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首页>监督工作>督查调研

关于三亚市2020年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调研报告

【字体: 打印
2021-06-24 10:33 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21年624日在市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七十九主任会议上

市人大常委会城建环保工委

为了配合常委会听取三亚市2020年环境状况和环境目标完成情况专项工作报告城建环保工委在分管领导张羽飞副主任的带领下,在去年开展三亚市河道生态保护管理条例执法检查中央环保督察指出重点问题整改情况专题调研的基础上,今年对我市的部分大气监测站点、主要河流水域部分污水处理厂及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进行了重点检查,对吉阳区、天涯区等地的生活垃圾和农业固体废物的收处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对三亚循环经济产业园、无废海岛“西岛”等重点项目进行实地察看,与市政府相关部门进行了座谈了解或函询沟通,广泛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环境质量达标

2020年,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100%,目标值为98.5%,达到目标要求;PM10PM2.5累计均值分别为23和11微克/立方米,目标值分别为27和14微克/立方米达到目标要求。地表水实际达标率为91.7%,超标断面为海螺村,目标达标率为91.7%,达到目标要求;近岸海域实际达标率为92.9%,超标断面为榆林港,目标达标率均为100%,未达到目标要求;城镇内河(湖)实际达标率为94.4%,超标断面为大茅河安罗桥,目标达标率均为100%,未达到目标要求饮用水实际达标率为100%,目标达标率均为100%,达到目标要求。土壤环境质量和环境质量总体良好。植被覆盖度高,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系统整体稳定。全未发生较大以上突发环境事件。

二、主要工作成效

(一)宣教结合,大力推广绿色生活方式

一是增加培训教育力度。多次举办生态文明专题研讨班,邀请生态环境部、中国工程院知名专家学者对市、区各级领导进行授课,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纳入新任市管干部培训班、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并作为干部网络培训班的必修课程二是持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目前,6个生活垃圾分类试点社区和24个美丽乡村已全面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充分发挥试点辐射效应。三是推广清洁能源。出台清洁能源汽车电价优惠和限时免收停车服务费等优惠政策,激活市场动力。截至2020年底,累计建设充电桩4441个,枪口5311个。四倡导绿色出行备案互联网租赁自行车企业3家,投放互联网租赁自行车4000辆,施划停车区域100余个。

(二)提高站位,大力整治突出环境问题

为推动生态环境领域问题整改,市政府抽调专门人员,积极开展沟通协调、组织现场检查,取得初步整改成效。我市牵头负责的第一轮环保督察、第二轮环保督察和省百日大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任务分别完成29项、11项、和40项,整改完成率为94%、32%和49%。其中,针对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违法填海造陆,相关监管部门久拖不决、未采取有效措施阻止问题,问责3人针对南丁新能源汽车城项目违法违规建设的问题,问责4家单位、18名党员领导干部

(三)完善机制,夯实生态保护制度保障

一是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出台《三亚市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试行)》和《三亚市各级党委政府及工作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职责规定》筑牢制度基础。二是完善生态环保工作组织机构。谋划成立中共三亚市委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加强顶层设计和组织领导,形成治理合力;实行生态环境部门双重管理体制,将各区生态环境局统一调整为市生态环境局的派出机构,强化基层环境监管力量。三是优化工作方式方法。完成全市47家企事业单位环境信用评价工作,督促企业自觉履行环境保护法定义务和社会责任。是落实生态补偿制度2020年,我市共有13个村委会120个村小组纳入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范围,补偿户数5468户,补偿人口27878人,全年共发放补偿资金6517.74万元。

(四)重点治理,全面抓好环境污染防治

一是打赢蓝天保卫战。累计淘汰1131辆老旧柴油车,完成409辆中重型老旧柴油车治理按照实际耕地面积划拨各区工作经费约1264元,保障秸秆禁烧工作和扶持引导经费支出严格执行《三亚市烟花爆竹燃放安全管理规定》,划定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区域,全力做好烟花爆竹禁放工作。二是打好碧水保卫战。开展饮用水源专项整治,编制《三亚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办法》启动天涯区北部山区(岭曲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工作完成高园水库-大茅水水系连通、亚龙溪综合治理、龙潭河综合治理等3项工程。三是推进净土保卫战。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三亚宝齐来医疗废物处置有限公司新厂和退役场地2个高关注度地块均已完成了初步采样调查,医疗废物处置有限公司退役地块土壤污染修复治理工作已完成。

(五)多措并举,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一是大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完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扩建和医疗废弃物协同处置等2个项目建设;完成新城水质净化厂提标改造工程建设,提标改造规模为3万吨/日,出水水质达地表类Ⅳ类水标准。

二是有序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制定《三亚市“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制度》,深入景区、酒店、社区开展宣传培训,推广绿色生活消费理念;制定并发布“无废酒店”““无废岛屿”、绿色机关实施细则,大力开展“无废细胞工程”建设。  

三是推动全面禁塑。积极推动重点行业和场所禁塑,全面落实“禁塑”试点相关工作;推动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厂建设,现已完成项目可研;加强国际塑料污染治理合作与交流,塑料污染治理的国际影响力逐步提升。

四是持续做好农村环境治理。废旧农膜回收量为841.4吨,回收率93.49%通过增施有机肥和土壤调理剂完成蔬菜基地地力保育1000亩以生物农药为主,无偿为农户开展水稻病虫统防统治1.96万亩建成并试运行的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95套、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2897套,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为37.6%

(六)强化执法,提升环境保护监管水平

一是强化海域和水域监管。利用无人机对执法船艇、车辆无法抵达的海域开展巡查,做到巡查全覆盖;运用现有的综合监控系统,对重点水域和码头进行录像监管,并加强夜间电子巡查,形成全天候高压监管态势。二是优化餐饮油烟和秸秆焚烧监管方式。吉阳区建立了1套秸秆垃圾禁烧综合监测管理系统和2座智能秸秆垃圾禁烧监测站点,形成人防和技防相结合的监管机制;海棠区对餐饮企业油烟排放和秸秆垃圾焚烧进行全年在线监控,共检查发现23家油烟超标企业,下发9份责令整改通知书。三是开展环保公益诉讼。2020年度,我市公益诉讼立案15件,其中,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12件,占比80%,诉前检察建议整改率100%,倒逼执法过程不断规范。

二、存在主要问题

(一)水环境污染形势依然严峻

一是水环境质量没有完全达标2020年,三亚东河、三亚西河、大矛河、冲会河、盐灶溪、鸭仔溪、烧旗沟、腊尾水库、鸭仔山塘仍常出现海水劣Ⅳ类或地表水劣V类水质。近岸海域城镇内河(湖)实际达标率为92.9%和94.4%,距离100%的目标达标率还有一定差距;地表水实际达标率为91.7%,勉强达标。二是水环境治理能力有待加强河流上游水源地退果还林和居民搬迁工作效果未达预期,河道源头污染未得到彻底治理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海棠区、崖州区和育才生态区污水管网覆盖率不高;主城区部分区域存在漏接、错接、雨污合接现象,部分管网出现破损、渗漏等问题;污水处理厂和污水泵站雨季均是超负荷运转,全市水环境整治形势依然严峻

(二)大气污染治理水平有待加强

一是工地扬尘控制效果不理想。建筑工地内部及周边脏乱差问题比较突出部分拆迁和建设项目没有防尘抑尘设施部分工地内部道路未按照要求硬化场内裸露土地覆盖不完整渣土运输车辆夜间无封闭过量运载渣土行为普遍存在扬尘污染严重重点污染领域控制办法不多。农村秸杆处理仍不到位,秸杆利用大多属于小规模、低层次,农民参与秸杆综合利用的自觉性、积极性不高露天焚烧秸秆垃圾行为时有发生机动车保有量逐年增多,受到技术瓶颈和传统习惯的影响,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比较低,车辆尾气排放污染日趋加重

(三)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短板明显

一是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标准不高,处置方式单一,没有形成分类收、分开运的闭环体系,“混合收集、混合清运、混合处理”的状况依然存在建筑垃圾回收量利用率较低我市2018-2020年建筑垃圾回收量分别仅为14.38万吨、1.75万吨和1.40万吨,远低于每年50万吨的设计回收产能。三是“禁塑”工作成效不够明显。农贸市场、百货商店、餐饮店等使用不可降解塑料制品情况较为常见,线上线下销售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现象普遍存在。四是农业废物回收未全面覆盖。农业投入品回收站数量少规模小,农膜、包装袋、农药瓶等未实现全面集中收集处理,有的丢弃在田头水沟被当作生活垃圾处理,成为新的污染源   

(四)农村面源污染问题仍未解决

一是畜禽养殖污染依然存在。对照中央环保督察的要求,部分畜禽养殖污染整治不够彻底,有些小型养殖场以及零散养殖户缺乏必要的污染治理设施,依然存在直接外排的情况,污染周边的空气和水体。是化肥、农药滥用屡禁不止。我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起步较晚,农药、化肥以及品种繁多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频次高、用量大对土壤和水质造成严重的污染。三是农业灌溉尾水处理缺位。大量农田灌溉水直接排河,导致监测断面氨氮浓度增加,严重影响河流水质,成为旱季河流主要污染源

(五)环境保护体制机制不够健全

一是环境保护制度仍不完善。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政府规章制度和规范性文件尚未建立健全;部分管理机构虽然挂牌成立,但缺少工作人员和经费保障。环境长效治理的系统理念未夯实树牢。依然存在重视问题整治忽视长效管理的误区处理具体环境事件时存在注重临时突击、忽视系统治理情况是污染防治没有形成有效合力。个别部门、单位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消极应付、行动缓慢等现象因机构改革影响,部分管理职能分工尚不明确,在个别环境问题落实上部门职能衔接不到位,整体效果有待提升

三、相关意见建议

(一)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组织领导

一是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行动纲领和根本遵循,充分认识到做好三亚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完成环境保护目标,是扎实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搞好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前提和底线。二是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严格履行生态环境管理职能,高质量统筹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完善健全公众参与、专家研讨、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处置重大环境问题的必要程序,确保各项决策科学合法。三是加强组织领导,树立“抓环保就是抓发展,抓环保就是抓民生”的意识,强化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真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落到实处以具体环境保护成效体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转变发展理念,推动绿色发展

一是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加快推动形成健康可持续的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二是始终坚持新发展理念,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环境保护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底线,把改善生态环境的作为改善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助推海南自贸港各项政策落实落地。三是坚持长远规划,长远谋划,紧紧围绕自贸港建设“三区一中心”的战略定位大力补短板强弱项,把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融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以科学的规划引领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为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和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突出问题导向,做好污染防治

一是强化水环境整治确保水质稳定达标全面做好城乡污水管网规划、建设运营维护提升市区污水处理质效科学布局污水处理厂,力争做到“零直排”;加快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强化运维监管,尽快实现“全覆盖”;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的管控和治理,减少农田化肥农药用量,增加必要的灌溉尾水处理设施。特别要做好不达标断面水质监控治理,找到问题根源,尽快实现达标排放。

巩固大气污染防治成果着力补齐治理短板严格执行《三亚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三亚市餐饮业油污染防治办法》等法规严禁露天焚烧秸秆严肃查处焚烧工业废料生活垃圾等违法违规行为,巩固大气污染防治成果。加大建筑工地扬尘整治力度坚持严抓严管,落实扬尘整治责任,实现建筑工地扬尘控制全覆盖政府投资的重点工程、市政工程等项目要带头规范操作,对扬尘治理不力的单位,实施严格监管和处罚,确保扬尘问题得到有效控制。

三是推进固废污染治理,尽快解决突出问题。加快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健全落实“村社区收集、中转、市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机制完善建筑垃圾流向监管,抓好建筑固废回收利用,推动建筑固体废物综合处理制作产品在基础建设上的广泛应用;加强对使用和销售不可降解塑料制品行为的查处力度,特别是针对农贸市场、批发市场、餐饮店等重点领域要建立常态化监督执法机制;对各类养殖业进行科学布局积极探索畜禽养殖污染综合防治新技术、新方法引导农户使用可降解农用膜,加大一次性地膜、农药包装袋等农业废弃物回收力度推进农业投入品循环利用。

强化法治建设,完善长效机制

一是全面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夯实环境保护治理的法治基础。严格贯彻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法规制度,坚决执行各项生态环保标准,把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治化、制度化、系统化、常态化的轨道二是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加强环保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协作配合,明确责任分工,加强跟踪问效,将集中性整治与常态化监管有机结合,建立长效责任机制;探索规划环评与建设环评联动,完善专家论证、风险评估等必要程序,建立长效联动机制;对生态环境存在问题要向社会公开,主动接受人民群众监督,建立长效信息公开机制。三是要持续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和省环境保护百日大督察指出问题的整改工作,要不折不扣落实中央、省环保督察的指示要求,举一反三,坚决克服形式主义,杜绝表面整改、敷衍整改,要对照各项反馈问题,真抓实改,高质量完成整改任务。

深入宣传引导,提高环保意识

一是加强教育培训,强化各级党政干部“抓环保就是抓发展,抓环保就是抓民生”意识,强化各级党政同责、各负其责、失职追责的职责认同,共同做好生态环保领域的各项工作二是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开展环保法规政策宣传和环保知识普及不断创新宣传形式和宣传手段,对环境保护先进典型进行宣传,对严重污染环境行为进行曝光,提高宣传工作成效三是深入企业和其他污染物产生单位开展环境普法宣传和环境安全教育强化企业污染防治主体意识,依法承担“谁污染、谁治理”的法律责任提高企业生产经营者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意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