心等项目,规划建设南繁高标准试验基地。加快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月亮岛起步区建设,启动全球种质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论证工作,争取中转基地综合服务中心和海关隔离检疫设施等项目年内开工。积极培育发展国际种业交易、种质资源产权交易、种业知识产权交易等新兴业态。

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科教城。启动科教城公共教学和配套设施的建设改造,加快推动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教科创新园区、上海交通大学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研究院等项目落户建设,尽快实现首批引进高校的实际入驻。以研究院加研究生院为依托,以深海科技、南繁科技为重点,加快打造教育科研、公共科技研发服务和创新创业孵化转化平台。积极开展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完善职务发明、科研成果转化等制度,突出创新价值和经济效益。用好用足人才自主认定政策,继续引进培养一批高层次管理人才、科研人才和产业人才。

完善科技城创新生态链。充分发挥自贸港政策优势,结合崖州湾科技城产业目录,依托南繁科技城有限公司、招商三亚深海科技城开发有限公司两个平台公司,以及入驻园区的领军企业、机构,开展专业化招商、产业链招商。在前期引进国立科研机构、央企研发部门和双一流高校的基础上,加大对国内外优秀市场主体的招商力度,完善包括科技服务外包等细分业态的创新生态链,初步形成“产学研用”循环体系。力争今年崖州湾科技城引进企业100家以上,完成年度投资100亿元。

大力发展信息技术和数字经济。以园区为载体,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卫星导航、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业态为重点,加快培育新一代数字经济。积极推进海南国际离岸创新创业(三亚)试验区建设,打造科技体制改革试验区、对外开放先导区、数字经济开放创新引领区。继续推进互联网信息产业园、遥感信息产业园、海南信息安全基地建设发展。争取今年吸引1-2家行业领军企业落户互联网信息产业园,园区实现产值100亿元以上。抓紧推进腾讯“城市超级大脑”、京东智谷、新浪互联网产业基地等项目,确保尽快落地见效。

(五)抓规划提品质,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科学规划城市发展布局。坚持以规划引领发展,着力完善全市规划体系。精心编制三亚市“十四五”发展规划。完成第三次国土调查成果统一时点更新,全面查清我市土地利用状况。以此为基础,继续深化“多规合一”改革,统筹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基本完成三亚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成果编制。科学划定市域功能分区和产业空间布局,谋划三亚组团式发展,完善开发边界内各片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积极向北拓展,牵头推动“大三亚”旅游、交通、农业、民生、环保等领域务实合作,深化“大三亚”一体化发展继续开展存量国有建设用地专项清理处置,着力盘活闲置土地和低效利用土地,加强土地开垦工作。抓好村庄规划编制,完善交通、园林、教育、医疗、文化设施等专项规划。

着力完善基础设施体系。抓紧推进新机场前期工作,力争部分相关工程尽早开工。加快推动海南西环高铁和货线三亚至乐东(岭头)段开行公交化旅游化列车改造工程、G98环岛高速大三亚段扩容工程、环岛旅游公路陵水土福湾至三亚海棠湾通道工程,完成旅游资源路建设,打通北部山区路网横向连接,为从“大三亚”层面拓展发展空间提供硬件支撑。加快亚龙湾第二通道(二期)、三横路抱坡段等项目建设,高质量推进安游路改造。加快推进西水中调工程、岭曲-汤他水库补水工程建设,完成北部山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村内管网及入户管网配套,基本实现城乡供水“同城同网同质同价同服务”全覆盖。推进城乡电网升级改造和智能电网建设,进一步提升供电稳定性。继续推动燃气管道从城市周边向农村地区辐射,扎实开展燃气下乡“气代柴薪”工作。加快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进一步提升光网和4G信号质量,积极推进5G建设和商业化应用。

加快推动城市更新改造。以举办2020年第六届亚沙会为契机,实施一批功能配套和形象提升项目,提升城市品质,确保“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在《三亚市总体城市设计(2018-2030)》的基础上,围绕三亚河入海口、三亚湾、三亚中央商务区等重点区域和天际线管控、公共空间布局等重点内容,继续推进区域精细化城市设计及导则编制,开展三维仿真数据库建设,坚持将规划设计条件纳入土地出让方案,从源头上把控城市风貌,塑造独特形象。加快月川、抱坡和武装部等棚改项目安置区建设,有序推进棚户区改造,开展城镇老旧小区特别是“三无”小区改造。扎实推进“两违”图斑整改处置,力争今年底全部销号,保持新增违建“零增长”。继续推进语言无障碍国际化城市建设,完善城市标识牌等设施及其内容。深入开展“创文巩卫”,力争2020年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高分通过国家卫生城市第三轮复审。加强城市“五化”工作,探索完善公共绿地企业代养机制,积极引导和鼓励市民开展美化阳台行动。

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确保2019年国家、省级成效考核反馈的各类问题及时整改到位。进一步压实责任,加强监测、帮扶,防止已脱贫人口返贫和新发生贫困人口。继续加大产业、就业帮扶力度,持续提升脱贫人口的发展内生动力,多措并举带动脱贫人口全面发展增收。对16个已脱贫贫困村和4个扶贫重点村实施整村提升工程,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实现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主要指标接近全市平均水平。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点聚焦农村产业发展,打造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王牌”,积极推进崖州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打造国家农业绿色发展试点先行区,完善崖州中心渔港功能,加快建设水产品交易中心。围绕热带水果、花卉苗木、冬季瓜菜、种子种苗等特色产品,着力培育农产品品牌。加快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主体。继续完善现代化农产品冷链仓储物流体系,扶持、引导企业进行特色农产品加工。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促进农村民宿和特色乡村游发展。科学推进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积极发展休闲渔业,精心打造藤海等美丽渔村,促进渔旅融合。在加强村庄规划管控的前提下,统筹推进农村“三块地”改革,通过全域整治、入市方式实施“点状供地”。加快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确保按时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各项任务,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六)抓生态优环境,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

全面加强污染防治。严格实行清单化调度,不折不扣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继续深入推进生态环境六大专项整治,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开展新一轮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加强大气污染物来源解析和协同控制,严格实施《三亚市扬尘污染防治办法》《三亚市餐饮业油烟污染防治办法》,加强工地扬尘、餐饮油烟、露天烧烤、秸秆垃圾焚烧等污染治理。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推动建立湾长制,深化水环境综合治理,强化水行业监管,完成三亚河口清淤疏浚、亚龙溪综合治理、漳波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宁远河涉铁综合整治,加快水质净化厂项目建设,进一步提高城区雨污水管网覆盖率,初步实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全覆盖。常态化开展土壤环境重点监管单位土壤质量监测,做好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分级分类管控、安全利用和治理修复工作。加快推进三亚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探索实行林长制,提高森林防火信息化水平,有序推进森林公园建设,开展侵占公益林种植经济林清退工作。

抓好生态示范创建工作。初步建立“无废城市”建设综合管理制度和保障机制,有序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固体废物处理基础设施和监管信息平台建设,基本建成三亚循环经济产业园,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提高到25%。严格落实禁塑措施。积极推进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强化近岸海域综合治理,推进崖州中心渔港环境综合整治,制定西岛生态补偿办法继续推动国家第三批低碳试点城市、国家和省级森林城市建设,积极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加快充电桩、充(换)电站建设,推广新能源汽车。

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机制。深入推动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三线一单”编制工作。加强环境监测网络和大数据建设,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构建市级生态环境综合督查和特邀生态调查长效机制,形成全覆盖、无盲区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体系。强化环境执法“双随机、一公开”,坚持环保底线“不动摇、不松劲、不开口子”,开展全方位联合执法。严格落实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强化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确保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落到实处。

(七)抓民生办实事,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完成上海外国语大学三亚附属中学等学校建设,推动南开中学三亚学校、美国卫斯理安学院附属海南国际高中、英国威雅公学等尽快落地,开工建设深海科技城中学、南繁科技城完全学校。深入实施“好校长、好教师”培养工程,实施乡村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计划,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扎实推进金鸡岭幼儿园、崖州湾科技城幼儿园等11所公办幼儿园建设,回购回收6所小区配套幼儿园为公办幼儿园,力争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原则上达到50%。积极支持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三亚学院等本地高校建设发展,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提升职业教育水平,大力培养适应三亚发展需求的新型人才。

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加快推进三亚中心医院新建二期综合门诊大楼、市中医院改扩建、南繁科技城综合医院等项目。加强与著名医疗机构的合作,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重点专科。开工建设高峰医院,全面完成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积极打造“健康三亚”,继续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落实分级诊疗制度,构建15分钟城市健康服务圈、30分钟乡村健康服务圈。推进“大三亚”紧急医学救援体系建设。

强化公共文化体育服务。积极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加快建设市体育中心,开工建设市文化中心,推动区级图书馆、文化馆、全民健身中心建设。继续办好崖州古城文化节,推进崖州古城建设和旅游开发。大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进一步推动全民健身事业发展。

完善民生保障体系。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加强职业技能培训,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就业和退役转业军人就业安置工作,力争城镇新增就业岗位2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落实“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力争实现社会保险法定人群全覆盖。制定临时救助实施办法、低收入家庭认定实施办法,完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加强保障性住房和人才住房建设,发展公共租赁住房,面向本地居民建设安居商品住房。建设罗牛山崖州15万头生猪养殖现代循环农业示范基地,稳固平价蔬菜产销联盟,保障本地蔬菜稳定供应,加强岛外蔬菜直接采购,完善平价蔬菜网点布局,抓好保供稳价工作。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市区两级扁平化管理,推动管理事项、责任和权限下移。优化城乡社区治理机制,加快“村改居”进程,完成7个大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试点建设。继续实施“片长+网格长+12345热线”管理机制,推进边海防立体管控、综治、公安、应急管理“社管平台”和综治中心、雪亮工程、网格化管理“三位一体”新机制建设。发挥社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应用。强化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完善应急救援体系,提高灾害防治能力。继续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好新一轮禁毒三年大会战,严厉打击恐爆枪、黄赌毒、黑拐骗、食药环等违法犯罪活动。积极打造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市,加强军地在基础设施、重点产业、科技、教育、医疗等领域的融合发展,加强南海维权和开发服务保障能力建设,做好双拥共建、国防教育、国防动员、人民防空、民兵预备役等工作,坚决守好祖国南大门。

(八)抓党建转作风,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加强政治建设。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全面提升履职能力和水平,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工作部署。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筑牢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站位,密切联系群众,永葆政治本色。

加强法治建设。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坚决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各项决议决定,坚持重大事项向市人大报告、向市政协通报。进一步提高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的办理水平,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健全依法决策机制,落实重大决策听证、重要事项公示等制度。引入专业法律服务团队参与政府规章评估工作,从严抓好行政规范性文件和地方重大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审查。开展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主动推进和积极配合人大开展地方立法工作。

加强作风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反对和整治一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格落实中央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精神,让干部从文山会海、迎评迎检、材料报表中解脱出来,把时间和精力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上。全面落实市委激励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24项措施,加快健全和落实容错纠错机制。在政府绩效、营商环境等重点领域推行第三方考核评估,加强考核结果运用,确保各项政策措施执行有力、落实到位。

加强廉政建设。落实主体责任,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做到两手抓、两手硬。坚持厉行节约,带头过“紧日子”,严控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规范权力运行,加大审计监督、政务公开力度,压减权力设租寻租空间。紧盯重大工程、重点领域、关键部位,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围绕脱贫攻坚、征地拆迁、安置补偿等工作,坚决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开启新的征程。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中共三亚市委的领导下,开拓创新,砥砺奋进,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自由贸易港建设中勇当排头兵、打造新标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