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首页>会议信息>代表大会>三亚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

关于三亚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字体: 打印
2014-03-04 17:09 三亚市人大常委会

 

 

 

2014年2月18日在三亚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三亚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各位代表:

    受市政府委托,现向大会报告三亚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3年,全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和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着力调结构、惠民生、促改革,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民生保障继续改善、统筹城乡进展有序”的良好态势,较好地完成了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主要指标目标任务。

    (一)经济稳步发展中提质增效。全市生产总值373.49亿元,同比增长10.1%,增幅比年初预期目标高0.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49.82亿元,增长6.4%;第二产业73.80亿元,增长9.2%;第三产业249.87亿元,增长11.1%。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完成67.5亿元,增长16.6%,占全市生产总值的18.1%,居全省前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实现25460元和9795元,分别增长9.3%和11.0%。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贷、存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101.2%和37.5%,贷存比66.5%,比上年提升21.1个百分点,对经济发展的支持明显增强。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3.2%,呈温和可控态势。

    (二)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我市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全年服务业占GDP比重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民生银行三亚分行、国家开发银行三亚分行等多家金融机构相继开业,金融业增加值增长38.2%,增速比服务业快27.1个百分点。远洋地产等数家知名企业陆续入驻中铁・子悦薹商务写字楼,阳光金融广场、南航三亚总部基地综合楼完成投资分别超过2亿元、1亿元,创意产业园区社会投资达到9.9亿元。出台邮轮等4个旅游专项规划,试运行“旅游系统诚信管理平台”,旅游咨询服务中心三亚湾蓝海站投入使用,低空旅游正式开展商业运营,三亚千古情景区开业。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233.33亿元,增长21.4%,旅游接待过夜人数1228.40万人次,增长11.5%。全年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105.14万平方米,增长70.5%,商业经营用房(网签,含产权式酒店、商业用房、写字楼等)所占比例由去年同期的16.2%提高到18.7%。实施深海养殖,加快推进常年蔬菜基地和田头预冷库建设,扶持休闲农业发展,全年全市农业完成总产值74.98亿元,增长6.5%。

    (三)内需拉动作用增强。以“项目建设年”为契机,扎实推进省市重点项目建设,为扩大内需提供了有力支撑。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23.3亿元,增长21.6%。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23.6亿元,超过年度投资计划的34.1%,对拉动投资增长发挥了主要作用。五个生态停车场升级改造、海虹路拓宽改造、三亚湾路面改造(海月广场至光明路段)等工程项目竣工投入使用,海棠湾洲际酒店等2家五星级酒店竣工,崖州中心渔港、凤凰机场三期扩建、西环高铁三亚段、南山滚装码头等一批项目有序推进,凤凰岛国际邮轮港二期等项目前期工作扎实开展。在免税新政带动下,限额以上的日用品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化妆品类分别增长35.4%、32.7%、26.4%;汽车类受汽车4s店翻新扩建、大东海车展销售活动以及新采购出租车的共同影响,增长37%。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23.5亿元,增长17.8%。

    (四)统筹城乡发展迈出新步伐。《三亚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20)》报批顺利,编制18项控制性详细规划,启动多项专项规划,加快了各镇总规和镇区控规编制,全市村庄建设规划方案已通过专家评审。东岸、水居巷等城中村和旧城改造项目取得新进展,育才镇省级特色风情小镇示范镇以及河东区海罗村、凤凰镇槟榔村、育才镇马亮村等7个新农村综合改造试点工作扎实推进,海棠湾风情小镇、鹿回头半岛开发项目、吉阳安置区等安置房竣工近3000套。新农村医疗合作就近报销网络系统实现全覆盖,行政村标准化卫生室覆盖率达89.1%。农村公路通畅工程与桥梁改建维修工程稳步实施,全市行政村公交开通率达73%,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沼气工程等工作均取得新进展,建成城乡垃圾中转站7座并投入使用,农村垃圾收运处理取得较好效果。

   (五)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出台《三亚市促进海棠湾总部经济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优惠政策暂行办法》,上报省政府审定《三亚市海棠湾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区总体建设方案》。全面推进行政审批“三集中”改革,实现市管单位行政审批办公室全覆盖,取消59项行政审批项目,删减了61条申请条件和186条申请材料,有效规范行政审批行为,项目平均办理时限压缩至3.12个工作日,按时办结率继续保持100%;全面试运行建设项目“五个集装箱”并联审批,推进网上申报工作,实现网上初审全覆盖。修订完善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管理规定及代建制管理办法,提高审批效率,提升政府投资效益。结合强镇(区)扩权改革,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净收益市、镇(区)两级分享比例由8:2调整为对半分成。三亚大小洞天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上市培育工作取得新进展,组建水务、公交集团公司。成功举办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等重大国事活动,精心组织参与“泛珠大会”、“京交会”等大型经贸活动。全市进出口总额1.5亿美元,增长7.0%。全年实际利用外资实现2.42亿美元,增长5.0%。

   (六)生态文明扎实推进。全市新增太阳能热水系统建筑应用面积152.8万平方米,全年新建建筑节能达标率95%以上。三亚湾雨污分流、三亚河雨污分流项目已基本竣工,三亚市新城水质净化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和餐厨垃圾处理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城市污水配套管网建成30公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渗滤液达标处理率均达100%,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4.5%,万元GDP能耗下降率、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等指标预计完成省下达的任务。按照空气质量新标准开展环境质量监测,加大对重点污染源巡查监管力度,严密监控三亚湾等六大港湾陆源入海排污情况,实施海棠湾等港湾水质常态化监测。扩大森林生态效益财政补偿试点范围,“绿化宝岛”行动完成造林2.68万亩。

   (七)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加大。投入重点民生项目资金54亿元,同比增加4.94亿元。压缩行政经费及一般性项目经费3888万元支持民生和区镇事业的发展。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5530套,超过省下达任务的22.3%;完成农村危房改造任务1500户,改造重建面积11.4万平方米。全市城镇新增就业岗位超过3万个,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5万多人,均超额完成年计划任务,城镇登记失业率1.5%。城镇从业人员“五险”参保率达到98.6%,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99.99%,城乡居民低保对象人月均保障标准提高40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人均筹集补贴标准增加49元;继续实施物价上涨财政联动补贴机制,物价补贴发放标准提高120元/人。全年投入2亿元推进学校多媒体、运动场等改造和标准化建设,育才镇中心幼儿园已经交付使用,学前三年的毛入园率80.52%;市四中新校区已完成搬迁,实验中学、丰和学校完成高中招生,全市新增普通高中学位230个。市人民医院改扩建二期工程基本建成,市中医院三期项目完成主体工程,市妇幼保健院整体搬迁(新址)建设项目已开工建设,卫生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总的来看,2013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良好,经受住了外部经济环境复杂变化的考验,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统揽全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人民攻坚克难、奋力拼搏的结果。但在计划执行过程中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困难和问题:一是消费市场增长动力不足。消费主要依靠离岛免税政策的带动增长,新的消费热点不多。同时,在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背景下,高端餐饮企业增速放缓。二是受征地拆迁安置难、部分业主对项目管理业务不熟悉等因素的影响,一些项目推进缓慢。三是城市基础设施和综合服务功能有待进一步完善,城市道路需进一步优化。此外,城市公共服务能力、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等需要进一步提升,生态环保压力增大。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一)发展环境

    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和省委六届五次全会精神的重要一年,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也是执行“十二五”规划的关键年,我市面临的内外部发展环境正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世界经济正在缓慢复苏,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全面深化改革将使改革的红利得到持续释放。我省经济发展已进入持续稳定的上升期,发展基础、动力、优势进一步增强。我市总部经济、金融业、游艇产业、邮轮经济、免税经济、智慧产业等高增值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断提升,这为2014年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此外,当前国家严控和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加大清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导致地方政府融资难度加大,加之我市的项目建设与用地供给矛盾较为突出,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当前主要还依靠投资拉动的我市经济发展。但从总的来看,我市还是处于机遇大于挑战的发展上升期。

   (二)主要预期目标

    根据全市经济工作会议总体要求,2014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左右,全市接待过夜游客增长8%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左右,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10%左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目标控制在4%左右。

    三、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扩投资、上项目,充分发挥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一是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2014年安排市重点项目118个,年度计划投资361亿元,重点预备项目77个。要按照竣工投产一批、加快推进一批、开工建设一批和策划储备一批的原则,实施好全市重点项目计划。同时,加快重点预备项目的前期工作,争取一部分变为提前开工项目。二是全力推进征地拆迁工作。继续推进扩权强镇(区),强化项目属地管理,坚决打击违法建设、违法阻工等行为。继续落实好镇(区)土地出让收益分配政策,并加快推动人、财、物力下沉,增强区镇的工作力量。三是进一步拓宽投融资渠道。组织开展重点项目融资银企对接活动,引导各金融机构加强对重点项目的信贷支持。加大土地收储力度,筹集安置区、园区等周边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推动发行企业债券、盘活国有资产等新型投融资模式,强化对项目建设资金的支持。加强与上级部门沟通,力争中央、省在项目建设资金方面给予更大的支持。四是强化项目跟踪服务和监督检查。严格落实“六个一”责任模式,继续坚持每月“一会商、一研判、一调度”,定期开展检查和督导,兑现项目建设年度目标考核奖惩办法。五是科学谋划项目,优化投资结构。围绕总部经济、金融等新业态发展方向和产业定位,加大招商选资力度,集中力量抓投资份量重、带动能力强、附加值高的现代服务业重大项目落户。

   (二)扩大消费需求,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一是精心策划,综合运用传统促销方式和网络等现代营销手段,加大城市旅游目的地的营销力度,拓宽旅游、房地产等特色产品宣传渠道。积极组团参加莫斯科国际旅游展、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中国婚博会和房地产交易展示会等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大型专业旅游与房地产展会,加大在国内外主要客源地宣传与促销活动,提升三亚热带滨海度假旅游目的地形象,推广三亚“蓝色海洋游、 绿色健康游”和“婚庆蜜月游”等特色旅游产品。与知名传播机构合作造势,利用“微博”、“微信”等现代新媒体宣传平台,提高社会关注度和营销效果。二是加大协调力度,完善海棠湾国际购物中心物流配套设施,确保海棠湾国际购物中心按照计划营业。三是落实国家在信息、健康、养老等领域陆续出台促进消费的政策,积极培育健康养老、信息消费、社区商业、家居服务等消费热点,积极推行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以及发展物联网等新兴业态。推进鲜活农产品直供直销配送体系建设,加快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完善城乡商贸网络。

   (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一是加快培育发展新兴高增值产业。加快南航三亚总部基地综合楼、阳光金融广场等项目建设项目建设,积极推进企业绿都园区和上海市各地在沪企业联合会总部大楼等项目,培育壮大我市总部经济。鼓励民生银行、国家开发银行探索开展贷款新模式,争取光大财险总部落户三亚、中信银行设立三亚分行,完成西安中盈基金、海南中度实业基金设立工作,加快推进中国(三亚)国际金融产业集聚区项目前期工作,促进金融业多元化发展。加快海南广播电视总台三亚新闻中心、三亚国际教育度假区西区、海棠湾梦幻不夜城等项目建设,着力提升三亚文化品位。认真落实加快海洋强市的决定,支持中国科学院三亚深海基地建设,发展海洋新兴产业。二是促进旅游业和房地产业等主导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推动旅游接待设施、旅游信息化、旅游标准化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强化旅游市场监管,培育发展低空飞行、邮轮游艇、森林旅游、会展赛事、海洋旅游等为重点的旅游新业态。推进红塘湾、太阳湾、半岭温泉等度假区及槟榔河国际文化、泛南山、亚龙湾热带森林等旅游区项目和三亚湾红树林度假会展酒店、三美湾度假酒店等一批高星级酒店项目建设,加快三亚国际水上飞机中心推进速度,尽快投入使用,丰富旅游内涵。调整优化房地产结构,积极推动房地产开发向产权式酒店、新型商务地产、高端康复养老等转变,推进小洲岛产权式度假酒店、凤凰岛开发、美丽之冠等一批项目建设,积极促进房地产业与旅游、商贸、创意等产业相结合。三是加快推进海棠湾国家海岸、创意产业园等园区建设,完善园区水、电、路、管网、通讯等配套设施,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四)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一是加快城镇化项目建设。集中力量推进天涯力村、亚龙湾兰德玫瑰风情产业园等项目改造,加快三亚湾新城项目、崖州湾开发区、鹿回头半岛开发等项目建设,发挥其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示范作用。推进榕根村、东岸等城中村改造项目建设步伐,提升城市特色和品位。积极实施农村道路、文体设施等新农村建设项目,深入推进我市新农村综合改造试点工作,着力推进吉阳镇六盘村、凤凰镇水蛟上下乙村、天涯镇文门中那后村等农村片区改造。加快海棠湾风情小镇、创意产业园、半岭温泉、食品厂等安置区建设,完成吉阳安置区建设,为推进项目建设创造条件。二是提升新农村发展水平。推进国家冬季瓜菜基地建设,力争明年完工;加强常年“菜篮子”基地建设,提高主要农副产品产量;全面推进三亚南果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三亚热带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园等项目建设,着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抓好农村水利设施和饮水安全、改水改厕、沼气工程等工作,加大脱贫攻坚力度,推进整村扶贫开发。三是提升城市承载服务能力。完善城乡规划体系,推进总规报批工作,加快编制点状片区、基础设施等一系列规划,加强村镇规划管理。积极推进凤凰机场三期改扩建、西环铁路三亚段、南山滚装码头、崖州中心渔港等项目建设,继续实施城市道路新建及改扩建工程和绕城高速公路配套工程及连接线建设工程,力争开工建设凤凰岛国际邮轮码头二期,完善城市水、电、路、桥、管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市政基础设施,加强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努力提高城市发展水平。

   (五)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不断提升开放水平。加快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争取推进空域调整、新辟航路和延长外籍游艇访问续延时间,探索研究邮轮公司在三亚落户的优惠政策,推动实施离岛旅客免税购物“即购即提”和免税商品邮寄等便民措施,进一步放大离岛免税等开放政策效应。争取上级政策支持,推进海棠湾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区建设发展。深化旅游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实施旅行社等级评定制度和市场退出机制,落实导游人员薪酬体系和社保制度,完善旅游诚信体系和“黑名单”建设。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推进集体土地共有宗地分割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完成“五镇一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工作任务,为引导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奠定基础。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完成重点项目并联审批机制建设,探索全流程网上审批,推进三亚市审批代办服务制,建设和完善全市三级政务便民服务体系;积极推进扩权强镇(区)工作,并结合撤镇设区的实际适时划分市区行政审批权限。推进社会事业体制改革。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探索社会组织管理创新体制机制。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积极融入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发达地区合作,加强招商选资工作。推进三亚“首脑外交和休闲外交基地”建设,积极申办和举办国际重大活动。

   (六)努力办好民生实事,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继续实施好保障性住房工程,加快推进同心家园八、十、十一期等工程建设。推进区镇中心幼儿园项目及中小学校规范化建设,抓好三亚湾学校前期工作,力争尽快动工;继续建设长江商学院三亚校区等高校项目,不断完善高等学校办学条件。完成市人民医院改扩建二期、中医院三期项目建设并投入使用,加快市妇幼保健院整体搬迁(新址)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区项目和市第二人民医院项目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动工,不断提升医疗卫生发展水平。强化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努力实现全市新增城镇就业岗位2.5万个,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万人,城镇从业人员五项保险参保率超过98%,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继续保持95%以上,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9%。实施建设群众艺术馆、图书馆改造等文体项目,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强化人口计生工作管理,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完成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和地中海贫血筛查诊断民生工作。

   (七)抓好节能减排与生态保护,建设生态文明。实施民用建筑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抓好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强化用能单位节能目标责任制考核,做好新建、改扩建项目的建筑节能工作,实现新建、改扩建项目达到节能目标要求。推进主城区雨污水收集和排放系统工程建设,完成三亚湾雨污分流、三亚河雨污分流改造工程;继续推进实施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城镇各水质净化厂及配套管网工程等项目建设,力争污水集中处理率突破84.5%。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继续实施“绿化宝岛”工程建设,力争绿化面积8千亩,退果还林1万亩,使我市森林覆盖率保持68%。

    各位代表,做好2014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好省、市的各项决策和部署,自觉接受市人大的监督,认真听取市政协的意见和建议,稳中求进,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为顺利完成2014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而努力奋斗!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