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首页>会议信息>代表大会>三亚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

关于市八届人大五次会议票决出的2024年市级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及满意度测评情况的报告

【字体: 打印
2025-01-10 21:23 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各位代表:

根据中共三亚市委办公室印发的《三亚市全面推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实施方案》,我市2023年下半年正式启动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工作,2024年市八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市人大代表通过票决产生了市级十大民生实事项目。一年来,我市把推动票决项目落地落实作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着力推进改善民生福祉的重要抓手。在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人大和政府同心同向同干,全力推动项目建设提速增效,聚焦项目堵点难点跟踪监督,以坚定决心和有力举措确保每一项由代表票决出的民生实事项目都能扎实落地,从蓝图变为现实,高质量按期交付,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对全市人民的庄重承诺。现将市八届人大五次会议票决出的市级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及满意度测评情况报告如下:

一、市八届人大五次会议票决出的市级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

市八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240名市人大代表以无记名方式,差额票决出10项2024年度市级民生实事项目,分别是“菜篮子”保供稳价体系建设项目(240票)、城市消防基础提升工程项目(240票)、公益托管服务项目(240票)、全市公办中小学校配备同步课堂视频直播设备项目(239票)、特定残疾人康复救助服务项目(238票)、基层慢病康复理疗站建设项目(238票)、青鹿校园心理护航行动(238票)、农民小额贷款贴息项目(237票)、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项目(236票)、长者食堂助餐点示范项目(233票)。大会闭幕后,市政府主动作为,健全民生实事项目责任分层分类推进机制,严格发挥督查效能,强化项目进度的统筹协调,不折不扣落实好民生实事事项。目前,10项市级民生实事项目已全部完成,投入资金1.7亿元。各项民生实事项目完成情况如下:

(一)“菜篮子”保供稳价体系建设项目(牵头部门:市发展改革委、市农业农村局、三亚环农集团)

项目内容:为进一步提升我市“菜篮子”价格调控和三级保供能力,计划新增20个新型社区零售网点、在部分“菜篮子”平价网点实施特价惠民行动、对山区冬季瓜菜卖菜进行运费补贴,同时在新鸿港批发市场建设海鲜集采分销中心。

完成情况:该项目安排资金7745万元。市发改委选取了旺豪超市胜利店、旺豪超市国购店等25家“菜篮子”平价网点实施特价惠民行动;市农业农村局已完成山区冬季瓜菜运费补贴发放工作,共计发放补贴164万元(年初预算安排200万元,剩余资金已回收);市环农集团负责建设的海鲜集采分销中心和20个新型社区零售网点均已完工并投入运营。项目实施后不仅有效保障了我市平价蔬菜、肉类、海鲜的供应,降低了群众生活成本,并且对山区冬季瓜菜进行运费补贴,解决了我市山区冬季农民卖菜难问题,提升了山区农民的收入。

(二)城市消防基础提升工程项目(牵头部门:市水务局、三亚环农集团、市消支防队救援、市卫生健康委)

项目内容:为补齐我市消防基础短板,降低火灾风险,计划在符合条件的区域建设市政消火栓380个,对人民医院消防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同时对200栋建筑高度超过50米且具备整改条件的高层居住建筑管道井进行封堵。

完成情况:该项目安排资金1528万元。市环农集团已分别在河东路、市一中、月川小学、港门村等区域完成380个市政消火栓补建工作;市人民医院已完成电路升级改造、消防门更换、2个微型消防站建设等一系列消防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工程;市消防救援支队已在全市范围内完成200栋建筑内管道井完成封堵工作。项目的实施完善了我市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我市火灾防控能力,有效降低了消防安全风险。

(三)特定残疾人康复救助服务项目(牵头部门:市残联、市民政局)

项目内容:为减轻特定残疾人家庭负担,实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为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救助服务;实施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供给能力提升项目,全市新增5个(4个区及育才生态区)区域性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场所,为有康复需求且经过评估具备康复条件的精神障碍患者提供服务。

完成情况:该项目安排资金1820万元。市残联已累计为391名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服务,实现为有需求残疾儿童全覆盖救助;市民政局已在四个区及育才生态区开展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服务工作,累计提供精神障碍康复服务59816人次。项目实施后,不仅有效帮助残疾儿童融入社会,经统计,接受精神障碍康复服务后,患者服药依赖性减少502人,同比下降45.4%,情绪改善565人,同比提升51.2%,能力提升635人,同比提升57.5%,同时提供就业辅助保障644次。

(四)基层慢病康复理疗站建设项目(牵头部门:市卫生健康委)

项目内容:为提升基层医疗能力水平,计划在海棠区南田医院、崖州区保港卫生院、天涯区高峰医院和河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慢病康复理疗站,并各完成1000人次以上的服务规模。

完成情况:该项目安排资金400万元。在海棠区南田医院、崖州区保港卫生院、天涯区高峰医院和河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的四个基层慢病康复理疗站均已完工并投入使用,已累计提供慢病康复理疗服务4891人次,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正规的中医理疗服务,有效降低了群众就医负担,破解了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五)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项目(牵头部门:市民政局)

项目内容:满足不断增长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加大社会养老服务设施供给,在各区及育才生态区各新建一所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示范点,开展就餐服务、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精神慰藉、健康管理等为老服务项目。

完成情况:该项目安排资金900万元。在海棠区龙海社区、吉阳区东岸社区、天涯区金鸡岭路社区、崖州区龙门社区、育才生态区立才居建设的5个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均已完工并投入使用,目前已开展服务7386人次,开展活动47场,让老年人在社区享受娱乐、学习、健康等方面的服务,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六)青鹿校园心理护航行动(牵头部门:市卫生健康委)

项目内容:为提高全市初、高中师生心理健康水平,在全市初、高中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测评服务,对发现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和教师进行个体心理咨询(心理辅导),解决学生和教师心理健康问题。

完成情况:该项目安排资金837万元。已累计为67168人提供心理健康测评服务,其中中学生61346人,教师5822人,同时完成对全市中学297名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能力培训,进一步强化了校园心理健康队伍建设。该项目的实施有效解决学生和教师心理健康问题,进一步筑牢校园心理健康防线。

(七)公益托管服务项目(牵头部门:市教育局)

项目内容:为有效缓解学生“看护难”问题,切实减轻家长负担,引导和帮助我市学生度过安全、快乐、有意义的假期,2024年开展公益托管服务工作,为学生提供公益托管服务。

完成情况:该项目安排资金571万元。2024年全市相关学校共为11560余名学生提供公益托管服务,超额完成“为至少7000名学生提供公益托管服务”的任务目标。项目的实施显著减轻家长周末及暑假看护压力,丰富了我市中小学生课余生活。

(八)农民小额贷款贴息项目(牵头部门:市政府办公室)

项目内容:为加快推进普惠金融发展,实施金融惠民工程,计划发放50万元(含)以下农民小额贷款4000笔共计4亿元,对符合条件的农户最高按10万元贷款额度予以贷款贴息。

完成情况:该项目安排资金1850万元。2024年我市已累计发放农民小额贷款5576笔,共计5.23亿元;已兑付2023年第四季度至2024年第三季度农民小额贷款贴息,支出农民小额贷款贴息及奖补资金(奖补资金仅适用于脱贫人口小额信贷,用以鼓励和支持经办银行向脱贫人口发放小额信贷)1527.52万元(结余预算资金指标已按规定收回),实现“应贴尽贴”,惠及农村家庭4000多户,有力支持了农业发展,切实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九)长者食堂助餐点示范项目(牵头部门:市民政局)

项目内容:为完善全市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探索开展为老助餐服务项目试点,依托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社区助餐点、单位食堂、餐饮企业等,新建或挂牌模式建设长者食堂。拟在全市各市辖区新建15个长者食堂,为辖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

完成情况:该项目安排资金740万元。市民政局负责建设的全市各区及育才生态区共16个长者食堂助餐点已全部投入运营,项目已累计提供老年人助餐服务共计14.43万人次。通过助餐点堂食用餐和上门送餐服务,有效解决了老年人就餐问题,为广大老年群体提供暖心又暖胃的服务,提升了老年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水平。

(十)全市公办中小学校配备同步课堂视频直播设备项目(牵头部门:市教育局)

项目内容:该项目安排资金1080万元。为推动教育集团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升学校教学质量,计划为我市112所公办中小学校采购配备112套同步课堂视频直播设备。

完成情况:我市公办中小学112套同步课堂视频直播设备已全部安装到位,同时市教育局已完成全市公办中小学校相关教师同步课堂设备使用培训工作。项目完成后不仅实现异地同步教学,还配备校园云平台,教师可以自助上传录制的教学视频,供学生观看学习,实现区域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有效促进了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坚持高位推动,强化组织领导。市委认真落实《中共海南省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的意见(试行)〉的通知》,结合三亚实际,出台《三亚市全面推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实施方案》,市委主要领导多次作出批示,民生实事必须按时高质量完成,让代表满意,群众受益。市人大常委会及时作出《关于实施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的决定》,常委会各专工(委)充分发挥监督职能,精心谋划监督工作方案,推动民生实事项目有序实施,为三亚推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提供了有力支持和保障。市政府多次召开民生实事项目工作推进会,要求各牵头部门的主要领导亲自抓落实,相关领域分管市领导按期调度进展情况,为保质保量按时完成2024年度民生实事事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落实主体责任,统筹推进工作。市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高质量发展中增进民生福祉。2024年我市十大民生实事事项经三亚市八届人大五次会议票决选出后,市政府在第一时间细化任务分工,明确各级责任人,确保事事有人抓、件件有着落。同时,为筑牢民生实事根基,强化项目论证研究,做实做细项目前期工作。年初,各牵头部门高谋划、高标准制定项目实施方案,迅速启动实质性建设工作,力促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完成、早运营。各民生实事项目开工后,责任单位倒排工期、对标推进,市委督效办(市政府督查室)跟踪督办,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报告事项进度和存在问题,督促各民生实事项目加快推进,确保各事项按时完工。在民生实事事项推进过程中,各相关单位不断加强协调联动,市政府按时调度民生实事落实情况,及时破解事项推进过程中的难点堵点,确保民生实事项目顺利推进,在项目运营过程中,各事项牵头单位靠前站位,统筹各民生实事项目服务内容落实落细,有效改善了我市民生服务水平,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

(三)强化监督刚性,持续跟踪问效。市人大常委会将民生实事项目的监督工作列入人大常委会2024年工作要点,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全面跟踪监督。精准锚定监督方向,系统性谋划监督方案。由常委会领导牵头,各责任专委和工委协同发力,创新监督策略,打出多元监督“组合牌”。常委会分管领导多次带队到项目一线开展监督,通过实地视察、专题调研、召开民生实事项目推进会等方式,推动项目实施工作有序进行。上半年,为了全面掌握民生实事项目落实情况,市人大常委会召开会议听取和市政府关于专题审议2024年上半年省、市十大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的报告。并在会后向市委提交了2024年省、市级民生实事项目事中监督情况报告,为市委决策提供有力支撑。同时,组织省市人大代表深入了解省、市级民生实事项目实施进展情况,针对部分未达预期进度的项目,代表们提出了解决问题的许多意见和建议,市人大常委会将代表意见和建议形成问题清单提交市政府研究,督促整改落实,推动问题解决。下半年,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召开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联席会议,听取2024年省、市民事实事项目完成情况汇报,要求各部门对已完成的项目,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切实提高民生实事实效。为了完善民生实事票决制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人大常委会的监督作用。经市八届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审议通过,正式印发《2024年度三亚市市级民生实事项目完成情况满意度测评工作方案》,根据方案,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就项目完成情况、项目质量、项目管理、项目效益、群众反馈等方面,对10项市级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开展满意度测评,构建起“政府年初有承诺、人大全年有监督、年终测评有问效”的全链条监督闭环,以监督促落实。票决制实施以来,民生实事项目的实施,无论从时效上、项目质量上,还是项目效益上较往年都有了很大的提升,群众普遍反映较好。

三、2024年市级民生实事项目满意度测评结果

2024年12月31日,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听取审议了市政府关于2024年三亚市十大民生实事事项完成情况的报告,并根据《2024年度三亚市市级民生实事项目完成情况满意度测评工作方案》规定,对市八届人大五次会议票决出的10项市级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开展满意度测评。本次会议应出席的常委会组成人员33人,实到29人,经常委会组成人员投票表决,十项市级民生实事项目测评结果均为“满意”等次。

相关稿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