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首页>监督工作>督查调研

三亚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关于我市“七五”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字体: 打印
2022-04-27 16:53 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为协助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七五”法治宣传教育决议贯彻落实情况的报告,并作出关于“八五”法治宣传教育的决议,2月至4月,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晓的带领下,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通过督促有关单位提交书面材料、座谈交流、实地走访等方式,对我市“七五”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16年以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稳步推进“七五”普法规划和“七五”法治宣传教育决议的实施,连续五次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连续三年获得平安中国建设最高奖项“长安杯”和“中国十大社会治理创新”奖,并在全国“七五”普法总结实地检查中得到验收组的充分肯定。

(一)健全体制机制,形成普法合力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制定工作规则、充实办事机构,形成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各部门各司其责、齐抓共管的大普法格局。二是加大经费保障。“七五”普法期间,我市共投入普法经费3000余万元。三是压实普法责任。出台《关于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实施方案》,编制《三亚市国家机关普法责任制清单》,全市各单位立足实际制定本单位实施方案,将落实普法责任制同业务工作与安排、同部署、同推动。四是开展以案释法。司法机关、行政执法部门通过开展网络庭审、编发案例选集、发布典型案例、拍摄公益微电影、召开新闻发布会等方式,将案件的依法处理变成全民普法的公开课。五是在立法中普法。通过加强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公开征集法规草案修改意见、开展立法后评估、召开法规公布实施新闻发布会、刊登法规解读文章等方式,将法规宣传贯穿于立法工作的全过程。

(二)坚持分类施策,推动精准普法

一是突出重点内容。1.把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普法宣传的首要任务。五年来,市委理论中心组开展理论学习75场次,各级党委(党组)组织理论学习1200余场39800多人次。2.抓好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教育。如,2020年“12·4宪法宣传周”活动期间,我市共开展专题讲座20余场,发放宣传资料3万余份,推送公益广告100余条。3.及时部署安排民法典学习宣传工作,除了发放宣传资料、组织专题讲座、开展“我与民法典”为主题的普法短视频征集活动外,还创作了《法典情系千万家》《崖州民歌唱法典》等法治歌曲。

二是围绕重点工作。1.围绕疫情防控开展普法,组织律师服务团队编写了《疫情防控法律知识问答汇编》,运用广播电视、宣传栏、宣传车等媒介广泛宣传《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防疫法律法规。2.紧密结合三大攻坚战、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禁毒三年大会战、军事设施安全保密宣传教育等重点工作开展普法,累计发放宣传资料20余万册(份),举办集中活动350余场次。3.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紧抓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工作,五年来我市组织各级机关干部观看反腐倡廉警示教育视频和警示教育巡回展共计34000多人次。

三是突出重点对象。1.抓住国家工作人员这一“关键少数”,出台《三亚市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实施意见》,通过邀请知名法学家作专题法治讲座、组织全市国家工作人员按年度定学时开展线上学法等方式,促进我市国家工作人员法律素养的提升。2.抓住青少年这一“关键时期”,按照《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把法制教育纳入教育体系,选聘135名优秀干部和行业骨干担任全市中小学校兼职法治副校长,举办“趣味普法进校园”活动200多场,建立了我省首家青少年警示教育基地。3.抓好村(居)民学法用法这个“重要领域”。以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为抓手,通过法律下乡、法治讲座、发放法律援助卡等形式,为农村群众举办讲座2037场次、提供法律咨询637892人次,化解农村纠纷1745件,在全省率先实现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全覆盖。

(三)创新宣传形式,加大阵地建设

一是大力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目前,我市共完成49个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的建设,其中天涯区文门村、梅村、槟榔村、儋州村社区、吉阳区博后村5个村(社区)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称号。二是持续加大法治宣传阵地建设。结合民生工程,在月川滨河公园建成我市首个以宪法宣传为主题的法治文化公园、在北山村北山公园建成我省首个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在市实验中学等地建设法治文化长廊600多米,在全市131个村(社区)设立法治宣传栏。三是促进普法宣传内容与民俗文化的融合。结合传统节日开展普法文艺演出、知识竞赛,推出“小鹿普法”“树荫普法”等普法品牌,依托崖州民歌传习所组建普法演出队、创作崖州民歌法治歌曲。四是大力开展新媒体普法活动。“七五”普法期间,全市推出380个普法视频,发布普法微博5860条,通过公众号推送普法宣传信息54320条。其中,《我是人民法官》微视频在第十七届全国法治动漫微视频作品征集展示活动中荣获三等奖。

二、存在问题

(一)对普法工作的认识有待继续提高。少数职能部门和领导干部对普法工作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中的重要作用认识还不足,对普法工作的长期性、基础性认识还不够,把普法工作看作是“软任务”,开展普法工作积极性不高。各职能部门之间法律知识普及、典型经验推广的及时性、针对性和覆盖面还存在差异,政法部门法治宣传工作力度明显大于其他部门。

(二)普法工作实效仍需进一步增强。少数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和依法行政能力与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部分基层干部、行政执法人员依法办事意识和依法治理能力还有待提高。针对农村群众、流动人员、农民工、宗教人士的普法仍然存在薄弱环节。疫情防控等突发事件应急时期的法治宣传力度还需加大。对海南自由贸易港法律法规和本市地方性法规的学习宣传还不够。

(三)普法工作方式有待进一步创新。“智慧普法”尚未完全真正实现,运用新媒体、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进行法律知识推送、在线法律服务的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单向灌输的传统普法模式尚未根本改变,主要侧重于法律条文的宣传,普法工作缺乏互动性和吸引力。组织、引导、服务社会力量参与普法方面尚有很大提升空间,普法志愿者工作机制尚不完善。

三、意见建议

(一)深化认识,转变观念,全面落实普法责任制。2021年至2025年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是我市高质量高标准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关键五年。做好新时期普法工作,是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夯实全面依法治国根基的重要举措,是服务“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公民法治素养、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全市各级国家机关和领导干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和思想认识,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积极构建普法责任制考核评估体系和标准化流程,通过健全完善清单管理、督促指导、评估反馈等管理模式,压实各责任单位普法责任,并及时总结落实普法责任制的好经验、好做法,注重培树先进典型,充分调动干部群众参与支持普法宣传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分类施策,融合推进,提升全社会法治素养。一是要根据不同主体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普法工作。比如,建立党政机关公务人员应知应会法律法规制度清单,把法治素养和依法履职情况纳入考核评价干部的重要内容;全面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加强法治课程体系、法治课师资力量建设。二是把普法融入立法、执法、司法和法律服务全过程。比如,加强涉法涉诉信访案件释法析理,针对行政相对人、案件当事人和社会公众遇到的具体法律问题及时开展普法;加大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供给力度,通过进村入户送法律指引、送专场讲座、送专业调解,把普法与服务群众紧密结合。三是围绕疫情防控、乡村振兴、反电信网络诈骗、禁毒、扫黑除恶等重点工作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分别制定专项普法时间表、路线图,发生重大违法苗头、现象、案件时,有针对性地开展法治警示教育活动。四是把海南自由贸易港法律法规和本市地方性法规列为法治宣传教育的重点,提升法律法规的知晓率,提升干部群众对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支持度和参与度。

(三)创新机制,改进方法,提升普法工作渗透力。充分发挥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在普法中的作用,加强对社会力量开展普法的引导和扶持,推动普法志愿服务常态化、制度化。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媒体开展精准普法,促进单向式传播向互动式、服务式、场景式传播转变,增强受众参与感、体验感,使普法更为群众喜闻乐见。以互联网思维深耕智慧普法,注重运用新技术分析不同的法治需求,提高普法产品供给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将普法实践活动与群众文化活动有机结合,吸引群众广泛参与,让群众在参与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在参与中增强法治观念、提升法治素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