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首页>监督工作>执法检查

关于我市2015年-2016年扶贫资金的管理使用及效益情况的检查报告

【字体: 打印
2017-08-03 10:32 三亚市人大常委会

―― 20177月28日在市届人大常委会第次会议上

三亚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为了规范扶贫资金项目管理、提高我市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根据市人大常委会今年工作要点的安排,常委会组织了朱永盛副主任为组长,分市人大代表和财经工委委员农工委、财政局、审计局、会计师事务所等有关单位负责人组成的检查组,从59起至6月初对我市近两年来扶贫资金的管理使用及效益情况开展了检查,检查工作通过召开座谈会、实地查看、查阅会计凭证等形式进行。检查中,听取了市政府、相关部门及各区政府的汇报,并深入到崖州区、天涯区、育才生态区管委会实地检查扶贫项目进展、听取基层工作人员汇报、召开贫困户座谈会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2015-2016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情况

   (一)扶贫资金投入情况

   2015-2016年,全市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累计6403万元(其中:中央投入专项扶贫资金1837万元、省级投入专项扶贫资金838万元、市财政投入专项扶贫3728万元),主要用于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扶持及技能培训等扶贫工作。具体分配见附表1。

   (二)扶贫资金支出情况

我市2015-2016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累计支出5933.61万元,资金使用率为92.67%。另外,市农业局、市民宗委2015年度专项扶贫资金结余共计347.91万元,由市财政调整用于各区贫困户危房改造,避免了财政资金的闲置。各区具体支出情况见附表2。

    二、2015-2016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效益情况

 2015-2016年,特别是2016年,市委、市政府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成立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的双组长制扶贫开发导小组,实行市、区、村三级脱贫攻坚责任制,29位市级领导带头包点帮扶114户贫困户,实现对1060户扶贫对象全覆盖,按照省既定的年人均纯收入2965元贫困线和达到“两不愁、三保障”的标准,通过持续的财政资金投入、技术培训、落实医疗保障、住房保障及全程就学保障等措施对贫困户进行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16年全市扶贫对象人均纯收入7406元,比省线2965元超出4441元。2015年取得208户883名贫困人口脱贫;2016年取得10534678名贫困人口脱贫和8个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村摘帽出列的阶段性成果。

(一)整体规划,推进整村摘帽。检查日,8个贫困村完成文化室、卫生室等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道路全部硬板化,实现村村路通、电通、水通、网通及光纤宽带基本全覆盖。8个扶贫推进村整村摘帽出列,涉及的507户贫困户实现贫困户退出率99.41%、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99.95%(高于省定的97%)、义务教育入学率100%

(二)瞄准目标,实现“两不愁”“三保障”

市政府通过持续努力,精准施策,帮助贫困户达到了吃穿不愁的基本生活保障,实现了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三保障”:

1、教育保障。出台《三亚市关于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实施方案》特惠政策,将3-22岁就学贫困子女纳入补贴范围,为1158名贫困家庭学生发放教育补助424.4万元,涵盖学前教育、小学、初中、高中、高职和大学等阶段;发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13.27万元,惠及42位贫困子女。为保障偏远地区幼儿接受启蒙教育,已建成全省一流的育才中心幼儿园;开工建设青法小学附属幼儿园;启动建设天涯区抱龙村幼儿园。

2医疗保障。出台《三亚市创新健康扶贫工程实施方案》特惠政策,建立4863份贫困人口电子健康档案;共投入141.364万元,按150元/人为贫困人口代缴2017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按120元/人补缴2016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实现政府兜底,落实应保尽保,提供100%覆盖的基本医疗保障

3住房保障。2016年,全市确认贫困户改造任务为259户(含8个贫困村115户),其中C201户,D级改造58户。在原有775万元危房改造基础上,市财政追加补助资金216.40万元,全部完成贫困户危房改造任务,改善了贫困户的居住环境。

(三)创新模式成效显著我市深入推进抓基层党建促脱贫攻坚,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创新“基层党组织+产业+合作社+农户+电商”的扶贫模式,如天涯区对以新模式入股的贫困户保底分红人均1800/年;吉阳区采用黑山羊“托管分红”帮扶模式按500/羊分红,人均获利3000/年;育才生态区帮扶129户贫困户安装屋顶光伏系统,让贫困户坐享“阳光收入”。

(四)多措并举,社会保障兜底。按《三亚市创新健康扶贫工程实施方案》,投入70.18万元为符合新农保缴费条件的贫困人口3509人按200/人标准代缴新农保费用;投入79万元为贫困人口参加新农合;为569名未满60周岁的贫困人口发放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金,实现“应保尽保”。投入209.995元为1229人次贫困人口提供各类救助,为115户331人提供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供养6户7人,医疗救助233人次,救助兜底保障219人,救助贫困孤儿1人,残疾两项补贴139人,临时救助77户341人。

    三、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来源渠道有限,支出进度有待加快

一是现行的扶贫资金主要依靠政府有限的财力,在“大水漫灌式”的扶贫方式下,特别是去年10月起采取的帮扶措施,以发放财物等临时性措施的居多,短时间地带动了部分贫困户增收,实现了脱贫,而引进企业、社会投资,实施产业引导的占比少,收入来源渠道不稳定,脱贫户基础不牢。

二是大量财政扶贫资金集中在第四季度支出,反映出前期工作部署安排不及时。如全市扶贫专项资金,截至2016年10月初,扶贫支出进度仅为12.19%,为了加快完成资金支出进度,大量的财政扶贫资金直到10月下旬才集中支出造成一些项目或支出事项匆忙上马、赶工完成,项目质量可能存在安全隐患。一些扶贫项目进度缓慢,如崖州区负责建设的抱古村白河三组、抱古一、四、五组村道及排水沟建设项目预计完工时间为10月底,截止2016年年底,该工程中四组排水沟、五组村道及排水沟尚未动工

    (二)帮扶不够精准,资金使用难以达到最大效益

    一是帮扶方式单一。部分村的帮扶政策一刀切,整个村统一实施同一帮扶措施,比如较为普遍的是统一发放鸡鸭苗、槟榔苗、农资等,没有结合贫困户生产生活能力和实际需要来考虑,如天涯区对部分脱贫攻坚户扶贫物资实行每户平均发放,未考虑到家庭的贫困人口数量。立新村扎云组李庆华家只有1人,却被发放了包括本地山羊、10株槟榔苗、8包豆角种子、黑猪5头、16包中猪饲料、及其他复合肥等大量扶贫物资,超出了个人实际生产能力。又如2016年市民宗委使用少数民族发展资金20万元扶持台楼村六罗种养农民合作社,新建羊舍200M2,购买山羊100头。经调查发现,由于该合作社缺乏养殖经验,购买的大部分山羊已经死亡,剩余山羊也因患病正在接受治疗,养殖效果不佳。这种粗放式扶贫缺乏针对性,导致不能做到因地、因村、因户制宜,因此影响了扶贫项目实施的效果。

     二是帮扶措施的“造血”功能不足。扶贫要以“输血”促“造血”,“造血”是重点,最终目的是通过政府引导帮扶与提升贫困户的生产能力,实现脱贫。检查过程中发现,个别区缺乏对各村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资源条件、贫困户实际需求的综合考虑,以简单发放实物为产业帮扶的典型方式,如政府临时性扶贫补贴占比较高,个人收入较低或农户缺乏个人发展能力,没有形成可持续的发展能力。

   (三)电子档案管理不合理,信息化建设有待加强

    贫困人口的动态管理是一项长期性工作,工作复杂难度也大。目前,各区利用“国办”系统建立了贫困人口电子档案,但受“国办”系统开放的时间限制,电子档案的针对性、及时性、应用性不够。2016年对贫困户的收入情况仅录入了年收入的总数,未对收入结构进行分类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电子档案记录贫困户致贫原因的精准度不够,如个别电子档案记录的致贫原因与贫困户实际的贫困原因不一致;二是电子档案记录的时效性跟不上,如贫困户收入变化未及时更新,使管理方难以掌握新情况、新问题;三是电子档案数据系统缺乏深度分析功能,缺少分析应用和信息共享工作机制。

四、意见与建议

     (一)强化监管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一是加快进度。确保扶贫资金保障要实,做到投入实、资金实、到位实,整合各种扶贫资金,确定项目推进实施的优先顺序,把握好资金的投放时间安排与调配,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优化资金审批流程,建设精准扶贫“绿色通道”,加快资金的支出进度;在保障资金安全和扶贫成效不打折扣的前提下,加快项目实施进度。

    二是强化监督。加强对去年扶贫项目回头看,加大对扶贫项目进展情况及资金使用情况跟踪督查落实力度,改革扶贫开发考核机制,开展资金绩效评价,加大对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力度,确保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加大产业帮扶力度,激活“造血功能”

    一是把准致贫原因,再根据实际情况,考虑贫困户家庭劳动力状况、生活生产情况、技能特长和发展需求,因户施策,制定满足农户需求和意愿的帮扶措施,想方设法提高贫困户的生产技能,针对性地设计帮扶项目,有效地落实精准帮扶。

    二是要切实转变帮扶措施,建立长效的扶贫机制,重点围绕产业帮扶,结合农村发展实际情况,将扶贫开发与美丽乡村建设、全域旅游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主导产业;加大产业扶贫资金投入,推动特色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积极培育农民合作组织,提高贫困户在产业发展中的组织程度,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鼓励其与贫困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加快推进电商扶贫、旅游扶贫、生态扶贫移民搬迁、就业扶贫等,引导贫困户自身发展产业或者充分发挥龙头产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的辐射带动作用,实行“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等模式帮助贫困户增加收入

    (三)构建多元扶贫机制,夯实扶贫基础

    一是要做好贫困户的基础数据录入工作,做好精准扶贫数据管理。要尽快建立扶贫工作数据库和电子信息系统,进行动态化管理,及时核查数字和农户的基本情况,借助大数据对贫困户的收入结构进行分析,对扶贫资金的使用进行实时监督和管理,利用信息进行动态化管理,依据信息的变化进行精准帮扶、精准退出。

    二是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多元化的扶贫资金投入。树立“大扶贫”理念,制定产业、土地、税收、金融、农业政策性保险等方面优惠政策和激励机制,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参与扶贫开展工作,支持大众兴办实业,鼓励城市工商资本到农村投资办企,带动贫困农民实现发展转型。

    三是建立和激发全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工作的机制,搭台让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贫困群众多元联合帮扶,积极探索、鼓励支持社会组织参与扶贫工作的有效协调、协作和监管机制,完善各级领导对应帮扶贫困户的制度,加强对龙头企业和农业专业化组织扶持和监督,建立对贫困户引导和帮扶的运行机制。

    四是加大对贫困户的思想教育和致富能力等培训力度,扶贫先扶志,帮助贫困群众树立起摆脱困境的斗志和勇气,增强贫困户的内生动力;扶贫必扶智,提高贫困户的发展能力,把过去“体力型”劳动力变为“技术型”劳动力,夯实智力帮扶基础力量,加快贫困户奔康致富。

 

附表1:                  2015年、2016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分配情况表

                                                                                                                        货币单位:万元   1

 

序号

各区(单位)名称

2015年(1464万元)

2016年(4939万元)

中央资金

省级资金

市级资金

中央资金

省级资金

市级资金

1

天涯区

0

0

126.00

265.00

180.00

460.00

2

崖州区

0

0

130.00

0

180.00

525.00

3

吉阳区

0

0

29.00

0

228.00

327.00

4

育才生态区管委会

0

0

300.00

300.00

0

1,308.00

5

市农业局

612.00

90.00

15.00

190.00

0

30.00

6

市民宗委

162.00

0

0

308.00

160.00

0

7

市水务局

0

0

0

0

0

478.00

8

合计

774.00

90.00

600.00

1,063.00

748.00

3,128.00

 

附表2:                          各区(单位)专项扶贫资金具体支出情况表

                                    货币单位:万元   2

序号

各区(单位)名称

安排资金

基础设施类

经济发展类

技能培训类

工作经费

特色产业发展类

项目管理费

支出合计

资金使用率

备注

1

天涯区

1,031.00

245.22

707.21

36.84

4.99

0

0

994.26

96.44%

 

2

崖州区

835.00

425.15

367.63

5.00

0

0

0

797.78

95.55%

 

3

吉阳区

584.00

404.12

152.17

5.00

0.98

0

0

562.27

96.28%

 

4

育才生态区管委会

1,908.00

1,050.17

841.83

5.00

8.00

0

0

1,905.00

99.85%

 

5

市农业局

937.00

66.50

538.72

20.00

15.00

0

0

640.22

68.33%

结余293.78万元由市财政调整用于危房改造

6

市水务局

478.00

455.21

0

0

0

0

0

455.21

95.24%

 

7

市民宗委

630.00

0

0

0

0

568.29

10.58

578.87

91.88%

结余51.13万元由市财政调整用于危房改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