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首页

浙江代表联系群众的“金名片”

【字体: 打印
2019-05-16 11:02

近年来,浙江省人大常委会结合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18号文件精神,不断推进完善代表联络站建设,不断加强县乡两级人大工作,着力提升乡镇(街道)人大工作水平。如今,代表联络站成了浙江人大工作另一张“金名片”。

“一是开展选民学‘平’语”纪录片放映。在人大代表联络站前广场以露天电影的方式放映《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纪录片……”

“二是开展‘代表微讲堂’宣讲活动。区人大代表、中学德育高级教师张秀凤开展‘保护水资源、人人共参与’主题宣讲……”

“三是开展‘选民说事’晚间主题接待活动。选民群众围绕南白象建设,互动参与讲问题、提建议,填写意见建议卡……”

2019年 4月 18日晚 7点,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人大南白象街道工委组织代表在代表联络站举办第七期晚间主题接待活动,宣传政策法规、民生实事,了解问题建议,加强了代表与选民的互动沟通。

这只是近些年来浙江大地上 4000多个代表联络站(点)活动的一个缩影。

2014年,浙江省委明确将推动代表联络站建设列入当年浙江民主法治领域需重点突破的改革项目。

为此,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围绕这一任务目标,顺势而为,有力有序地开展代表联络站的建设工作,并不断总结提高深化完善。5年来,这项工作已经取得明显成效。

 

建成线上线下代表联络站(点)5352个,形成“横向”到边、密集网状全覆盖联系布局,“全天候、零距离”,打通代表联系群众“最后一纳米”

 

“要抓紧建设覆盖全省的人大代表联络站阵地体系,为代表和人民群众打造好联系互动交流的场所……”2014年 4月,浙江省人大代表工作培训班上,时任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茅临生扣响了全省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的“发令枪”。

9月,下发了《关于加强全省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建设的重要意义、主要任务、重点举措和工作要求,明确了“乡镇、街道人大为建设一线责任主体,上级人大要切实抓好指导督促”的责任分工等。

随后,在嘉兴市开展试点工作的同时,先后通过全省乡镇与街道人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全省人大代表中心组组长会议、代表工作培训班进行部署,要求把接待站、接待点、民情接待室、代表之家、代表工作室、代表活动室等统一规范称为代表联络站。

及时通报,协调指导推进。各设区市和县级人大常委会结合地方实际召开工作部署会,纷纷制定、下发指导文件。当年,全省陆续建成 2479个“实体”(线下)代表联络站。

半年后,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又开始部署网上代表联络站建设,要求每个县(市、区)至少建立一个试点。这个阶段,既重视规范统一,又注重个性发挥,既避免了整齐划一后的“水土不服”,又为联络站预留了足够的成长空间。如基础较好的上城区形成了“一街一品牌”运作模式;温岭市探索建设“掌上代表联络站”,实现代表联系群众的全天候、群众反映问题的零距离。

2016年 10月,浙江全省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工作暨加强代表联络站建设视频交流会议召开,进入了强化提升阶段,时任省委书记夏宝龙专门作了重要批示。会后,党委、政府在人员、经费、场所等方面给予很大的支持,代表联络站建设工作迅速补齐了短板。

截至 2019年 4月,已在全省所有1324个乡镇、街道设立了 4149个代表联络站(点)(其中,在社区、乡村设立的代表联络点 2144个);建成网上代表联络站 1203个。

这表明,浙江已经完成了“全天候、零距离”、密集网状全覆盖联系布局,完全打通了代表密切联系群众“最后一纳米”。

 

省级领导干部人大代表率先垂范,全省 8万多名人大代表进站全员化,实现代表联系群众“纵向”到底,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常态化,五级代表“无缝”联接

 

“要积极推进联络站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建立代表联系群众常态化、长效化机制。”2018年 10月 31日,全国、省人大代表,浙江省长袁家军到江山市贺村镇人大代表联络站,开展联系群众主题活动,听取 6位基层人大代表和群众意见建议。

浙江在推动代表联络站建设之初,就紧紧抓住“双联系”这条人大工作的生命线,注重发挥各级人大代表桥梁纽带作用,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工作也自然成为常态。

同时,考虑到基层代表、群众意见建议复杂性、多样性、层级问题,浙江把全省 8万多名五级人大代表全部编入基层代表联络站,包括所有省级领导干部代表,如 2014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浙江省长李强,分别被编入青田县鹤城镇和鹿城区八仙楼社区的代表联络站。

据悉,这样的做法,在浙江人大史上,尚属首次。

此后每年三月初,浙江省委就开始专门下发通知,进行统一部署,省人大常委会代表与选任工委专门负责统一组织安排全省 20多名省级领导干部代表进站。如今,这种活动已经连续开展了五年,是浙江代表联络站建设最大的特色和亮点。

“省级有关部门高度重视这些建议的办理,部门‘一把手’亲自抓落实,不仅是为办而办,而是从群众利益出发,长远地考虑问题。”2018年 5月 15日,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车俊在淳安县参加了新一届省人大常委会开展的首次接待代表活动,结合代表意见建议办理工作,听取省、市、县三级人大代表和社区群众的意见建议,又开了个“好头”。

活动现场,围绕淳安县的省人大代表在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的 6件建议,省农办、省环保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的主要负责人分别汇报了办理情况,并进一步听取了办理意见。

2018年,车俊、袁家军等 25位省级领导干部代表先后到原选举单位所在乡镇(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开展主题接待活动,覆盖了 25个县(市、区)的 25个乡镇街道,面对面联系基层代表和群众 300多人次。

浙江省人大常委会代表与选任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省级领导干部人大代表率先垂范,进站接待代表群众,引领全省 8万多名五级人大代表积极投入到主题活动中,大大丰富了闭会期间“双联系”工作和代表履职内容,更加充分地发挥了代表主体作用,有力助推了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实施。

 

活动制度化,形式多样化,突出主题接待活动方式,推动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群众普遍关注的焦点难点问题,甚至是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

 

为了使代表联络站有效运转,浙江省从制度层面进行了周密部署。五年来,形成了比较成熟完善的十多项相关制度,除了公告、登记、受理、交办处理、答复反馈、工作台账等制度外,有的还制定了咨询员制度、代表接待选民首问制,等等。

“周末有约?”、邻里圆桌”、“代表微讲堂、故事会”“选民说事堂”、“老娘舅”、“代表微接待”、“进村入企”流动联络站、专门在晚上接待的公园代表联络站、代表联络站里架起民情热线1890……基层人大还不断探索“代表联络站+”的模式,活动多样化有效地推进了活动实效化。

然而,最被看好认可的是“主题活动和主题接待”模式,这也是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当初明确力推和经常开展的活动模式。

2014年以来,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围绕省委中心工作,组织开展了 10多次全省统一部署、各级人大联动实施、各级代表共同参与的主题接待活动,收集汇总了一大批群众意见建议,有力地推动了全省中心工作的落实和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

如 2014年,省人大常委会专门就省养老服务促进条例草案组织全省人大代表进站征求群众建议和意见,积极在法规草案中吸收采纳,有效地提升了人大立法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又如2017年,结合“剿灭劣 v类水”中心工作,全省各级人大代表进站开展活动2.1万人次,接待群众 2.4万多人,听取群众意见建议 1.4万多条。

这种主题接待模式,在代表联络站建设初期,在解决人民群众焦点难点问题,甚至历史遗留问题方面,发挥了“突破性”作用。

2014年 11月,省、市、县三级人大代表,新昌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求子平在七星街道代表联络站,成功督办了该县“换了 5任县委书记、7任县长”都没有能够实现的五都村整体搬迁工作;

2015年年初,时任全国人大代表、金华市委书记的徐加爱在城中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当场解决了“金华市江北核心商圈消防设施竟然 10年没水可用的老大难问题”;

2015年 6月,温州市人大代表、永嘉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谢崇福成功督办解决了“该县桥头镇繁华街道 400多间房屋 20多年办不出土地证”的历史遗留问题;

……

浙江省人大常委会代表与选任工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种主题接待模式效果特别好,大大提高了代表履职的自信心,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对代表联络站的认可度和对代表的信任度,“代表联络站显然被激活了,生命力无疑大大增强了”。

“有事找代表,找代表管用,找联络站管用”,成为当下浙江许多地方基层人民群众的口头语。(人民代表报 作者 黄文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