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首页>监督工作>督查调研

赴云南学习考察菜篮子情况报告

【字体: 打印
2022-08-26 11:07 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为进一步提升我市“菜篮子”保供稳价工作水平,根据市人大统一部署安排,7月18日—23日,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张长丰带领学习考察组一行12人,赴云南昆明、曲靖、红河、玉溪和楚雄等地深入学习考察“菜篮子”保供稳价、常年蔬菜基地建设、冷链物流体系建设、蔬菜公益性摊位建设、市场流通监管及“菜篮子”建设资金投入等方面成功做法和先进经验。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从考察看结果,行程满满收获大

蔬菜是云南省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也是云南农业覆盖面最广、受益人群最多的一个产业。其得天独厚的“立体型”气候,冬季的南部热区和干热河谷区域可以生产番茄、辣椒、茄子、黄瓜、菜豆等,而夏季滇中以北的高海拔冷凉地区可以生产白菜、花菜、青菜、萝卜、大蒜等,能确保一年四季均有时令蔬菜供应市场。

在云南省各市、县人大的精心安排下,调研组一行全程采取文献调研、听取汇报、座谈交流、实地察看等方式,先后深入到晋宁区晋城街道蓉辰冷库、云天化蔬菜示范基地、云天化绿色农业科创中心、云南陆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陆良爨乡绿园菇业有限公司、小百户镇炒铁蔬菜基地、陆良金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云南骏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竹园镇莲藕种植产业园、大树蔬菜基地、通海高原农产品有限公司、元谋县能禹蔬菜批发交易市场、元谋县种业园区、元谋农业大数据中心等多地调研,详细了解“菜篮子”保供稳价、常年蔬菜基地、冷链物流体系、公益性摊位建设,市场流通监管及“菜篮子”建设资金投入等方面成功经验和先进做法。主要收获有:

(一)开阔了眼界。所到之处,发现他们供应的范围不仅仅是云南,更多的是全国甚至世界市场,不仅是供应低端市场,还供应高端市场。种植普遍实行“区域化布局、园区化发展、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思路,如种植链里他们的组织化专业化的程度比较高。又比如类似专利知识产权地理标识标准化种植就非常有特色有效地打造了自己的品牌。总体上,当地蔬菜产业已形成了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经营主体不断增多、产业链条不断拉长、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品牌培育不断强化产业服务不断优化发展格局,极大地开阔了我们的视野。

(二)转变了观念。透过对方给我们提供的一些种植的经历、种植的技术以及我们考察的几个流通渠道,感觉有些概念性的东西我们理解偏窄了,如批发市场,转入市场集中收购市场,他们也叫批发市场,其实他们每个冷库每个转入也是批发市场,他们是对比发展,按聘订单来批发,这些经营模式让我们受益匪浅。又比如订单农业,用的是直采直销,让直接商对接农商。再比如他们充分利用废弃的矿山、厂房和荒地、企业与科研机构等相关合作,利用无土栽培技术立体种植技术,科学种植等,产量高且稳定,有机价值高,不受天气影响等特点,既解决缺地的问题,又可有助于修复生态,对于受天气影响较大的三亚来说值得借鉴,还可使三亚市民和游客享用优质有机的瓜菜。

(三)学到了经验。如陆良县,以呈基公司、瑞丰合作社为代表的“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以绿之源公司为代表的“农户分散分批种植+冷库集中收购销售”、以陆航公司为代表的“订单式公司基地直供市场”等农业多元化运作模式,建立了多形式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了农村千家万户分散经营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再比如勒2万亩莲藕基地不是公司是老百姓重视相互发动自己种的,公司进驻只是负责指导和收购相对云南,我们的“田间地头”、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没能建立有效多形式利益联结机制,还处于小农经济,没有转入到规模化、专业化,没有树立品牌意识,云南的经验可以借鉴。

二、从工程看经验,精彩纷呈亮点多

六天所到之处经验都非常鲜活,云南蔬菜产供销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特点:

(一)目标明确,品牌效应凸显。作为以外向型生产为主的产业,云南省以品牌建设为抓手,通过“绿色食品牌”行动,评选“云南十大名菜”等活动,在不断引导生产经营主体培育壮大以蔬菜为代表的农产品品牌,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扩大市场份额的同时,让云南蔬菜区域公用品牌的影响力、社会知晓度不断发扬光大。在本地蔬菜保供上,很多部门都坦诚讲,因为当地蔬菜都是足量供应、再加上交通便利,田头和市场上蔬菜价格长期相对稳定,没有特别大的变动。所以云南长期以来,关于蔬菜工作的重点都是在做外向输出保障和服务上。相对于蔬菜,因生猪饲养业发展一般,猪肉价格有时会出现波动,他们一般都通过加大冻肉储备、定期投放市场的方式来平抑肉价。

(二)链条完整,环节分工清晰。考察组所走过云南省六个县市,每个地区人均耕地面积不同,小到0.5亩/人,大到40亩/人。但不管是何种规模的生产,我们发现其蔬菜产业链条都相对完整,链条各环节工作职责清晰,分工明确。如在晋宁区,当地人均占地规模加大,约40亩/人。当地生产模式为农户负责生产,收购企业都建有大型收购市场,配套预冷库、分拣加工车间等设施。收获时节,农户可以自行将菜送到收购市场,或者通过中介收购后送到收购市场。市场内统一分拣、包装、预冷、装车后,发往目标市场。市场在分拣过程中产生的蔬菜老叶、根等垃圾,由统一的公司上门清运走,用于生产有机肥或制作泡菜。在通海县,当地有较大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企业在做时鲜蔬菜收购、运输等业务同时,还有农超对接、蔬菜定量包装和配送,萝卜干分拣、包装等业务,前头连着基地,中间连着加工,后端连着市场。因企业加工产品面向的是日韩等国外市场,配套的产学研一体化工作机制、货物进出口手续办理辅导、产地质量追溯系统建设、产品商标注册和保护、品牌认定和设备设施配套等,地方政府一一做好辅导支持,确保企业业务开展畅通无阻,也为当地蔬菜产销工作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在现场,我们还看到,云南蔬菜基本都实现了集中育苗、统一供应,包括生菜、辣椒、西红柿、甘蓝、香芹等,不仅加快优质蔬菜品种推广,同时统一育苗、下田,也有利于田间生产管理、统一上市时间和统一产品品质。细致的社会分工已经贯穿云南蔬菜生产的全产业链。

(三)配套到位,产业无缝衔接。陆良县云南沃坤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基地为露天菜地,规模有1000多亩。为了保证蔬菜质量,进行了划块分区管理。早在2014年,基地就配套进行农业节水设施建设,并延伸到田头,政府负责建设公共基础设施,企业自行出资将设施延伸要田头,配套喷滴灌,有效节约水资源。基地的田间环境非常清洁,虽然很多地块在用地膜覆盖,蔬菜分拣包装也是在田头,但地里没有废弃农膜、菜叶(根)等杂物。经了解,是当地烟草公司负责对田头废弃农膜按4元/公斤进行统一收购,还有清洁公司定期上门收购菜叶、菜根等农田废弃物用于二次加工。不仅变废为宝,同时实现田园清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产业升级的多赢

(四)源头入手,产业链条延伸。云南整体土地资源非常珍贵,而蔬菜产业效益又非常突出。如何从源头解决土地等生产要素保障问题,当地政府动起了脑筋。云天化集团主业是矿产开发,看到开发后的矿业残渣、矿坑等现场,企业转动脑筋,通过研发将矿业残渣开发成肥料,同时开发出水培蔬菜、花卉产业,在矿坑建设高原蔬菜基地,一公斤水果黄瓜田头价9元/公斤,主供粤港澳大湾区,已经形成自己的品牌。这些“神操作”不仅有效解决蔬菜生产用地问题,同时通过科技赋能、变废为宝,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打通不同领域产业通道,为蔬菜产业和其他产业的持续向好发展奠定基础。

(五)底数清晰,大数据赋能新格局。元谋县果蔬智慧云平台耗资1000万元,分成元谋县农业农村一张图、元谋县智慧农业管理数字化平台、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和元谋县智慧农业服务数字化平台等四个版块,把涉及农业生产的要素保障(土地、招商引资政策、气候信息、交通条件等)、生产环境(农资、肥料、种子、作物适宜发展带、农时等)、运销市场(包括果蔬品类、价格变动、生产者、运输主体和收购商信息等)和人才资源(姓名、技能长项、联系方式等)等全部纳入智慧云平台。不管是投资商想来投资、生产,还是收购商、市场想来订购,还是农户想扩大生产规模,要了解意向区域情况,想获取意向市场产品价格趋势,确定目标市场等,都可以在果蔬智慧云平台上得到满意的答复。5G赋能,让元谋的农业产业插上了科技的市场,用光的速度开拓出新的格局。

(六)开拓创新,新思维探索新突破。在弥勒市治理耕地石漠化的现场,天平湖国际会议中心周围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小溪潺潺、游人如织的场景,很难想象三年前,这方圆万亩的地区原是一个石漠化、几乎丧失了农业生产功能的地块,农业生产只能在石缝间零星种植一点玉米,还经常缺水,自然条件非常恶劣。通过搬离地表石块,客土覆盖、修建蓄水池、装配式建筑定制入场等建设,现场已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2021年,该中心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大会的分会场惊艳亮相,向全世界展示了我国石漠化生态修复的成功案例,反响极大。我们还了解到,弥勒市还在甸溪河整治、云湖开发上一如既往地用头脑风暴,开拓创新,把一条不足一米的小河沟开发成一个日均4万人的休闲胜地;从无到有挖出的高原出平湖(云湖)成为当地一大胜景,一个新的强有力的经济增长点。这些工作表面上看跟农业生产关联不是特别强,但深层次里彰显出大思维、大格局、大境界,这正是云南蔬菜产业越来越壮大、越走越远的根源所在。

三、从云南看三亚,保供稳价有差距

(一)基地建设难保供

1.基础设施落后。蔬菜基地水、电、排灌等基础设施落后,大部分种植散户的田既无灌溉系统,也无导水疏浚系统。常年蔬菜基地最低保有面积落实不到位,规范化、产业化、设施化水平低,大棚蔬菜基地面积比例低,难以抵御三亚高温、强降雨、强台风等自然灾害

2.供需矛盾突出。表现在:淡季蔬菜品种少,在省政府监测的22个品种中,三亚可产叶菜只有6个,缺少根、茎、花、瓜、菌等类品种,本地蔬占居民“篮子”日常蔬菜比例小,且本地上市的蔬缺乏耐热抗病品种不但产量少而且品质差、卖相差。旺季供需矛盾突出,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三亚常住人口约100万人,而三亚每年约有2000多万的游客,旅游旺季高峰时每天约新增100多万人口。按每人每天0.3公斤蔬菜消费量、本地蔬菜市场占比65%计算,日均本地蔬菜消费差额大时近90吨。按每45天一茬蔬菜生产计算,涉及到3000多亩土地的生产计划调整,超过常年蔬菜基地1/3的份额,直接影响蔬菜基地生产安排。

3.土壤健康透支2021年,省平价菜保供惠民专班保供自给组调研时指出,淡季,全省叶菜平均产量才1000多斤,三亚平均都在2000斤以上;全省叶菜生产每亩平均8茬,三亚在10茬以上,个别农户还可以种到11茬。由于常年蔬菜基地复种指数高,土壤退化与连作障碍严重,导致土壤板结、酸化、有机质含量降低、重金属与白色污染严重等。另养殖户和种植户之没有独立的水利系统所造成的土壤资源损坏。

4.田头设施短缺。按国家现行耕地保护要求,不得占用基本农田建设田头设施,导致无法根据生产实际需要在田头落实看护房、农机具存放室等刚需配套设施。我市常年蔬菜种植户多为四川、广西等地的外来户,拖家带口都住在田头,看护房不仅有看护功能,同时也是种植户生活的地方,15平方远远满足不了实际需要。2018年“大棚房”问题清理整治和2021年回头看及违法占用耕地系列整治行动中,我市有多起田头看护房、育苗棚等设施因占用基本农田问题被拆除,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此外,常年蔬菜生产因无田头预冷库刚需设施,蔬菜以时供为主,基本无储备能力。如果在田头配套建设预冷库,菜品通过分拣、预冷后再上市,货架期可以延长2-3天,能有效应对台风、连续降雨等灾害性天气时的蔬菜保供,满足消费需求,平抑物价,降低田头和市场消费损失。

5.区域性协同差。当前我市除自行建立蔬菜生产基地外,还和乐东、东方、陵水蔬菜生产企业建设非地种植基地,但同于体制不顺,运输不畅、协调不够,没有形成很好的基地互补局面,基地稳定性差,断种断供时有发生。

(二)市场流通体系失衡

1.批发主体组织程度低目前,多数的蔬批发商是个体户组织经营,其规模小、市场化组织程度低。蔬种植散户占种植主体比重大,是蔬主要生产者,尤其是夏秋季蔬。这些种植户一般一户仅有1一2亩地,规模小、产量低,加上市场供求和价格信息不对称,直接与大市场对接能力弱小,常出现“卖”现象,在蔬销售价格的“话语权”方面处在弱势地位,影响农民种植蔬的积极性。

2.批发主体的专业化水平低。一是储运技术落后。海南蔬淡季以叶类为主,夏秋高温季节容易失水萎蔫而影响外观质量,本地批发商靠在蔬上撒冰块以保鲜外地用泡沫箱包装预冷后,用传毓稻草或者棉被覆盖保鲜。二是装卸搬运技术低。目前批发商都是采用人工装车、卸货、搬运等作业。

3.批发市场整体布局不合理。部分批发市场在选址和规划管理的不合理给城市管理和周边居民生活带来很大影响。三亚新鸿港批发市场由于建筑规划问题,一楼的地面承重有限,大卡车不能直接进入每个档口卸货,每天每个批发商的货物在大门外停靠,然后用三轮车如蚂蚁搬家似的将十几吨的货物用三轮车一车一车的运进市场,严重制约了批发市场配送效率的提高。

4.批发市场缺乏有效监督。据调查,从事疏批发业务的批发商基本无工商注册、无资质认定,市场准入门低,同时蔬交易一般采取货交易、现金结算形式,流动性强,商业信誉差,无违规惩罚制度规范其行为,导致秩序混乱。   5.批发市场服务意识薄弱。一是批发市场交易模式传统而单一,蔬批发市场的交易模式基本上以传统的摊位式现货交易为主,交易价格以买卖双方根据市场行情自由议价为主,结算方式以现金交易为主。二是现有的批发市场基本只提供蔬交易场所,缺乏对于蔬批发交易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管理和监督,缺少相关信息的收集、发布、传播等服务。

(三)零售网络体系建设薄弱

1.农贸市场建设不成体系。目前,三亚市共有31家农贸市场,农贸市场的市场化程度低,与批发企业无直接业务联系,难于构建流通末端网络节点与消费者无配送关系,缺乏市场化的服务业态缺乏市场价格监督主体地位,零售环节价格随意性大。

2.农贸市场摊位经营成本偏高。农贸市场基本是个摊位由一家两夫妻经营,其房租费、水电费、位费等平摊到每斤菜的成本高,零售末端的市场建设缺陷也是蔬菜价格偏高的重要原因。

3.公益性菜市分布设置不合理。公益性菜市场、平价菜店等公益性农产品零售网点数量相对较少,且分布设置不合理。公益性菜市“稳定器”“压舱石”作用需要进一步发挥。

4.农超场社对接不顺畅。突出表现在农超双方契约关系不稳定,如遇到突发的自然灾害导致农产品无法按时交付,农户缺乏法律意识不按合同供货,超市利用自身优势压低价格等违约风险;信息不对称导致农户跟风生产、低质生产,容易造成农产品直销、安全问题发生;缺乏一致的物流模式,无法为高效运行提供必要保障。

5.小区超市建设不理想。总体上小区设置超市数量少,且粗放型居多。有的小区超市商品品种偏少,生鲜食品不新鲜,价格比中心市区超市贵,服务质量不太好等,绝大多数居民会选择到市区信誉度高、商品齐全、质量有保证、价格便宜的大型超市购物,从而造成恶性循环。

四、从问题看当下,他乡之石可借鉴

借鉴云南省蔬菜基地健康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做法,参照医学上简约法则,即无论病人病情多么复杂,能用一种治疗方法给病人医治,就尽量避免面面俱到建议我市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抓好常年蔬基地建设,提高“篮子”自给率   1.科学规划布局生产基地。在充分调研上,坚持规划引领,在各区建立一批试示范基地;科学划定绿色有机重点发展区域,示范推广绿色有机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搭建土地流转服务平台,推动农户承包土地经营权向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新农业经营主体流转集中;用好用农业设施用地政策,保障“菜篮子”工程及配套设施用地需求充分利用资源,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体系和发达的交通运输手段,合理地安排蔬基地布局解决季供需矛盾的问题

2.提高蔬菜生产现代化水平。捆绑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科技、农业水利灌溉等项目资金,加强田、水、电、路“四网”配套和田头预冷等设施建设,为专业化生产基地建设创造良好条件;加大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强抗风、控温型大棚的推广应用,建立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现代化蔬菜基地充分利用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加快推进物联网、电子传感等先进技术在“蓝子”工程中的应用,实现蔬监测控制自动化。

3.推进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建议以市级蔬菜骨干基地为试点,探索引进社会化服务公司,定期上门收购废弃农膜、农药(肥料)瓶袋、蔬菜秸秆、菜叶(根)等废弃物,变废为宝;示范推广增施有机肥、作物秸秆还田、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措施,增加土壤有机质,提升地力;加快推进田间节水工程建设,推广水肥一体化服务;探索水旱轮作、绿肥沃土、休耕沃土等生产模式,通过生态修复方式不断改善田间生产环境,重塑土壤健康;继续深入蔬菜收入试点保险,将土壤肥力保育、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蔬菜产能、收购价格、品牌建设、订单生产等有机联动,开发和推广综合性保险产品,努力降低生产风险,为常年蔬菜基地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4.提高农村散户种植积极性依据蔬交易数量,每年5~10月份淡季,按贡献量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对愿意种、种得出的农村散户进行奖励;把市场主要需求的叶纳入农业保险范围,重点推动暴雨、病虫害、台风三类险种,由省、市、区、农户四级进行保费分摊;鼓励农商银行面向30亩以下的散户农进行简易大建设的货款授放加强对散户种植蔬的技术培训,提高蔬种植的农药、化肥等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蔬种植成本。   

5.加快耐湿热渡淡蔬品种开发。加快推进专业化产业园建设,加大蔬菜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和运用推广,特别是重点做好夏秋淡季蔬种植,加强引进耐湿热性品种,经试验种植成功后示范推广。根据三亚市夏秋季的气候特点,渡淡品种应以耐湿热的速生叶为主,同时还要适当安排一些耐湿热的瓜果豆类蔬

(二)积极拓展省内外蔬菜供应基地,确保“菜篮子”供应率

1.加强外省供应基地建设。在广西、云南、山东、北等地,通过直接投资、合作协议、联盟互市、订单种植等模式,建设一批高标准、稳定好、保障能力强的“篮子”生产基地,提高其供应率,以调剂产品不足、补充季节性供给不足,确保我市篮子”正常供应需求和个性化供应需求。   2.强化省内供给基地协作。挖掘全省蔬种植资源,促进省内资源共享,市场调剂,平衡市场供应能力,满足域性市场需求。鼓励区域间、农户间开展种植合作和单式生产,既解决农业扶贫的技术支撑,又保障居民“篮子”供给的需要。

3.强化预冷保鲜功能建设。要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将常年蔬菜生产作为特殊产业,争取政策突破,按“一事一议”+“限定用途”的模式,通过调整相关规划、进行垫高等保护性建设方式推进田头预冷库、看护房等刚需设施建设,解决田头生产困难;引进中央厨房模式,就近在蔬菜基地附近村庄,利用村集体建设用地建设中央厨房,配套预冷库、蔬菜分拣、加工设备设施,将田头蔬菜直接加工成净菜、预制菜后配送或上市。

4.强化产学研销结合。要突破思维定式,敢打破产销“淡旺季”魔咒,及时调整工作目标,由蔬菜产品全面降价调整为常态产品稳定价格,即将现在执行的15+N-22个蔬菜品种价格持续稳中有降的“菜篮子”稳价保供工作目标调整为将三亚本地常年可产的几个蔬菜品种由政府统一组织生产,常年稳定在一定的价格销售的模式。如叶菜品种中,三亚常年可生产小白菜、空心菜、地瓜叶、苋菜和菜心等五个品种,通过育苗+水培的蔬菜生产模式,将成本稳定控制在1-1.2元/斤,经分拣、加工后按规格包装(如10斤/袋或20斤/袋),预冷后按1.5元/斤统一投放市场、摊位,再以1.8-2.0元/斤价格进行零售,不仅有利于保障市民对常年蔬菜的消费体验,同时有助于带动优化其他蔬菜的产销模式,稳定市场零售价格。积极探索和推广天涯区过岭蔬菜基地试点育苗+水培+标准化包装+投放的产销模式,加强同科研院所、专家团队的合作,进一步提升生产技术、优化产品品质,磨合市场对接,让好的产销模式为平价菜保供惠民开创新局面。

(三)创新优化流通体系,提高市场反应能力

1.构建农产品销售终端的充分竞争市场。当前,我市农产品零售终端平台建设短板的重中之重是农贸市场,应通过增加农贸市场来保障蔬菜供给零售终端,确保菜贩摊位有较为充足的供给。合理布局不同层级的批发市场,推动三亚作为一类批发市场的建设、升级造和功能完善形成保障海南省农产品市场供应的主要渠道。

2.完善农产品零售网点布局。市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改造和新建一批公益性终端农贸市场、市场和社区店,把打造“一刻钟生活服务圈”落到实处强化大型住宅小区设置店便民服务,由市政府按照成本价回购,实行公益性管理,保障零售网点配套落实大力支持现有的超市、商业零售店等开设农产品零售店,实行规范化管理,为市民提供便捷服务加强“农超对接”、“场社对接”,积极引导大型零售流通企业以及学校、酒店、大企业等最终用户与产地蔬菜生产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直接对接,提高零售环节产销对接的蔬菜流通比重,降低流通环节的费用,切实解决农民“卖菜难”和居民“买菜贵”的问题。

3.积极推动中间环节的充分竞争。在防止垄断经营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强蔬菜运销、经营的绿色通道建设,推动农产品中商批发商多元发展、充分竞争。坚持多元化引进内外投资主体建设面向全经营的一级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支持、鼓励现有大中型农产品批发市场拓展经营,到村(社区居)发展连锁型中小型批发市场;支持、鼓励有条件的农贸市场转型升级为区域性批零兼营中心农贸市场。同时,建议国有菜企应把主攻方向放在一级大型农产品的批发经营上。不太赞同国有菜企依靠独享的政府扶持政策,设立众多终端销售网点,多品种地大量进行农产品平价低价零售,虽然其出发点可能是好的,但往往利大于弊,对农产品市场正常运行会带来伤害,对没有享受扶持政策的众多普通菜贩是一种不公平竞争。

4.加强本地蔬菜种植对接市场能力建设。在鼓励加大本地蔬菜种植的同时,积极引导种植农户、种植企业观察市场、对接市场,努力增强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着力提高蔬菜产品流通的组织化程度,拧紧种植户、经纪人、中间商之间的“链条”,形成生产、收购、包装、销售一体化。建议借鉴陆良以“龙头”带动散户全面发展的模式:即“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农户分散分批种植+冷库集中收购销售”、“订单式公司基地直供市场”等农业多元化运作模式,建立多形式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农村千家万户分散经营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

5.推进标准化冷链物流。加快蔬菜产地初加工能力建设,在主要产区建设一批新型产地预冷、保鲜设施。在蔬菜主产区配套建设田头预冷处理冷库,切实提高蔬菜商品品质、减少损耗;积极引入大型物流企业,搭建平台、整合资源,建成布局合理、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的蔬菜物流综合服务体系。

(四)加强市场监管,促进有序发展

1.加强批发市场交易信息体系建设。加强三亚各类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交易信息基础设施、信息沟通和交易信息发布机制的建设,通过构建覆盖全国全省的、具有良好传导机制而又高度透明的交易信息体系,来指导蔬菜价格推进常年蔬菜价格指数保险工作,避免“菜贱”伤农。不太支持长年针对农产品滞销问题采取发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党员干部进行“爱心销售”等行动,这种捐赠式、照顾式“包销”可以作为一种针对卖难个案的应急手段偶尔为之,但不能成为常规办法、面上措施。

2.清理流通环节不合理收费。由政府规划和组织建设带有公益性质的蔬交易场所,市场场内不收或尽量少收进场费、管理费、掉位费等,将农民的蔬合作社组织直接引进到这些公益性的蔬销售网点中,从事蔬的经营与销售,尽量降低蔬在流通环节的经营成本。适当降低批发和零售市场摊位费,免收批发市场按车次收取的进场费。继续实行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开辟市内农产品配送绿色通道,降低农产品“最后一公里”的流通成本。   

3.加强市场价格监督管理。加强市场的明码标价工作在全市开展农贸市场明码标价示范点创建工作,不断增强价格信息公开透明,促进公平交易持续开展农贸市场价格专项整治工作扩大检查覆盖面,把进岛运输蔬菜的流通环节收费作为监管重点之一予以加强,严厉查处不按规定明码标价、价格串通、哄抬物价、囤积居奇等价格违法行为农业、商务、交通等有关部门要做好产供销等方面的信息收集和发布工作,畅通信息共享发布渠道,引导市场价格合理形成着力抓好节假日及疫情特殊时期价格监管,快速处置价格异常波动事件优先妥善处置好“菜篮子”价格投诉举报,及时回应民生关切在举报线索中如发现涉嫌不法经营行为,立即立案查处,切实维护“菜篮子”正常经营秩序。

4.加强蔬菜质量安全追溯监管。强化蔬菜基地源头监管,加强对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的指导,加大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有机、生物肥料的推广力度和补贴力度,严禁违法使用高毒农药;推进蔬菜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建设,进一步加强对蔬菜生产单位和种植户的安全监管,完善田间档案记载,严格执行生产标准和质量保证制度,加强质量检测,做到不检测不上市、不合格不上市、不承诺不出售;继续健全检验检测体系,新建基地配备必要的检测人员和设备,加强检验检测人员培训和管理,推进检测资源和信息共享。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