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d.sanya.gov.cn
2016年2月25日在三亚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
三亚市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市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三亚市2015年预算执行情况及2016年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5年预算执行情况
2015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财税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密切配合、稳中求进,科学理财、统筹兼顾,着力抓收入、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促支出、惠民生、防风险,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支持发展方式转变,积极争取上级财政资金,盘活财力保障“双修”“双城”等重点项目资金需求,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较好地完成了全年预算收支任务。
(一)预算执行情况
1. 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89178万元,完成预算100%,增收88502万元,增长11.1%,加上转移性收入272602万元、省代理地方政府发行新增债券收入25000万元、预算调节基金30000万元、调入资金458万元和上年结余结转收入14017万元,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1231255万元,增收45936万元,增长3.9%。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83162万元,完成预算100.9%,增支83690万元,增长7.6%,加上转移性支出30000万元、中央代理地方政府发行债券还本支出12700万元,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1225862万元,增支47900万元,增长4.1%。收支相抵,年终结余结转5393万元。
2. 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全市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755453万元,完成预算100.1%,增收81700万元,增长12.1%,加上转移性收入23741万元、省代理地方政府发行新增债券收入22000万元和上年结余结转收入2077万元,全市地方政府性基金总收入803271万元,增收41417万元,增长5.4%。全市地方政府性基金支出791434万元,完成预算102.1%,增支38317万元,增长5.1%,加上调出资金288万元,全市地方政府性基金总支出791722万元,增支31945万元,增长4.2%。收支相抵,年终结余结转11549万元。
3.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收入297564万元,完成预算105.8%,增收53978万元,增长22.2%。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支出176722万元,完成预算104.8%,增支21231万元,增长13.7%。收支相抵,本年结余120842万元,年终滚存结余656301万元。
(二)预算执行主要成效
2015年,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财政收入增长从高速进入中高速增长新常态,财政部门及早研判经济形势,大力培植财源,挖掘增收潜力,超额完成全年收入任务。同时,认真落实积极财政政策,盘活财政存量,用好财政增量,加强支出预算执行管理,“双修”“双城”建设和民生等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障。财政收支运行呈现如下特点:一是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增长11.1%,房地产业、旅游服务业、建筑安装业仍然是收入的主要来源。二是房地产业税收贡献度下降,非税收入弥补税收短收缺口。三是对中央及省财政贡献稳步加大,全年上划中央及省税收收入652962万元。四是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支出899011万元,增长18.4%,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6.0%。
1. 千方百计,确保增收节支促发展
加强收入征管。2015年,全市税收收入完成661592万元,下降1.4%,其中房地产业提供税收402137万元,下降5.9%;旅游服务业提供税收164352万元,增长13.1%;建筑安装业提供税收87234万元,下降2.2%。在房地产业、建筑安装业税收下降的不利情况下,财政部门积极组织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及国有资本经营收入等非税收入,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128410万元、增长424.5%,带动非税收入完成227586万元、增长75.9%,确保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1.1%。
争取到更多上级财政资金支持。全年共争取到上级资金779255万元,比上年增加450123万元,增长136.8%,其中:争取置换债券435912万元,222521万元用于棚户区改造项目,置换出年初预算资金193760万元用于海绵城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旅游观光铁路、西环铁路三亚段新增九条立交等项目建设;争取转移性收入296343万元,比上年增加19211万元;争取地方债券资金47000万元,保障了市妇幼保健院整体搬迁、解放路外立面改造、生态保护项目等项目资金。
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建立健全财政存量资金盘活制度,推进预算资金和预算单位实有账户资金统筹整合,全市共收回2012年及以前年度存量资金69452万元,用于“双修”“双城”建设及“多规合一”工作,开始实施第一阶段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完成三亚湾人工补沙项目,全面实施三亚湾原生植被保护与生态恢复工程。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统筹各项财政资金,集中财力办大事,按照保运转、保民生、保重点的原则,合理安排支出结构,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城市治理管理,保障和改善民生投入,全年投入民生支出899011万元,增长18.4%,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6.0%,比上年提高3.6个百分点。
2. 助转型稳增长,推进经济质量效益共提高
全年投入523644万元,增加60288万元,增长13.0%。支持打造三亚旅游业态的升级版,促进经济提质增效、税源培植涵养。投入65000万元,加大国际航班补贴力度,新开通“三亚=新加坡”等11条航空国际航线,助力凤凰机场进出港旅客达到1619万人次、增长8.4%;支持亚特兰蒂斯等重点旅游项目建设,积极培育免税购物、会展旅游等旅游新业态;继续扶持金融业快速发展,兴业银行三亚分行即将开业,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实现“新三板”上市。投入38560万元,保障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等国事活动,推进国际旅游城市建设,加大旅游促销力度,推动旅游业精品化、高端化发展,成功举办第65届世界小姐总决赛。投入12712万元,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创意产业园等园区建设,提升园区经济贡献率,着力推动医疗健康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投入50972万元,支持加快发展热带高效、高端现代农业,做大做强海洋经济。投入356400万元偿还重点建设项目政府性债务。
3. 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增进民生福祉
全年投入民生支出899011万元,增加140008万元,增长18.4% , 落实民生规划,其中投入275714万元兑现市委、市政府承诺的十大为民办实事事项。优先发展教育,投入92927万元,推进城乡教育均等化,136所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完成标准化建设并通过省级评估验收,引进教育优质资源,扶持民办教育发展。推进城乡医疗一体化建设,投入19919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人均筹集标准比上年增加9.5元,惠及全市44.5万人,全市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9%,建立健全疾病应急救助制度,投入5400万元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投入104681万元,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财政补贴标准由180元提高到230元,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8.7%,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完成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老农保”并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将城乡低保对象人月均保障标准分别由480元、400元提高到590元、480元,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和居家安养补助标准每人每月分别由960元、310元提高到1100元、450元,投入61703万元,推动城乡居民增收,提高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和村居委会干部等基层组织人员待遇。推进住房保障建设,投入23772万元,完成农村危房改造计划,建设并带动社会投资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投入40000万元为棚改项目注入资本金,推进原武装部片区等18个棚改项目,完成棚改9842户,国际旅游岛人才创业基地开工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投入29188万元,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启动三亚河保护区红树林修复,开展“绿化宝岛”行动,完成补植养护“退果还林”3509亩,开展生态补偿试点工作,山区受益群众5444人。方便居民公共交通出行,投入10140万元,对公共交通实行票价补贴,新购置143辆公交车,新开通和优化调整35条公交线路。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投入14936万元,补贴农机购置、畜牧良种,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工作,全市5053名贫困人口脱贫,在中廖村、中那后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投入1335万元用于农业保险补贴及农民小额贷款贴息。
4. 抓好城市治理管理,打造国际化精品城市
全年投入238739万元,增加50303万元,增长26.7%。支持深入开展“城市治理管理年”活动,打造国际化热带滨海旅游精品城市。一是投入133856万元,用于各区财力保障,实施事权属地管理和网格化管理。二是投入42576万元,加强市政道路及排水等城市公共设施养护,完善旅游服务接待设施,提升城市承载功能。三是投入42325万元,治理城市垃圾污水,支持整治三亚河排污口和重点污染源,加强环境卫生保洁工作,做好两河河口以及背街小巷、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区域环境卫生整治。四是投入7046万元,加大旅游市场整治监管力度,启用市民游客中心,支持创建国内首支旅游警察队伍。五是投入12936万元,强化违法建筑管控,拆除违建388.6万平方米。
5. 主动服务全局,力推财政管理新举措
一是成立“双修”“双城”中央补助资金申报领导小组,组织相关部门赴财政部积极争取资金支持“双修”“双城”建设。二是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对全市政府存量债务进行清理甄别,建立债务分类预算管理机制,实行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三是创新投融资方式,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推进棚户区改造、国际旅游岛人才创业基地、有轨电车等项目建设,弥补政府财力的不足,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厂和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一期项目被财政部列为示范项目。四是完善市对区财政管理体制,加大财力下沉,通过优化体制,为各区提供更充足的财力保障、调节区域间财力不均衡状况,确保各区平稳运行。五是建章立制,规范财政资金使用,出台《三亚市本级财政资金支出审批管理暂行办法》、《三亚市城市公交成本与收入规制实施办法》、《三亚市政府购买服务实施暂行办法》、《三亚市公立医院财政补助实施方案》等系列财政管理办法。六是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形成完整的综合预算管理体系,推进预算项目库改革,启动2016-2018年中期财政规划编制工作,探索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深化国库管理制度改革。七是完成棚改、崖州中心渔港及半岭温泉项目建设及回收资金平衡测算,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启动棚改项目政府购买服务PPP融资新模式,筹集520000万元推动我市棚户区改造。八是全力保障“多规合一”、“百日大会战”建设资金,加快中央投资项目和省重点项目资金拨付,确保136个新开工项目开工率达100%。九是积极开展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对20个预算单位38个重点民生项目实施绩效评价,完善绩效评价结果与下一年度预算项目安排挂钩机制。十是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二十条规定,加大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三公”经费、会议费和公务卡使用等监督力度,严控行政经费支出,“三公”经费支出4639万元,下降8.1%。十一是加强投资评审力度,完成政府投资项目预算评审457个,审定金额681979万元,核减率17.3%,节约财政资金142945万元。十二是强化政府采购管理,建立政府购买服务制度,完成采购金额82389万元,节约率2.1%,节约资金1749万元。
2015年,全市财政收入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双修”“双城”、民生等重点领域支出得到全力保障,财政改革取得新进展,圆满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同时,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过去的五年,是三亚公共财政改革力度最大、发展步伐最快、成就最显著的时期,财政保障能力明显增强,财政支出结构明显优化,财政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3444619万元,是“十一五”的3倍,从2010年的422231万元增加到2015年的889178万元,年均增长16.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完成4659126万元,是“十一五”的3倍,从2010年的535159万元增加到2015年的1183162万元,年均增长17.2%,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得到全力保障;每年民生投入资金均保持占总支出的70%以上,民生投入累计3375400万元,是“十一五”的3.1倍,从2010年的377208万元增加到2015年的899011万元,年均增长19.0%。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应当看到,经济新常态下,财政收入增长压力不断加大,刚性支出需要更多财力保障,收支矛盾较为突出,财政改革还需进一步深化。这些困难和问题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改进和解决,也恳请各位代表、委员一如既往给予指导和支持。
二、2016年财政预算安排
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力保障全市中心工作,坚持稳中求进,科学管理,充分发挥财政“四两拨千斤”作用,大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转方式、补短板、防风险、促开放,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全力保障“双修”“双城”建设,强化城市治理管理,打好扶贫攻坚战,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推进国际化热带滨海旅游精品城市建设,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健康平稳发展。
(一)2016年财政预算编制基本原则
2016年预算编制遵循以下原则:一是贯彻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并加力增效,引导和带动社会资本投入,增加公共服务供给。二是按现行经济形势研判预测收入,强化综合预算管理,统筹公共财政、土地出让收入、地方政府债券等资金安排支出预算。三是厉行节约、未雨绸缪,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严控各类新增支出,集中财力重点保障十大为民办实事等基本民生支出以及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四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支持“双修”“双城”建设,支持棚改,扶持九大重点产业、14个重点产业园区建设,支持“五网”基础设施和特色产业小镇建设。
(二)全市财政预算收支安排
2016年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目标为8%,达到959900万元。
1. 一般公共预算安排情况
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59900万元,增收70722万元,增长8%,加上转移性收入273000万元、预算调节基金20500万元和上年结余结转收入5393万元,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1258793万元,增收27538万元,增长2.2%。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73940万元,减支9222万元,下降0.8%,加上转移性支出48000万元和中央代理地方政府发行债券还本支出25000万元,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1246940万元,增支21078万元,增长1.7%。收支相抵,年终结余结转11853万元。
2. 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情况
全市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676982万元,减收78471万元,下降10.4%,加上转移性收入24000万元和上年结余结转收入11549万元,全市地方政府性基金总收入712531万元,减收90740万元,下降11.3%。全市地方政府性基金支出705286万元,减支86148万元,下降10.9%,全市地方政府性基金总支出705286万元,减支86436万元,下降10.9%。收支相抵,年终结余结转7245万元。
3.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安排情况
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345937万元,增收48373万元,增长16.3%。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185024万元,增支8302万元,增长4.7%,收支相抵,本年结余160913万元,年终滚存结余817214万元。
4.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安排情况
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961万元,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878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83万元。
(三)重点支出安排情况
2016年,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73940万元,下降0.8%。其中基本支出预算254580万元(人员经费支出245411万元,公用经费支出9169万元),增长2.8%,占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21.7%;项目支出预算919360万元,下降1.8%,占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8.3%,主要包括:一是安排预算单位项目支出245314万元,下降16.2%;二是安排各区体制补助125122万元,增长12.9%;三是安排一般债务还本付息经费157848万元、促进经济发展产业扶持财政补贴经费65000万元、国际旅游岛建设配套经费36000万元、公务用车改革配套经费12000万元、市本级预备费6500万元及加上省专项补助安排支出等项目支出共计548924万元,下降2.0%。
2016年,全市地方政府性基金支出705286万元,下降10.9%,其中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支出632549万元,下降14.3%;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支出64001万元,增长62.8%;污水处理费支出8715万元,增长15.8%。主要包括:一是安排政府基础设施和保障性住房建设等项目贷款还本付息支出202835万元。二是安排征地拆迁补偿成本支出320000万元。三是提取被征地农民社保基金60000万元。四是安排市政设施管理维护经费15223万元。五是安排国有土地收益基金18000万元。六是安排各区体制补助30999万元。
2016年,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185024万元,增长4.7%。主要包括:一是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76322万元。二是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17887万元。三是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支出10032万元。四是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45250万元。五是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26681万元。六是工伤保险基金支出2004万元。七是失业保险基金支出3997万元。八是生育保险基金支出2851万元。
2016年,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878万元,主要包括:一是安排股权管理及改制企业托管经费744万元。二是安排供水基础设施建设经费712万元。三是安排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弥补企业亏损及搬迁南山港工作经费422万元。
1. 优化产业结构调整,打造三亚经济升级版
支持传统产业提质和新兴产业增量,扶持九大重点产业和14个重点产业园区建设,充分发挥载体作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增强产业竞争力,打造三亚经济升级版。全年安排553129万元,增加29485万元,增长5.6%。
支持推进三亚旅游供给侧改革。安排84872万元,加快构建以旅游业为龙头的多元化产业体系,打造三亚3.0旅游经济升级版,全面推进全域旅游发展。主要包括:安排30000万元,鼓励开辟国际航线,优化游客进出三亚空中通道,支持邮轮产业等旅游新业态加速发展,吸引更多国际游客;安排10000万元重点旅游项目贷款贴息资金,支持旅游企业以海棠湾国际购物中心和亚特兰蒂斯酒店为标准,打造三亚精品旅游项目;安排3500万元,用于媒体推广、会展及推介会,加大旅游市场尤其是国际目标市场的促销力度,提升三亚国际竞争力;安排1372万元,支持房地产岛外推介展销活动和房地产交易大厅运营;安排4000万元开展重大赛事活动,增强三亚吸引力;安排36000万元,完善和提升城市服务性功能,支持“大三亚”旅游经济圈建设,保障博鳌亚洲论坛等活动开展。
支持提升新兴产业贡献新动能。安排38478万元,大力推进金融业发展,扶持新兴产业发展,支持推进14个重点产业园区的规划建设。主要包括:安排3000万元,助推金融业发展,助力全市实体经济发展;安排7500万元,支持总部经济发展;安排14500万元,支持推动互联网产业、会展业、商务服务业、商贸物流业、医疗健康产业、海洋产业、高新技术教育文体产业等新兴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三亚新的经济增长点;安排3000万元,支持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安排6073万元,抓住“互联网+”机遇,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安排4405万元,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创意产业园等园区建设。
支持热带高效农业发展。安排41096万元,支持加快发展热带高效农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主要包括:安排18576万元,推动国家南繁基地、常年蔬菜基地建设,加快花卉产业发展,继续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和营销工作,扶持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安排21198万元,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农田综合整治、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加强中小型水库运行管理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安排1322万元,通过对农业保险补贴和农民小额贷款贴息,增强农业农民抵抗风险能力。
支持政府重点项目建设债务还本付息。在一般公共预算中安排一般债务还本付息经费157848万元,在土地出让金中安排202835万元,共计360683万元,确保历年重点项目建设政府性债务及时偿还。另外还安排中央代理发行债券还本支出25000万元,偿还历年基础设施工程欠款经费3000万元。
2. 推进“双修”“双城”建设,构筑三亚幸福家园
整合上年结余88667万元和争取上级补助资金,同时盘活存量资金,全面推进“双修”“双城”综合试点工作,支持“双修”“双城”规划类及施工类项目开展,继续支持三亚河治污、三亚湾海岸线生态修复和抱坡岭、高速公路铁路沿线破损山体修复工作,完成凤凰路、榆亚路、迎宾路“三路”景观提升工程和海绵化改造,推进污水管网建设,加快推进解放路示范段立面改造等工程,全力推进国家水稻公园、红树林公园、东岸湿地公园、市民果园和大东海广场、鹿回头广场等项目建设,确保“双修”“双城”综合试点取得明显成效,提升城市形象。
3. 全面提升城市治理管理,打造国际旅游精品城市
支持深入开展城市综合治理管理,强化旅游市场监管,加大对违法建筑整治,完善城市功能,打造国际化热带滨海旅游精品城市。全年安排121509万元,增加16626万元,增长15.9%。
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安排49902万元,继续加大市政设施投入,加强市政道路及排水等城市公共设施养护,完善和提升旅游服务设施,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路网、电网、光网、气网、水网等“五网”设施建设,优化城市功能。
加强城市治理管理力度。安排71607万元,提升城市治理管理水平。主要包括:安排41670万元,加强公共绿地管护,加快旅游厕所建设,加强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推进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安排14048万元,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支持城市管理、旅游服务、公共服务信息化建设,实现旅游景区和主要公共场所WIFI全覆盖,支持公共停车场和停车位建设,加强交通道路设施建设及维护,优化交通路网体系,对公共交通实行票价、冷线及成本规制补贴;安排15889万元,加大综合执法力度,支持市民游客中心、旅游警察队伍建设,持续打击违建,提升城市品质。
4. 倾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三亚人民幸福感
加大民生保障力度,全力保障市委、市政府十大为民办实事事项资金需求,确保70%以上财力投入民生事业,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全年安排民生支出903205万元,增加4194万元,增长0.5% , 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6.9%,其中十大为民办实事事项投入426697万元,增加150983万元,增长54.8%。
加快发展教育事业。安排55378万元,加快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推进以薄弱学校为重点的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主要包括:安排37907万元,完善中小学校基础设施及教学设备建设,建成创意产业园中小学及幼儿园,扶持引进优质中学联合办学,支持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建设;安排11471万元,落实义务教育“五免一补”、普通高中“四免一补”和中职教育“三免一补”助学政策及公用经费补助机制;安排3900万元,继续实施公办中小学学生营养工程,每人每天4元标准,惠及全市农村中小学生4.64万人;安排2100万元,积极扶持民办教育健康发展。
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安排18037万元,全面推进城乡医疗一体化建设,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主要包括:安排2085万元,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保障标准人均55.4元,公共卫生基本实现均等化;安排5535万元实行全市城乡医疗保险一体化,市级财政按每人123元标准进行缴费补助,惠及全市45万人,保持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99%以上;安排5000万元,支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安排5417万元,加强基层医疗机构能力建设,健全疾病应急救助机制。
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安排74693万元,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主要包括:安排6964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均财政补贴230元,确保参保率保持在95%以上;安排467万元,实施城镇老年居民养老保险财政资金补贴,惠及1255人;安排1986万元,保障城乡低保户、五保户、高龄老人基本生活;安排3813万元,给予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安排60000万元足额落实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险及就业培训;安排800万元用于国有企业改制;安排663万元,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对全市城乡低保对象和五保对象等实施医疗救助及补充市级疾病应急救助基金。
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安排26131万元,支持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推进棚户区改造、建设保障性住房和农村危房改造。主要包括:安排1800万元改造农村危房800户;安排24331万元建设并带动社会投资棚改项目,重点加快东岸、海坡片区改造建设,加快推进国际旅游岛人才创业基地建设。
着力加强就业工作。安排2571万元,支持做好就业服务工作,大力开展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主要包括:安排1500万元,用于公益性岗位及灵活就业人员等就业专项补助及创业扶持;安排637万元,用于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培训;安排434万元,用于推进基层公共就业平台建设,继续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充分发挥高校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作用,落实创业扶持政策,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安排29948万元,着力加强生态保护建设。主要包括:安排4500万元,用于全面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清扫保洁收运工作;安排1753万元,推进“绿化宝岛”建设,种植苗木10.2万株;安排1504万元,扩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范围,受益人口7195人;安排6950万元,补贴垃圾焚烧发电、餐厨垃圾处理和垃圾渗滤液项目,强化海洋环境和水源地生态保护;安排15241万元,对已建成污水管网开展疏通及维护,保障红沙等10个污水处理厂和水质净化厂处理污水和净化水质,提高城镇污水处理率和排放达标率,助力改善河流和海域水质。
推进“菜篮子”工程建设。安排12873万元,平抑物价和建设“菜篮子”工程。主要包括:安排2000万元,建设常年蔬菜基地和种植业“菜篮子”工程,建立常年蔬菜销售及直配体系;安排750万元,建设畜牧业“菜篮子”工程,重点扶持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和养殖专业户;安排1600万元,建立重要生活必需品应急储备机制,增强政府调控能力;安排8523万元,加强农田整治,推进产业化经营,加快农产品物流及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落实低收入人群价格补贴与物价上涨联动机制。
5. 统筹财力支持强区扩权,全面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安排各区体制补助156121万元,增加22265万元,增长16.6%,其中一般公共预算安排125122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中安排30999万元,加大市级财力下沉力度,支持各区完善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加快特色产业小镇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安排1574万元,推进村(居)委会办公场所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安排3035万元,积极开展全市基层组织服务群众建设。安排5000万元,加快推进中寥村、水南村、文门村等“美丽乡村”建设。安排5000万元,支持推进深化农垦体制改革工作。安排1839万元,建设三亚广播电视无线传输覆盖网“村村通”工程,解决农村及农垦地区广播电视信号覆盖问题。安排2550万元,实施精准扶贫,重点开展8个贫困村的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力争基本全面消除贫困人口,巩固提高脱贫成果。
三、全面深化财政改革,加强科学管理,为实现三亚“十三五”良好开局做出新贡献
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是推进结构改革的攻坚之年,财政部门将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平稳发展,全力支持“双修”“双城”建设和城市治理管理,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共建共享发展中让老百姓实现更多获得感,厉行节约、防控风险、科学管理,提高预算透明度和公平性,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供强有力的财力支撑和制度保障,为实现三亚“十三五”良好开局做出新贡献。
(一)深化财税体制机制改革,推进财政管理上新台阶
一是加快推进建立四本预算之间有机衔接和统筹联动安排的长效管理机制,推进四本预算的统筹协调,增强财力统筹能力,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公共财政用于民生支出的机制。二是推进完善市对区财政体制改革,进一步结合事权下放,健全财权下沉机制,密切关注新一轮省对市县财税管理体制改革进展,研究制定市对区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三是按照中央和省统一部署,积极推进税制改革,对金融业、建筑业、房地产业和生活服务业税收实行“营改增”,促进经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四是加强政府债务管理,进一步规范举债行为,防范债务风险,努力化解存量债务,在管好用好地债资金的同时,牢牢抓住中央当前政策,积极用好置换债券政策,争取3年内全部置换非政府债券类债务,降低融资成本,减轻财政负担。
(二)持续放大财政政策效应,提升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一是抓好积极财政政策落实,支持加大“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按照“高端、绿色、融合、创新”的发展原则,支持14个产业园和8个省级特色产业小镇发挥载体作用,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强化财政政策与九大重点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夯实税收收入可持续增长的基础。通过政府回购商品房作为棚改房、保障房的房源,消化库存商品房,盘活存量商品房,增加房地产税收收入。二是大力推进PPP模式,吸引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保障性安居工程、交通运输、水务等公共服务领域基础设施建设,争取更多项目列为财政部示范项目。三是抓住中央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进一步扩大赤字规模的契机,在我市政府债务限额范围内,积极争取地方债券额度,保障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需求。四是探索股权投资模式,将政府无偿补助给企业的产业扶持资金,转变为政府对企业的投资,实现财政资金良性循环和保值增值,重点扶持九大重点产业,探索设立文化体育、旅游、农业、医药与医疗健康、海洋产业、互联网产业等6大产业基金,助力实现新常态下三亚经济的新发展。
(三)强化财政预算管理,确保完成全年收支目标
一是做好重点行业税源分析,着重于对房地产业企业所得税、土地增值税等税源分析,对达到汇算清缴条件的,应收尽收,密切关注“营改增”全面扩围进展,积极应对结构性减税政策对我市财政收入影响,不断扩大非税收入财源范围,确保完成收入增长目标,为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及项目建设提供充足财力。二是严格落实厉行节约各项规定,严控和压缩“三公”经费支出。三是加大力度清理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建立健全常态化存量资金盘活机制,完善当年项目资金回收机制,加快已盘活的存量资金支出进度,实现盘活存量实时化,减少资金沉淀,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四)加强财政科学管理,提升财政服务水平
一是开展“双城”试点城市中央补助资金申报工作,全力以赴争取中央补助资金,保障“双修”“双城”建设。二是开展产业扶持资金绩效评价工作,结合产业扶持投入产出情况,着力利用好绩效评价结果,适时调整产业扶持政策,研究出台九大重点产业扶持政策,确保财政补贴资金发挥最大效益。三是积极做好公务用车改革工作,组织公务交通补贴发放,实施全市执法执勤用车制度改革,落实好公车改革取消车辆处置工作。四是继续扩大政府购买服务范围,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着力补齐民生短板,对保障性住房建设、就业服务、公共交通等领域开展政府购买服务改革。五是强化财政监督,加大对政府性资金运行全过程监督力度,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六是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进一步完善会议费、培训费等管理制度,修订2016-2017年政府采购目录,加强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开展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试点,继续推进工资统发管理改革。七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透明度,加大部门预决算及“三公”经费公开力度,进一步细化部门预决算公开内容,让财政资金在阳光下运行。
各位代表,2016年财政改革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艰巨。我们要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自觉接受市人大的指导和监督,拼搏实干、开拓创新,圆满完成2016年各项财政预算任务,为全面建设国际化热带滨海旅游精品城市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