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首页>监督工作>专项报告

三亚市人民政府关于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建设情况专项工作的报告

【字体: 打印
2020-12-17 20:33 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20年1217日在市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四次会议上

三亚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周俊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受市政府委托,我现就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建设情况作报告,请予审议。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和中央12号文件精神,落实《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的战略部署,海南省政府将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以下简称“中转基地”)列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先导性项目,并明确由省发改委牵头,三亚市作为主体推进,省直各相关厅委给予支持。三亚市政府在省发改委、农业农村厅、资规厅、财政厅、科技厅、生态环境厅、省林业局等省级部门和海口海关的指导下,推进中转基地建设。现将中转基地建设相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重点工作进展

(一)加快编制“一城一基地”产业规划和中转基地生物安全体系规划和系列生物安全应急预案。按照7月20日沈晓明省长的批示要求,我市开展了《南繁科技城暨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产业规划》和《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生物安全体系规划》(含《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置预案》、《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重大植物疫情应急预案》、《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3个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规划上报稿于9月15日提交南繁科技城建设省级工作推进领导小组。10月16日刘平治副省长主持召开专题会研究产业规划,经征询省市各部门意见,规划修改稿已于12月15日通过市常务会审议,下一步将上报省政府。

(二)积极配合海口海关开展隔离和检疫设施规划、设计和建设工作。在海口海关指导下,首先,于5月25日完成《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月亮岛起步区工艺咨询》工作,明确月亮岛整体规划布局和主要建设内容;目前,国家(三亚)隔检中心(一期)工程项目已入场开工建设。

(三)完成再次选址论证,继续开展月亮岛起步区建设。一是完成再次对中转基地隔离检疫区开展选址的论证工作。委托安永咨询公司和中国检科院联合承担隔离和检疫区的再次选址论证工作,经国内权威专家组对论证报告评审后一致认为:月亮岛可作为中转基地隔离检疫体系生物安全保障能力核心区建设的首选地点。论证报告于6月6日获省领导圈阅,随即加快推进月亮岛起步区规划建设工作。二是继续推进环岛路及市政配套设施建设。目前管廊结构给排水道路路基道路结构垫层工程均已完成正进行结构基层(水稳)施工预计2021年1月30日实体工程全部完成。三是加快月亮岛国家(三亚)隔检中心(一期)工程项目建设。9月23日项目可研报告获批;10月30日,初步设计和概算通过专家评审会评审;11月10日完成概算批复;12月1日项目EPC开标,现已进场开工建设。

(四)完成首单种质资源引进业务,支持育种科研创新。我市利用现有设施条件,在位于凤凰机场北侧水蛟村的海关隔离检疫设施完成了首单科研用作物种质资源隔检业务。经过与农业农村、海关、口岸等多部门协作,帮助崖州湾科技城入驻企业隆平生物技术(海南)有限公司,从巴西成功引进192份(230公斤)科研用玉米种质资源。目前,这批种质资源已实际用于科研育种活动,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是扩充了企业种植资源,已选出8份适合于黄淮海耐高温高湿的玉米新品系;二是推动了种业全球布局,已有6份种质资源进行了抗虫抗除草剂转基因性状的回交转育,拟出口巴西开展商业化育种,实现中国技术、巴西市场、商品玉米谷物再进口中国消费的大循环;三是申请了国内新品种保护,22个巴西种质资源已在中国申请新品种权保护。

(五)持续推进生物安全防控工作。支持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在崖州湾科技城设立三亚中国检科院生物安全中心。该中心先后承担了《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隔离区选址论证》、《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中转基地生物安全体系规划》、《国家(三亚)隔检中心(一期)工程实验室业务流程与需求规模分析评估》等多项任务。该中心还召集了一批国内生物安全领域顶尖专家,组织成立了三亚中国检科院生物安全中心专家委员会,为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生物安全风险防控提供智力保障和智库支撑。

(六)加强空港、海港口岸能力建设。一是凤凰机场口岸海关监管作业场所获海关总署批复。我市采用资金补贴、提供设备和技术服务等措施,帮扶凤凰机场货运公司于8月24日获海关总署批复,成功取得进境植物种苗指定监管场地资质,具备开展相关种质资源引进业务资格。二是开展南山港口岸设施建设。南山港口岸公共查验场地项目9月4日获立项批复,10月29日项目EPC和监理挂网招标;口岸联建楼项目10月28日完成选址,11月5日获立项批复。

(七)加快搭建种业创新公共实验平台,建设关键共性技术实验室。一是,推动三亚南繁种业科技众创中心、海南省南繁生物实验室(已建设完成,现竣工验收中,企业已开始进驻)、中科院种子创新研究院,等一批项目的建设,全面提升中转基地科研配套服务能力。二是,引进国际领先,且具有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MNP标记法分子检测技术(GB/T 38551-2020)团队,在崖州湾科技城建设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分子检测与种质健康实验室,为科研单位和企业提供育种材料和作物新品种分子检测服务,奠定种业知识产权保护特区技术基础。目前,已完成实验室设计方案和设备采购清单评审,计划近期启动实验室建设和设备采购工作。

(八)系统开展中转基地招商引智工作。一是招商方面。今年以来,已分别与先正达中国、隆平高科、九圣禾种业、敦煌种业、美安康等签署合作协议,同时立足本土特色,引导产业升级,现已集聚包括芒果、椰子、莲雾、百香果、槟榔、水产苗种、生猪养殖、种羊种猪种牛研究等热带农科企业。二是引智方面。目前已分别与华大集团、中国科学院神经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浙江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海南大学等机构广泛开展合作,充分发挥其在专业领域优势,助力推动建设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

(九)支持中转基地相关科研课题研究。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生物安全风险评估及防控标准化研究》、《区域重大外来生物甄别及防控关键技术研究》等与中转基地密切相关的科研课题,海口海关隔检中心、三亚中国检科院生物安全中心等单位于10月28日正式启动上述研究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

(一)国家(三亚)隔检中心(一期)项目资金尚未全部落实。目前三亚市正在筹措自有资金支持项目建设。该项目主要承担国家进境动植物种质资源检疫职能,是落实国家战略的重点项目。需要争取省政府将该项目后续建设资金列入2021年海南专项。

(二)中转基地建设涉及项目众多,资金缺口较大。仅省发改委牵头编制的《支持建设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实施方案》(送审稿)中重大项目清单(第一期)就包含16项重点项目,涉及建设资金109亿元。需要三亚市上报省政府争取国家发改委为中转基地设置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相关项目建设和运营。

(三)南山港一类口岸尚未获批。南山港作为一类口岸的申报材料已按程序报至国家口岸办,处于待批状态,尚未实现对外开放,无法正常开展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和中转业务。需要协调海关总署、国家口岸办及相关主管部门尽早批复。

(四)开展种质资源引进和中转业务,缺乏与国际接轨的制度体系。为高效开展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和中转业务,需要在实现种质资源进出境便捷化、扩大种业对外开放、创新种业知识产权保护、转基因生物育种等方面,对标国际规则探索制度创新。其中,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实施条例》、《进出口农作物种子(苗)管理暂行办法》、《畜禽遗传资源进出境和对外合作研究利用审批办法》、《水产苗种管理办法》等,需要请省政府协调国家立法机关和行业主管部门,支持海南开展相关制度创新工作。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1.加强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相关工作的衔接

进一步推进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与南繁科技城的衔接,统筹“一城一基地”空间规划、产业规划与实施方案的衔接,进一步提炼具体项目,将项目融入到产业规划和空间规划中,明确项目规划选址

2.探索利用“境内关外”政策推动种业及关联领域产业在全球布局

探索将月亮岛建设成能承载“境内关外”政策、风险完全隔离、种质资源便捷进出的重要基地。通过提升种质资源流转、监管的标准化和专业化水平,吸引社会资本和国际上有公信力的检验检测机构投资建设检验检测设施、开展检验检测业务,提高项目运营活力,打造种业及关联领域巨大的现代服务产业体系

3.进一步完善科研服务平台

一是尽快完善南繁大型仪器平台建设方案,加快南繁大型仪器平台建设;二是在现有生物育种转基因研发平台、分子测序平台、自动化表型检测平台实验设备到货情况的基础上,加快后续实验设备采购,尽快投入使用。

4.加强国际行业交流,探索开展种质资源引进、中转业务

“国际植物遗传资源合作研讨会”为契机,与中国种子贸易协会共同建立“中国种子贸易协会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种业工作小组”,与国际种子联盟(ISF)、荷兰种植协会(Plantum)等国际行业机构建立联系,探索种质资源领域的合作交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